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0,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待贤
避贤
贤牧
贤辅
贤弟
旌贤
乡贤
贤师
徵贤
中贤
右贤
贤将
贤兄
愚贤
朝贤
《漢語大詞典》:待贤(待賢)
谓礼遇贤者。《晋书·段灼传》:“自 穆公 至於 始皇 ,皆能留心待贤,远求异士。”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或扬旌求士,或设簴待贤。”隋书·李德林传:“ 李徵 曰:‘ 德林 久滞絳衣,我常恨 彦深 待贤未足。’”
《國語辭典》:避贤(避賢)  拼音:bì xián
让位于贤者。如:「在交接仪式上,卸任的经理表示,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所以避贤让位。」唐。李适之 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漢語大詞典》:贤牧(賢牧)
贤明的州郡长官。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昔者贤牧分 陕 ,良守共治。” 唐 张九龄 《敕处分十道朝集使》:“必若县得良宰,万户息肩;州有贤牧,千里解带。” 宋 洪适 《祭王侍郎文》:“代有贤牧,流芬 五羊 。”
《漢語大詞典》:贤辅(賢輔)
贤明的辅相。《汉书·魏相传》:“臣闻明主在上,贤辅在下,则君安虞而民和睦。” 唐 贾公彦 《〈周礼正义〉序》:“立君治乱,事资贤辅。”明史·职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 章炳麟 《訄书前录·客帝匡谬》:“﹝客帝﹞将登荐贤辅,变革故法,使卒越劲,使民果毅,使吏精廉彊力,以御白人之侮。”
分類:贤明
《國語辭典》:贤弟(賢弟)  拼音:xián dì
称谓。对弟或年幼者的敬称。《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昔日悔不听贤弟之言,失此好机会。」《通俗常言疏證。家族。贤弟》引《通俗编》:「今人称人弟曰令弟,称其弟曰贤弟。」
《漢語大詞典》:旌贤(旌賢)
亦作“旍贤”。 表彰贤人。后汉书·胡广传:“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宜率身履道,恭奉神器,旍贤表善,以康庶政。”宋书·武帝纪下:“可遣大使分行四方,旌贤举善,问所疾苦。”旧唐书·李晟传:“闕而未録,孰谓旌贤。”
分類:表彰贤人
《國語辭典》:乡贤(鄉賢)  拼音:xiāng xián
品格学问皆为乡人所推重的人。清制,乡贤殁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称为「乡贤祠」。
《分类字锦》:贤师(贤师)
汉书梅福传外戚之权日以益隆亲亲之道全之为右当与之贤师良传教以忠孝之道
分类:
《分类字锦》:徵贤(徵贤)
王起 蒲轮赋 王者崇招隐之,礼作徵贤之车。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贤(中賢)
指一般的贤人。后汉书·荀彧传:“常以为中贤以下,道无求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比 尧 称典,则位杂中贤;法 孔 题经,则文非元圣。”
分類:贤人
《漢語大詞典》:右贤(右賢)
(1).犹先贤。有才德的前辈。 南朝 梁 江淹 《让太傅扬州牧表》:“臣才慙右贤,功愧上烈。”
(2).尚贤,尊崇贤能。 唐 李翰 《河中鹳鹊楼集序》:“ 河南 尹 赵公 受帝新命,宣风 三晋 ,右贤好事,游人若归。”
(3). 汉 时 匈奴 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 唐 王维 《送韦评事》诗:“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 居延 。”
《分类字锦》:贤将(贤将)
汉书尹翁归传徵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分类:郡守
《分类字锦》:贤兄(贤兄)
杜甫 赠四兄诗 与兄行年挍一岁,贤者是兄愚者弟。
分类:兄弟
《漢語大詞典》:愚贤(愚賢)
愚与贤。 宋 苏轼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诗:“ 西湖 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清 黄遵宪 《杂感》诗:“黄土同摶人,今古何愚贤?”
《漢語大詞典》:朝贤(朝賢)
朝中的贤人。常用以泛指朝臣。魏书·崔光韶传:“ 光韶 正色曰:‘朝贤执事,於 舜 之功未闻有一,如何反为罪人言乎!’”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先太师倾背时,朝贤来弔,朱紫盈门。”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九·才相:“初过 江 ,帑藏空竭,唯有练数千端,丞相与朝贤共制练布单衣。”
分類:贤人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