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起来(起來)  拼音:qǐ lái
1.坐起或站起。《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黛玉被宝玉缠不过,只得起来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离了你。』说著,往外就走。」
2.起床。《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此时姚家父子,亦都睡醒起来漱洗。」
3.置于动词词尾,表示开始发生或兴起。《红楼梦》第八回:「凤姐又在一旁帮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的贾母喜悦起来。」《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如今可先运些书籍去卖,将来连器具图画等件一总运去,就在那里开张起来。」
《国语辞典》:说起来(说起来)  拼音:shuō qi lai
1.正式说来。有引导结论连结功能的词组。如:「这么说起来,我们还是亲戚。」
2.提起。有转折作用的词组。如:「说起来,也奇怪。」
《國語辭典》:看起来(看起來)  拼音:kān qǐ lái
关起来。如:「如果问不出口供,先把他看起来再说。」
《國語辭典》:看起来(看起來)  拼音:kàn qǐ lái
从外表上观看。如:「最近工作忙碌,他看起来非常疲倦。」
《國語辭典》:算起来(算起來)  拼音:suàn qi lai
约计、统计。如:「这次来参加会议的,算起来差不多有一千人。」
分類:约计
《國語辭典》:跳起来(跳起來)  拼音:tiào qǐ lái
1.向上跃起。如:「他被老鼠吓得跳起来。」《水浒传》第一六回:「七个人齐叫一声:『呵也!』都跳起来。」《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这里王士良刚把这鱼头一刀剁下,那边三衙中薛少府在灵床之上,猛地跳起来坐了。」
2.做起来。《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呆子!你为甚不和我商量?我家里还有几两银子,借给你跳起来就是了。」
《國語辭典》:跳起来(跳起來)  拼音:tiào qi lai
高到极点。《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丁诗,你几年桃子几年人!跳起来,通共念熟了几首赵雪斋的诗,凿凿的就呻著嘴来讲名士!」
《国语辞典》:拿不起来(拿不起来)  拼音:ná bù qǐ lái
1.无法用手移动或提起。如:「这个零件有安全装置,没有解除设定是拿不起来的。」
2.比喻不能胜任或支配。如:「这人虽身为会长,却一件事情都拿不起来。」
《国语辞典》:破风筝,抖起来了(破风筝,抖起来了)  拼音:pò fēng zhēng,dǒu qǐ lái le
(谚语)比喻时来运转,突然发大财。如:「老王中了统一发票第一特奖,现在出门都以轿车代步,我看他是破风筝,抖起来了。」
分类:谚语突然
《国语辞典》:滚起来(滚起来)  拼音:gǔn qǐ lai
1.相互殴打。如:「他们两个一言不合就滚起来了!」
2.恶语叱人起来的话。如:「都日上三竿了,你还赖在床上?还不赶快滚起来!」
《国语辞典》:抖起来(抖起来)  拼音:dǒu qǐ lái
1.抖动起来。如:「他每次练外丹功,缓气凝神之后,全身就抖起来了!」
2.神气起来。如:「你最近想必万事如意吧?不然怎么说话都抖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摁倒葫芦瓢起来(摁倒葫蘆瓢起來)
方言。喻此伏彼起。 梁斌 《播火记》三三:“目前乡村里又闹起农民暴动,摁倒葫芦瓢起来,又有什么办法?”
分類:方言
《國語辭典》:跑起来(跑起來)  拼音:pǎo qǐ lái
走红、走运。《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跑起来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
《國語辭典》:起居  拼音:qǐ jū
1.泛指日常生活。《书经。囧命》:「出入起居,罔有不钦。」《汉书。卷一一。哀帝纪》:「臣愿且得留国邸,旦夕奉问起居。」也作「兴寝」。
2.向尊长问候、请安。唐。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诗:「迁转五州防禦使,起居八座太夫人。」《三国演义》第二○回:「当献帝驰马到许田,刘玄德起居道傍。」
《國語辭典》:起居注  拼音:qǐ jū zhù
中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以唐宋的记注最为详备,为修史的重要依据;元明以后,制度虽存,而记载渐趋简单,价值大不如前。如汉武帝有〈禁中起居注〉、东汉马皇后撰有〈明帝起居注〉等。
《漢語大詞典》:起居舍人
职官名。主修《起居注》。 隋 置, 唐 宋 沿置之。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 煬帝 以为古有内史、外史,今既有著作,宜立起居。遂置起居舍人二员,职隶中书省。”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起居舍人 韦綬 ,以心疾废。”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八回:“﹝ 竇建德 ﹞授 魏徵 起居舍人。”亦省称“ 起居 ”。 宋 秦观 《送钱秀才序》:“ 节 , 吴越 文穆王 之苗裔,翰林之孙,起居之子,倜儻好事,有父祖风云。”
《國語辭典》:将来(將來)  拼音:jiāng lái
1.未来。《书经。君奭。序》:「约文申义,敷畅厥旨,庶几有补于将来。」《红楼梦》第五回:「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
2.将至、将要到。《左传。昭公三年》:「我欲得齐,而远其宠,宠将来乎?」
3.拿来、取来。《水浒传》第四回:「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萧柏泉叫他写个晚生帖子,将来进馆,再换门生帖。」
《國語辭典》:兴起(興起)  拼音:xīng qǐ
1.感动奋起。《孟子。尽心下》:「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墨子。非攻中》:「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以冬夏为者也。」
2.发起、引起。如:「为了拯救地球,他兴起一连串的环保运动,群众反应热烈。」
《國語辭典》:兴起(興起)  拼音:xìng qǐ
滋长、兴旺。汉。桓宽《盐铁论。国病》:「沛若时雨之灌万物,莫不兴起也。」
《國語辭典》:起头(起頭)  拼音:qǐ tóu
1.起初,开头。如:「万事起头难」。《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论文》:「如此等文字,方其说起头时,自未知后面说甚么在。」也作「起首」。
2.带头发起。《红楼梦》第三○回:「我是个起头儿的人,不论事大事小,事好事歹,自然也该从我起。」
3.原先。如:「起头她对旅游的事,兴致还挺浓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想参加了。」
《國語辭典》:起来(起來)  拼音:qǐ lái
1.坐起或站起。《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黛玉被宝玉缠不过,只得起来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离了你。』说著,往外就走。」
2.起床。《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此时姚家父子,亦都睡醒起来漱洗。」
3.置于动词词尾,表示开始发生或兴起。《红楼梦》第八回:「凤姐又在一旁帮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的贾母喜悦起来。」《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如今可先运些书籍去卖,将来连器具图画等件一总运去,就在那里开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