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9,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大谏
三谏
切谏
谏坡
谏署
正谏
谲谏
谏章
谏鼓
谏止
尸谏
谏猎书
谏果
强谏
左谏
《國語辭典》:大谏(大諫)  拼音:dà jiàn
1.极力规劝。《诗经。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2.职官名。旧时掌谏诤。《管子。小匡》:「故使鲍叔牙为大谏,王子城父为将。」唐。尹知章。注:「所以谏正君。」
《漢語大詞典》:三谏(三諫)
(1).三次劝谏。见“ 三諫之义 ”。
(2).三个谏官。指 宋 代 吴昌裔 、 徐清叟 、 杜范 。宋史·吴昌裔传:“ 吴昌裔 与 徐清叟 、 杜范 一日并入臺,皆天下正士,四方想闻风采,为《至和三諫诗》以侈之。”
(3).三个谏官。
(4).三个谏官。指 明 代 吴之佳 、 叶初春 、 张栋 。见明史·吴之佳传
《漢語大詞典》:三谏之义(三諫之義)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 曹 , 曹羈 諫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 曹伯 曰:‘不可。’三諫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 何休 注引 孔子 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諫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諫之义,令将检身自勑,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國語辭典》:切谏(切諫)  拼音:qiè jiàn
直言极谏。《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
《漢語大詞典》:谏坡(諫坡)
谏议大夫。 唐 时称谏议大夫为“坡”。见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 宋 洪适 《赐王大宝辞免礼部尚书不允诏》:“卿履道醇固,蓄德雄刚,从列諫坡,积有令问。” 宋 陆游 《贺贾大谏启》:“北省久虚常侍,諫坡率遗补以尽规。”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点头卷好逢宗匠,执法星明近諫坡。”参见“ 諫议 ”。
分類:谏议大夫
《國語辭典》:谏议(諫議)  拼音:jiàn yì
直言规谏论议。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
《漢語大詞典》:谏署(諫署)
谏官官署。太平广记卷二二四引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复本:“时 永乐 萧相 寘 亦居諫署。”
《漢語大詞典》:正谏(正諫)
直言规劝。管子·形势:“正諫死节,臣下之则也。”《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子贡 曰:‘ 陈灵公 宣婬於朝, 泄治 正諫而杀之,是与 比干 諫而死同,可谓仁乎?’” 明 文徵明 《送提学副使叙》:“朝野又翕然称之,谓公之风采磊落,有古人正諫之风。”
分類:直言规劝
《國語辭典》:谲谏(譎諫)  拼音:jué jiàn
托辞不直言,使闻者自悟。《诗经。周南。关雎。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分類:委婉规谏
《國語辭典》:谏章(諫章)  拼音:jiàn zhāng
规谏上级的文书。《三国演义》第六○回:「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
《國語辭典》:谏鼓(諫鼓)  拼音:jiàn gǔ
设于朝廷,以供人民进谏时击用的鼓。《管子。桓公问》:「禹立谏鼓于朝。」
《漢語大詞典》:谏止(諫止)
劝阻。史记·南越列传:“王之上书,数諫止王,王弗听。”《三国志·蜀志·董和传》:“前参事於 幼宰 ,每言则尽,后从事於 伟度 ,数有諫止。”《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 宰孔 私诣 管仲 曰:‘夫封禪之事,非诸侯所宜言也。 仲父 不能发一言諫止乎?’”
分類:谏止劝阻
《國語辭典》:尸谏(尸諫)  拼音:shī jiàn
卫大夫史鱼临死遗言以谏其君。见《韩诗外传》卷七。后指以死谏君。
分類:陈尸
《漢語大詞典》:谏猎书(諫獵書)
指 汉 司马相如 劝谏狩猎的奏章。亦泛指劝谏的奏章。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袖中諫猎书,扣马久上陈。” 清 吴伟业 《即事》诗:“ 上林 兽簿何曾问,叩马无烦諫猎书。”参见“ 諫猎 ”。
《漢語大詞典》:谏猎(諫獵)
(1).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尝从上至 长杨 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 相如 因上疏諫。” 唐 贾至 《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諫猎,贱妾解当熊。”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鏑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諫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 唐 戴叔伦 《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诗:“买山犹未得,諫猎又非时。” 唐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诗:“諫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2).泛指谏诤。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解龟生碧草,諫猎阻青霄。”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 王 盖先以御史罢官。” 浦起龙 心解:“先官侍御,故用諫猎字。”
《漢語大詞典》:谏果(諫果)
(1).橄榄的别名。 宋 赵蕃 《倪秀才惠橄榄》之二:“直道堪嗟故不容,更持諫果欲谁从?” 元 王祯 农书卷九:“橄欖生 岭 南及 闽 广 州郡……其味苦酸而涩,食久味方回甘,故昔人名为諫果。” 王统照 《春雨之夜》:“不过这等思想的芳香却使人如嚼‘谏果’,从辛涩中得出甘苦的味道。”
(2).油柑的别名。梵语作庵罗、庵摩勒,义译为无垢果。又称馀甘子。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谏笋谏果:“又记 涪翁 在 戎州 日,过 蔡次律 家,小轩外植餘甘子,乞名於翁,因名之曰 味諫轩 。其后 王子予 以橄欖送翁,翁赋云:‘方怀 味諫轩 中果,忽见金盘橄欖来,想见餘甘有瓜葛,苦中真味晚方回。’然则二物亦可名之为諫果也。”
《國語辭典》:强谏(強諫)  拼音:qiáng jiàn
强力诤谏。《左传。僖公二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分類:极力诤谏
《漢語大詞典》:左谏(左諫)
唐 代左谏议大夫的简称。 唐 孙棨 《北里志·郑举举》:“今左諫 王致君 ,右貂 郑礼臣 ,夕拜 孙文府 ,小天 赵为山 皆在席。”
分類:谏议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