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舛谬(舛謬)
亦作“ 舛繆 ”。
(1).差错;错误。 晋 郭璞 《〈山海经〉叙》:“其山川名号,所在多有舛谬,与今不同。”北史·韩麒麟传:“抄百餘人名,各读一徧,随即覆呼, 法抚 犹有一二舛谬, 显宗 了无误错。”旧唐书·德宗纪上:“得非刑法舛繆,忠良鬱湮,暴赋未蠲,劳师靡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我为汝作冰,有何舛谬?”
(2).悖谬;荒谬。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虽间有小疵,多不害大体;惟东西二 周 一节极其舛谬,深误学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其间意气之骄盈,议论之舛谬,概难枚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停止闰月:“然 光先 实於历法毫无所解,所言皆舛谬。”清史稿·高宗纪三:“左副都御史 孙灝 奏请明年停止巡幸,上斥其识见舛繆。”
(3).错乱。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灾祥:“皇天降灾,将由视听弗明,刑罚失度,遂使阴阳舛谬。”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五年三月,詔询诸贝勒:‘国人怨断狱不公,何以弭之?’ 岳托 奏:‘刑罚舛谬,实在臣等。’”
《漢語大詞典》:谬戾(謬戾)
亦作“ 谬盭 ”。 悖谬乖戾。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得一:“是故使天有为,动不顺一,为高得卑,为清得裂,阴阳谬戾,纲弛纪絶。”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叙》:“其辞旨固不甚谬盭於本,特其漶漫散杂,亡足采者,非以解颐,足鼓掌耳。”一本作“ 谬戾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可知公论尚在人心,曲直早经显见,偏私谬戾之举,究非空言曲説所能掩饰也。”
分類:悖谬乖戾
《漢語大詞典》:迷谬(迷謬)
亦作“ 迷繆 ”。
(1).迷惑谬误。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哀哉黔黎,渐染迷谬。”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而迷谬者无自见之明。” 宋 陆九渊 《与高应朝书》:“ 应之 一跌不復,中间见其祭 吕郎中 文,迷繆之甚。”《英烈传》第十六回:“久慕仁德,多缘迷谬,归顺无阶。”
(2).昏迷。《元典章·刑部十二·掏摸》:“若於饮食内加药令人迷谬而取其财者,合从强盗法论罪相应。”
《國語辭典》:谬见(謬見)  拼音:miù jiàn
错误的见解。如:「此书谬见比比皆是。」
《漢語大詞典》:虚谬(虚謬)
虚假荒谬。晋书·吕光载记:“ 郭黁 巫卜小数,时或误中,考之大理,率多虚谬。”《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顷(倾)肝露胆每兢兢,不曾分寸行虚谬。”《元典章·刑部十四·伪造佛经》:“僧人 袁普照 ,自号 无碍祖师 ,伪造论世秘密经文,虚谬凶险,刊板印散,扇惑人心。”《天雨花》第二二回:“託孤二叔真虚谬,堂上全无半点恩。”
分類:虚假荒谬
《漢語大詞典》:谬说(謬説)
错误的说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 郭缘生 《述征记》曰:‘ 济水 河内 温县 注于 河 ,盖沿歷之实证,非为谬説也。’” 宋 苏轼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我生百事不掛眼,时人谬説云工此。” 清 陈天华 《猛回头》:“列位啊!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説,真正害人得很。”
分類:错误
《國語辭典》:悖谬(悖謬)  拼音:bèi miù
不合情理,自相矛盾。《淮南子。泰族》:「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也作「悖缪」。
《漢語大詞典》:谬恩(謬恩)
谓无才德而误受恩遇。多作谦词。文选·阮籍〈奏记诣蒋公〉:“乞廻谬恩,以光清举。” 李周翰 注:“称己无德,则辟命为谬恩;廻以聘贤,则庶光於所举矣。” 宋 王安石 《除知制诰谢表》:“比更烦使,稍窃谬恩;内怀尸禄之慙,仰负食功之意。”
《漢語大詞典》:谬得(謬得)
侥幸地得到。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日者,谬得升降承明之闕,出入 金华之殿 。” 明 高启 《归吴至枫桥》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
分類:侥幸
《漢語大詞典》:纠谬(糾謬)
纠正谬误。书·冏命:“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蔡沉 集传:“绳,直;纠,正也。”新唐书·王元感传:“所撰《〈书〉纠谬》《〈春秋〉振滞》《〈礼〉绳愆》等凡数十百篇。”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幼海议本》:“犯颜纠谬,养成平素,心盟尽吐。”
分類:纠正谬误
《漢語大詞典》:谬算(謬算)
诡诈地谋算。新唐书·舒元舆传:“诡谋谬算,日与 训 比,败天下事,二人为之也。” 宋 辛弃疾 《哨遍》词:“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 清 缪沅 《袁术》诗:“谬算适足羞先公,强云图讖天所赞。”
分類:诡诈谋算
《國語辭典》:荒谬(荒謬)  拼音:huāng miù
荒唐、错误。《儒林外史》第三回:「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漢語大詞典》:谬巧(謬巧)
诈术与巧计。 明 归有光 《上高阁老书》:“有干办之小能,而行速化之谬巧。” 清 林则徐 《察看英夷反覆情形遵旨不准交易折》:“伏思断絶鸦片,首贵杜其来源,而杜源总在夷船,无他谬巧。”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天心称物平施,岂此中有他谬巧乎?”
分類:诈术
《國語辭典》:谬论(謬論)  拼音:miù lùn
荒唐错误的言论。如:「别听他说得冠冕堂皇,其实是一派谬论。」《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犹有过刑谬论如此甚也,而况庸材溺于末流者乎?」《文明小史》第四○回:「王布衣的夫人,说的是破三从四德的谬论,女子也同男子一般,生在地球上就该创立事业。」
《國語辭典》:谬种(謬種)  拼音:miù zhǒng
1.荒谬错误的言论、学术流派等。
2.骂人的话。相当于坏东西、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