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国会(國會)  拼音:guó huì
立宪国家代表民意的最高立法机关,通称为「国会」。如美国的参议院、众议院。也称为「议会」、「议院」。
《漢語大詞典》:月校
(1).古代每月财政的查核。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出纳府库,颁给军食,下无讎敛,黔首休息,月校岁会,莫不如画。库丰财羡,制成计得。”
(2).指按月的政绩考查。宋史·选举志三:“自外舍有月校,而公试入等曰内舍;自内舍有月校,而舍试入等曰上舍。凡升上舍者,皆直赴廷对。”
《國語辭典》:长度(長度)  拼音:cháng dù
1.救济贫苦。《管子。轻重甲》:「死而不葬者,予之长度。」
2.两端之间的距离。如:「这块布的长度是3尺。」
《漢語大詞典》:富益
谓增加财政收入。魏书·高谦之传:“夫以 西京 之盛,钱犹屡改,并行大小,子母相权,况今寇难未除,州郡沦败,民物凋零,军国用少,别铸小钱,可以富益,何损於政,何妨於人也?”
《国语辞典》:米兰(米兰)  拼音:mǐ lán
Milan
1.州名。在义大利北部。为该国财政、商业、教育、音乐、演剧等的中心地。
2.城市名。在义大利北部,为该州首邑。为著称于世的丝织和棉织工业中心,是义大利最大的工业城。
《漢語大詞典》:度支使
官名。职掌财政收支。 唐 末以重臣兼领盐铁、度支、租庸。 五代 分置盐铁使、度支使、租庸使。 宋 有户部使、度支使、盐铁使,总领国内财赋,称三司。度支使下设副使、判官, 元丰 更制后并废,事权仍归户部。参阅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续通志·职官略四》
《漢語大詞典》:六筦
西汉 末年 王莽 为增加税收所实行的财政经济政策。即酒、盐、铁专卖,铸钱和收山泽税。见汉书·王莽传中。亦作“ 六管 ”。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设为六管,增重赋敛。”
《国语辞典》:食货志(食货志)  拼音:shí huò zhì
中国正史中专叙财政经济等制度的篇章。始于汉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平准书」,汉班固的《汉书》改名为「食货志」,历代沿用此名。内容反映各时代的经济现况。
《國語辭典》:财经(財經)  拼音:cái jīng
财政和经济。如:「教授对财经方面的问题非常有研究。」
《漢語大詞典》:扫殿(掃殿)
明 代政府的一种财政措施。籍录某些祠庙香钱,扫数入官。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武当 、 元君 二祠,国家岁籍其香钱,常数万緡,官入之,以给诸司俸禄……今 泰山 四、九二月之终,藩省輒遣一正官至殿中亲自检閲,籍登其数,从者二人,出入搜索,如防盗然,谓之扫殿。”
《國語辭典》:痔漏  拼音:zhì lòu
痔疮溃烂经久不瘉的病。也称为「痔瘘」。
分類:财政漏洞
《國語辭典》:公务员(公務員)  拼音:gōng wù yuán
依法令具有公职、从事公务的人员。
《漢語大詞典》:本臧
指国家财政收入。汉书·毋将隆传:“大司农钱自乘舆不以给共养,共养劳赐,壹出少府。盖不以本臧给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费,别公私,示正路也。”
《漢語大詞典》:仔琫
清 代 西藏 地方官名。管理财政,掌铸钱。参阅《卫藏通志·番目》
《漢語大詞典》:岁蚀(歲蝕)
谓一年中财政支出多于收入。 梁启超 《论生利分利》:“国之总费,既过总殖,则势不得不蚀及全国之总母财,总母能几何?岂堪当此岁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