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6,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赐姓
赐茶
岁赐
宠赐
时赐
禄赐
赐帛
赐勋
赐袍
赐酺
赐可
赐赉
一赐
赐锦
赐我
《國語辭典》:赐姓(賜姓)  拼音:sì xìng
天子赐予姓氏,以表恩宠。如汉代娄敬,高祖赐姓刘氏之类。《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汉书。卷四三。娄敬传》:「赐姓刘氏,拜为郎中。」
《骈字类编》:赐茶(赐茶)
吴志韦曜传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曜素饮酒不过三升初见礼异常为裁减时或密赐茶荈以当酒昏周必大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诗绿槐夹道集 鸦敕赐传宣坐赐茶
《骈字类编》:岁赐(岁赐)
晋书姚苌载记百姓年七十有德行者拜为中大夫岁赐牛酒 宋史韩琦传夏人寇大顺琦议停岁赐绝和市遣使问罪
《漢語大詞典》:宠赐(寵賜)
帝王的恩赐。三国志·吴志·士燮传:“时贡马凡数百匹。 权 輒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旌表》:“斯三人者,朕甚嘉之…… 唐 虞 三代,诚可追配,是用宠赐,以彰孝义。”
分類:帝王恩赐
《骈字类编》:时赐(时赐)
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计已与裴中丞相见行营事宜不惜时赐示及
《漢語大詞典》:禄赐(禄賜)
禄赏。《汉书·贡禹传》:“禄赐愈多,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歆 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隋书·食货志:“由是内外率职,府帑充实,百官禄赐及赏功臣,皆出於丰厚焉。”新唐书·百官志一:“吏部郎中,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其告身。”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四表》:“再念臣早从壮岁,粗学文辞,久冒荣阶,常丰禄赐。”
《國語辭典》:赐帛(賜帛)  拼音:sì bó
1.赐给丝帛。《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周党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
2.旧时大臣有罪,皇帝赐以白绫,使其自缢而死,称为「赐帛」。
《漢語大詞典》:赐勋(賜勳)
天子赐给臣下勋爵。旧唐书·玄宗纪上:“大赦天下。京文武官及朝集採访使三品已下加一爵,四品已下加一阶,外官赐勋一转。”宋史·真宗纪三:“大赦天下,宗室加恩,羣臣赐勋一转。”参见“ 勋官 ”。
《國語辭典》:勋官(勛官)  拼音:xūn guān
旧时授与有功者的虚衔,没有实际职务。起于南北朝,初名散官,至唐始称为「勋官」。历代沿袭,至清废除。
《骈字类编》:赐袍(赐袍)
宋史真宗纪大中祥符元年十月甲寅次太平驿赐从官辟寒丸花葺袍 王昌龄春宫曲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國語辭典》:赐酺(賜酺)  拼音:sì pú
准允百姓任意饮酒。《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九月壬子,以有年,赐酺三日。」
《骈字类编》:赐可(赐可)
宋 范成大 送詹道子教授奉祠养亲 笺词上诉人叵挽,玺书赐可群公叹。
《漢語大詞典》:赐赉(賜賚)
赏赐。或指赏赐的东西。 唐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八:“公卿时见赏,赐賚难具记。”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大明门》:“ 成祖 大喜,赐賚甚厚。” 清 李元度 国朝先正事略·李文勤公:“出则扈从,入则侍讲幄,所得赐賚,輒分给宗戚。”
分類:赏赐东西
《骈字类编》:一赐(一赐)
宋史礼志自十月一日后尽正月每五日起居百官皆赐茶酒诸军分校三日一赐冬至二社重阳寒食枢密近臣禁军大校或赐宴其第及府署中率以为常
又赵普传窃见汉武时主父偃徐乐严安所上书及唐相姚元崇献明皇十事忠言至论可举而行伏望万几之暇一赐观览其失未远虽悔可追
又章察传蜀守蒋堂杨察张方平何郯赵抃咸以逸民荐一赐粟帛再命州助教不就
《骈字类编》:赐锦(赐锦)
唐 杜甫 斗鸡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
《骈字类编》:赐我(赐我)
五代史唐明宗纪论岁尝旱已而雪暴坐庭中诏武德司宫中无得扫雪曰此天所以赐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