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54,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调儿
慢调
调利
调饪
调食
调亭
调下
凡调
引调
强调
二调
调开
调良
调取
调象
《国语辞典》:调儿(调儿)  拼音:diào ér
1.曲调,即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老残游记》第二回:「不过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
2.样子、态度。《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要是狄爷这个调儿,俺也不敢取扰。」《红楼梦》第二三回:「一般也吓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
《國語辭典》:慢调(慢調)  拼音:màn diào
词曲的变调,通常就原调加长。如木兰花慢、卜算子慢。
《漢語大詞典》:调利(調利)
(1).调和通畅;使调和通畅。《淮南子·泰族训》:“四枝节族,毛蒸理泄,则机枢调利,百脉九窍,莫不顺比。”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
(2).调教训练使熟习。 宋 王质 《〈夷坚别志〉序》:“余平生所书,略类 洪公 ,始读左传史记汉书,稍得其记事之法,而无所施,因志怪发之。久之习熟,调利滋溉,玩不能释。”
(3).和谐流畅。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余谓文製,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 陈延杰 注:“文章之音声迭代,期乎谐调而已,不必拘拘于四声八病也。”
(4).谓墨色和润,笔锋流利。 宋 黄庭坚 《书自作草后》:“明窗浄几,笔墨调利,可作数千字不倦。” 元 王恽 《跋手临〈怀素自叙帖〉》:“冬十月甲午,是日极暄妍可爱,乘笔墨调利,喜为临此。”
《漢語大詞典》:调饪(調飪)
(1).喻任宰相之职,治理国家。旧唐书·陆贽传论:“ 贄 居珥笔之列,调飪之地,欲以片心除众弊,独手遏羣邪。”参见“ 调鼎 ”。
(2).谓烹饪。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济南王生》:“自携一婢来,凡调飪纫缝,非出其手不可。”
《國語辭典》:调鼎(調鼎)  拼音:tiáo dǐng
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尚阻。」唐。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漢語大詞典》:调食(調食)
调节饮食。摩诃止观卷四下:“调食者,增病增眠增烦恼等食,则不应食也;安身愈疾之物是所应食。畧而言之,不飢不饱,是食调相。”
赋税。 唐 柳宗元 《故岭南盐铁院李侍御墓志》:“君以试大理评事佐 荆南 两税使,督天下诸侯之半,调食饶给,车繫舟连。”
《漢語大詞典》:调亭(調亭)
见“ 调停 ”。
《國語辭典》:调停(調停)  拼音:tiáo tíng
1.居间调解、排除纠纷。《宋史。卷三三九。苏辙传。论曰》:「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调停。」《文明小史》第九回:「一面学老师,得著风声,同了典史,找到几个大绅士,托他们出来调停。」
2.安排、处理。宋。范成大〈满江红。寒谷春生〉词:「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红楼梦》第九回:「宝玉道:『你放心,到外头我自己都会调停的。』」
《漢語大詞典》:调下(調下)
(1).谓调子低沉。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应侯 与 贾午子 坐,闻其鼓琴之声。 应侯 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 贾午子 曰:‘夫张急调下,故使之悲耳!’”
(2).格调之中。 唐 王勃 《冬日羁游汾阴送韦少府入洛序》:“ 子云 笔札,拥鸞凤於行间; 孙楚 文词,列宫商於调下。”
《漢語大詞典》:凡调(凡調)
平庸的诗作或其格调。《明诗纪事戊签》卷二引 陈束 《后冈集》:“ 弘治 文教大起,学士辈出,力振古风,尽削凡调。”
《國語辭典》:引调(引調)  拼音:yǐn tiáo
挑逗。宋。辛弃疾〈蝶恋花。意态憨生元自好〉词:「蜂蝶不禁花引调,西园人去春风少。」《董西厢》卷一:「刬地相逢,引调得人来眼狂心热。」
分類:逗引招惹
《國語辭典》:强调(強調)  拼音:qiáng diào
对于某种事物或意念,特别加以郑重表示,使人注意或信服。如:「学生出外旅游,家长和学校都要再三强调安全的重要。」
《骈字类编》:二调(二调)
北史牛弘传周官奏黄钟者用黄钟为调歌大吕者用大吕为调奏者谓堂下四县歌者谓堂上所歌但以一祭之间皆用二调是知据宫称调其义一也明六律六吕迭相为宫各自为调 宋史乐志政和间诏以大晟雅乐施于燕飨御殿按试补徵角二调播之教坊颁之天下
《國語辭典》:调开(調開)  拼音:diào kāi
调移支开。如:「为免引起他注意,还是想办法把他调开比较好。」
分類:摆开安排
《漢語大詞典》:调良(調良)
驯服善良。 三国 魏 曹丕 《与孙权书》:“此二马,朕之常所自乘,甚调良善走,数万匹之极选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此马调良,可以乘御。”《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三·马通人性》:“以为劣马,故不復留。比公乘之,调良如故。”
分類:驯服善良
《漢語大詞典》:调取(調取)
调集,招致。《水浒传》第五五回:“着枢密院差人,星夜往 陈 颖 二州,调取 韩滔 、 彭玘 ,火速赴京。”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四)》:“七月,奉旨,调取各地学者 邵晋涵 、 周永年 、 余集 、 戴震 、 杨昌霖 来京,同司校勘。”
分類:调集招致
《分类字锦》:调象(调象)
法句喻经佛问象师调象之法有几荅曰有三一者刚钩钩口著其羁靽二者减食常令饥瘦三者捶杖加其楚痛由铁钩钩口故以制强口由不与食饮故以制身犷由加捶杖故以伏其心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