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沈溺
亦作“沉溺”。
(1).沉没在水中。韩非子·说疑:“此十二子者……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孙权 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畧无孑遗。”《水浒传》第一百回:“比及水势四散退去,城内军民沉溺的,压杀的,已是无数。”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他们擎起两臂,摇动着,招引着,有如沉溺在波浪中的人。”
(2).谓陷入某种困境或苦难中。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汪静之 《伊底眼》诗:“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一章:“我总盼望你--盼望党来救我这快要沉溺的人。”
(3).比喻苦难、痛苦的处境。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夫拯民於沉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夷,继 周 氏之絶业,天子之亟务也。”
(4).沉沦,隐伏。 宋 曾巩 《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盖枯槁沉溺,其守至难,故其人至少。”
(5).泯灭。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投贤》:“只为艷笙歌糊涂了金石奏,滥杯觴沉溺了鐘鼎谋。”
(6).指被埋没的贤才。 唐 李翱 卓异记·叙封禅併两朝:“ 高祖 仗黄鉞而救黎元,锡玄珪而拯沉溺。”
(7).沉迷,迷恋。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四》:“ 汉 兴,诸侯王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沉溺於放恣之中,居势使之然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或沉溺於声色之中,或驱驰於竞逐之路。”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弟则真为下下人説,恐其沉溺而不能出,如今之所谓出家儿者,祇知有持鉢餬口事耳。” 端木蕻良 《吞蛇儿》:“他只沉溺地想着怎样能使春天来得快点,自己怎样该作一些从心愿意作的事情。”
(8).风湿病。左传·成公六年:“ 郇瑕氏 土薄水浅……於是有沉溺重膇之疾。” 杜预 注:“沉溺,湿疾。”
《漢語大詞典》:材贤(材賢)
贤才。 宋 叶适 《〈石庵藏书目〉序》:“教成义立,而族多材贤,则玉石之祥,其遂酬乎!”
分類:贤才
《漢語大詞典》:美器
(1).精美的器具。新唐书·郭子仪传:“前后赐良田、美器、名园、甲馆不胜纪。”《水浒传》第三八回:“ 宋江 看见道:‘美食不如美器,虽是个酒肆之中,端的好整齐器皿。’”
(2).喻贤才。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序:“生而神俊,必为美器。”南史·羊欣传:“ 义熙 中,弟 徽 被知於 武帝 ,帝谓諮议参军 郑鲜之 曰:‘ 羊徽 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
《漢語大詞典》:青钱选(青錢選)
(1).喻科举考试。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双双鼐鼎元,来中青钱选,论功名须是,趁此芳年。” 明 阮大铖 《燕子笺·拾笺》:“春闈刻日青钱选,把偷香手好生磨鍊。”
(2).借指文才出众的贤才。 明 吴炳 《绿牡丹·晤贤》:“谁知暗中不识青钱选,喜得不会品作人间第二泉。”参见“ 青钱万选 ”。
《國語辭典》:青钱万选(青錢萬選)  拼音:qīng qián wàn xuǎn
青钱,钱币。青钱万选原指唐朝张鷟文辞极佳,有如青钱般人人喜爱,万选万中。见《新唐书。卷一六一。张荐传》。后用以比喻文才出众。《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青钱万选乃屡试屡中之文。」
分類:文才出众
《漢語大詞典》:鸣阳凤(鳴陽鳳)
比喻敢于伸张正义的贤才。 宋 刘克庄 《和兴化赵令君良侍》之二:“扶电骏翻成跛鱉,鸣阳凤化作寒蝉。”参见“ 鸣凤朝阳 ”。
《國語辭典》:鸣凤朝阳(鳴鳳朝陽)  拼音:míng fèng cháo yáng
正直敢言的贤士。《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分類:明君贤臣
《漢語大詞典》:琼琇(瓊琇)
(1).美玉。 宋 司马光 《送守哲归庐山》诗:“嚣呶不可变,坚白如琼琇。” 明 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想元是天上麒麟,今做了璞中琼琇。”
(2).比喻贤才。 宋 梅尧臣 《答张子卿秀才》诗:“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
分類:美玉贤才
《漢語大詞典》:良逸
指贤才。文选·潘岳〈闲居赋〉:“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 李善 注:“国学教胄子,太学招贤良。”
分類:贤才
《漢語大詞典》:球琳器
比喻贤才。 唐 元稹 《哭吕衡州》诗之二:“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韜。”参见“ 球琳 ”。
分類:贤才
《漢語大詞典》:球琳
(1).球、琳皆美玉名。亦泛指美玉。书·禹贡:“﹝ 雍州 ﹞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 传:“球、琳,皆玉名。”《淮南子·墬形训》:“西北方之美者,有 昆仑 之球琳琅玕焉。” 高诱 注:“球琳琅玕,皆美玉也。”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球琳重锦,充於府库。” 唐 顾况 《游子吟》:“层城登云韶,玉府鏘球琳。” 明 何景明 《和献吉送公顺》:“登山采球琳,涉水采珊瑚。”
(2).比喻贤才。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清 汪懋麟 《题长真观察桐阴小像》诗:“此时海内卬 安石 ,如君济世称球琳。” 蔡有守 《师子林》诗:“世之 耳餘 辈,珷玞混球琳。”
(3).玉磬。 唐 元稹 《桐花》诗:“君若事宗庙,拊以和球琳。”
《国语辞典》:珊瑚在网(珊瑚在网)  拼音:shān hú zài wǎng
比喻贤才或珍宝被网罗。《镜花缘》第四二回:「从此珊瑚在网,文博士本出宫中,玉尺量才,女相如岂遗苑外?」
《漢語大詞典》:千里骏骨(千里駿骨)
比喻贤才。 明 李贽 《复梅客生》:“若计此时有具眼人能破格欲求千里骏骨,难矣!”
分類:贤才
《國語辭典》:潜蛟困凤(潛蛟困鳳)  拼音:qián jiāo kùn fèng
潜藏的蛟龙,受困的凤凰。比喻人才不受重用,不能有所作为。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九出:「有日皇风动,黎民欢颂,那时呵,看潜蛟困凤,终须腾踊。」
分類:埋没贤才
《國語辭典》:庶几(庶幾)  拼音:shù jī
1.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或许可以。《孟子。公孙丑下》:「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西游记》第二五回:「饶了他,也是师父的人情;不饶他,我们也拿住个贼在,庶几可以免我等之罪。」
2.相近、差不多。《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唐。韩愈〈祭田横墓文〉:「余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也作「庶乎」。
3.三国及晋时称贤人为「庶几」。《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张昭》:「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
《漢語大詞典》:养士(養士)
(1).谓设置上士、中士、下士之官。礼记·王制:“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
(2).培养人才。汉书·贾山传:“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美者善养士。” 唐 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将务选士之道,必精养士之方。”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洪武 初,天下学校养士,岁贡一人。”
(3).谓收罗、供养贤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幸蒙诸大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 五代 刘洞 《石城怀古》诗:“千里 长江 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 清 吴伟业 《汴梁》诗:“此地 信陵 曾养士,只今谁解救王孙。”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 孟尝君 就是靠养士出名的。”
《國語辭典》:亲贤(親賢)  拼音:qīn xián
亲近贤人。《礼记。表记》:「今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无能。」《孔子家语。卷一。王言解》:「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
《國語辭典》:康衢  拼音:kāng qú
大路,康庄大道。《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晋书。卷五五。潘岳传》:「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舞乎康衢,讴吟乎圣世。」
《漢語大詞典》:康衢谣(康衢謡)
列子·仲尼:“ 尧 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歟,不治歟;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歟,不愿戴己歟…… 尧 乃微服游於康衢,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尧 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古诗也。’”后因称歌颂盛世之歌为“康衢謡”。 王闿运 《丁文诚诔》:“始为藏垢之藪,令有康衢之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