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教程  拼音:jiào chéng
大陆地区指专门学科的课程。或用作书名。如:「中国法制史教程」。
《國語辭典》:开课(開課)  拼音:kāi kè
1.各级学校开设某科目的教学。
2.开始上课的简称。如:「假期结束,各个学校又开课了。」
《漢語大詞典》:专业课(專業課)
高等学校以及其他专业学校中,使学生具有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漢語大詞典》:选修课
与“必修课”相对。主要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分限制性选修课程(指定选修课程)和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两种。
《国语辞典》:期终考试(期终考试)  拼音:qí zhōng kǎo shì
1.于特定课程结束时所举行的测验。也称为「期终考」。
2.期末考的别称,参见「期末考」条。
《国语辞典》:共同科目  拼音:gòng tóng kē mù
大专一年级课程中,不分科系均须修习的科目,如国文、英文等。
《国语辞典》:课后辅导(课后辅导)  拼音:kè hòu fǔ dǎo
正常上课时课程结束后所进行的课业辅导。
《国语辞典》:课外辅导(课外辅导)  拼音:kè wài fǔ dǎo
正常课程以外的教学活动。如:「成绩未达及格标准的学生,老师特别给予课外辅导。」
《国语辞典》:课外活动(课外活动)  拼音:kè wài huó dòng
学校安排学生过团体生活,学习与人相处、增进适应团体生活能力的活动或课程,如社团活动、球类比赛、劳动服务等。
《国语辞典》:基础课程(基础课程)  拼音:jī chǔ kè chéng
教导学生有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课程,为进一步学习专门知识的基础。此词在大陆地区较为常见。
《国语辞典》:教务主任(教务主任)  拼音:jiào wù zhǔ rèn
大学院校以下各级学校负责教学课程等事务工作的主管。
《国语辞典》:教育学程(教育学程)  拼音:jiào yù xué chéng
未设教育院、系、所之大学院系为培育中小学及幼稚园师资所开设之课程。开设此学程所需师资及设立标准依教育部规定办理。按规定,只有各校大二以上和硕、博士班在校生才可以修习,毕业生不可以返校补修,每学期修习教育学程学分数的上限,由各大学自行规定。各类教育学程应修学分数为:中学廿六学分、国小四十学分、幼教廿六学分、特教四十学分。
《国语辞典》:通识科目(通识科目)  拼音:tōng shì kē mù
为培养学生全面观照社会的能力所开设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我国于民国七十三年起由教育部规定各大学开设通识教育科目。如哲学概论、艺术概论等。
《国语辞典》:专业科目(专业科目)  拼音:zhuān yè kē mù
属于本科系专业知识的课程。如训诂学为中文系的专业科目。
《国语辞典》:包班制  拼音:bāo bān zhì
主要在小学中,由一位老师负责教授一个班级所有或大部分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