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90,分10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贤关
普贤
生贤
二贤
贤明
用贤
贤主
贤君
一贤
贤业
贤守
真贤
七贤
招贤
贤德
《漢語大詞典》:贤关(賢關)
进入仕途的门径。语本《汉书·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颜师古 注:“关,由也。”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明史·职官志二:“太学天下贤关,礼义所由出,人材所由兴。”
《國語辭典》:普贤(普賢)  拼音:pǔ xián
一位大乘佛教的菩萨。是菩萨大行的代表。在中国佛教图像,常为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其塑像多骑白象,与左胁侍文殊骑狮子相对。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
分類:佛教菩萨
《漢語大詞典》:生贤(生賢)
(1).谓产生贤良的思想。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俗人之相於也,有利生亲,积亲生爱,积爱生是,积是生贤,情苟贤之,则不自觉心之亲之,口之誉之也。”
(2).谓生养贤良之人。 宋 王安石 《贺生皇子表》之七:“燕禖饗德,方储锡羡之祥;羆梦生贤,克协会昌之运。”元史·后妃传一·顺帝答纳失里皇后钦察氏:“《嵩高》生贤,予篤怀于良佐;《关雎》正始,尔勉嗣於徽音。”
《漢語大詞典》:二贤(二賢)
称誉 唐 颜真卿 、 宋 范仲淹 。 宋 王十朋 《寄南安鹿宰》诗:“春秋重復古,二贤还旧祠。” 元 孛兰肸 《元一统志·饶州路·古迹》:“ 二贤堂 ,堂在 饶州路 。二贤, 唐 颜真卿 、 宋 范仲淹 也。旧志……又云,旧有思贤堂, 王十朋 所建,亦为二贤设也。”
《國語辭典》:贤明(賢明)  拼音:xián míng
有才德而明义理。《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初刻拍案惊奇》卷三:「看娘子如此英雄,举止恁地贤明,怎么尊卑分上觉得欠些个?」
《漢語大詞典》:用贤(用賢)
任用贤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毛 传:“ 宣王 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后汉书·左雄传》:“臣闻柔远和邇,莫大寧人,寧人之务,莫重用贤,用贤之道,必存考黜。”
分類:用贤贤人
《漢語大詞典》:贤主(賢主)
(1).贤明的君主。韩非子·主道:“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王粲〈怀德〉》:“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周世宗:“ 周世宗 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汉惠帝后裔在爪华岛:“予谓 惠帝 本 汉 贤主,若使享国稍久,其布德当不后於 文帝 。”
(2).贤惠的主人。 明杨珽《龙膏记·开阁》:“看华筵胜景,贤主嘉宾,只见披襟消暑,握麈生风,遶坐冰山冷。” 清 查慎行 《雪后发汴城》诗:“此地多贤主,吾生感旧游。”
《國語辭典》:贤君(賢君)  拼音:xián jūn
贤明爱民的君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常叹贤君务勤俭,深悲庸主事荒淫。」
《骈字类编》:一贤(一贤)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三 五弦弹 一贤得进胜累百,两贤得进同周召。
《漢語大詞典》:贤业(賢業)
善美的事业。 宋 李觏 《送李著作知柳州》诗:“自此观贤业,洪钟且试撞。” 宋 晁补之 《贺门下吴侍郎启》:“致主忠诚,济时贤业。”
分類:事业
《漢語大詞典》:贤守(賢守)
贤明的地方官。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贤守恤人瘼,临烟驻驪驹。” 宋 苏轼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宋史·食货志上六》:“ 乾道 间,郡有米斗直五六百钱者, 孝宗 闻之,即罢其守,更用贤守,此今日所当法者。”
《分类字锦》:真贤(真贤)
汉书贡禹传进真贤举实廉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七贤(七賢)
(1).指 魏 晋 时 嵇康 、 阮籍 、 山涛 、 向秀 、 刘伶 、 阮咸 、 王戎 七个名士。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 陈留 阮籍 , 河内 山涛 ,豫其流者, 河内 向秀 , 沛国 刘伶 , 籍 兄子 咸 , 琅邪 王戎 ,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唐 皇甫湜 《醉赋》:“沈湎於酒,有 晋 之七贤。” 元 沈禧 《南吕一枝花·七月六日为施以和寿作》套曲:“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儔。”
(2).指 东汉 袁秘 、 封观 、 陈端 、 范仲礼 、 刘伟德 、 丁子嗣 、 张仲然 七人。后汉书·袁闳传:“ 黄巾 起, 秘 从太守 赵谦 击之,军败, 秘 与功曹 封 观 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於陈, 谦 以得免。詔 秘 等门閭号曰‘七贤’。”
(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仁王经·序品》:“復有十亿七贤居士,德行具足。” 吉藏 疏:“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调心顺道,故名为贤。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无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习种性;六性种性;七道种性。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4).泛指七位贤人。 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进公家,不终朝七贤并拔,较吾兄应是没争差。”
《國語辭典》:招贤(招賢)  拼音:zhāo xián
招求贤能的人。《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朝天子招贤,连登云路、五花诰、七香车,尽著他女儿受用,然后服他先见之明。」
《國語辭典》:贤德(賢德)  拼音:xián dé
良善的品行。《易经。渐卦。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舜王治世,举八元、八恺,共十六个才子,是有贤德名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