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诸毛(諸毛)
(1).笔的别名。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 方崧卿 注:“上文诸毛,乃谓笔也。”
(2).指毛发。法苑珠林卷十二:“王见此已怖畏不安,诸毛皆竪。”
分類:毛发
《漢語大詞典》:诸葛庐(諸葛廬)
(1). 诸葛亮 隐居时的草庐。 唐 刘禹锡 《陋室铭》:“ 南阳 诸葛 庐,西 蜀 子云 亭。”
(2).名胜古迹名。在 河南省 南阳市 西南 卧龙岗 武侯祠 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 三顾堂 、 躬耕亭 等胜迹。
《漢語大詞典》:诸于(諸于)
亦作“ 诸衧 ”。
(1).古时妇人穿的宽大上衣。汉书·元后传:“是时 政君 坐近太子,又独衣絳缘诸于。” 颜师古 注:“诸于,大掖衣,即袿衣之类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时 三辅 吏士东迎 更始 ,见诸将过,皆冠幘,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正字通·衣部:“衧,诸衧,即诸于,今俗呼披风敞袖是也。”
(2).泛指妇人装束。 章炳麟 《无题》诗:“威仪已叹 汉 官消,綉镼诸于足自聊。”
《漢語大詞典》:诸都(諸都)
全都。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老翁的本领,我诸都佩服。”
分類:全都
《韵府拾遗 遇韵》:诸戍(诸戍)
宋书长沙王传彭城以南民皆保聚山阳淮阴诸戍并不复立
《韵府拾遗 谏韵》:诸患(诸患)
北史姚僧垣传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先有气疾加以水肿坐卧不安僧垣即为处方劝急使服便即气通更服一剂诸患悉愈
《漢語大詞典》:诸严(諸嚴)
祭星的神祠。史记·封禅书:“而 雍 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 风伯 、 雨师 、 四海 、 九臣 、 十四臣 、 诸布 、 诸严 、 诸逑 之属,百有餘庙。”
分類:祭星神祠
《漢語大詞典》:诸娣(諸娣)
众妾。《诗·大雅·韩奕》:“诸娣从之,祁祁如云。” 毛 传:“诸娣,众妾也。” 宋 姜夔 《满江红》词:“命驾羣龙金作軛,相从诸娣玉为冠。”自注:“庙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
《漢語大詞典》:诸姓(諸姓)
(1).众子孙。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 陈留 阮 家诸姓秀,邐迤出拜何駢罗。” 冯浩 笺注:“ 郑氏 註礼记,姓者子姓,谓众孙也。此曰 阮 家诸子孙耳。”
(2).指古代少数民族各种姓。新唐书·回鹘传下:“后 突厥 衰, 夷男 反攻 頡利 ,弱之,於是诸姓多叛 頡利 ,归之者共推为主, 夷男 不敢当。”
(3).别的姓氏。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唐 陈翰 《异闻集·僕僕先生》:“有姓 崔 者,亦云名 崔 ;有姓 杜 者,亦云名 杜 。其诸姓亦尔。”
《國語辭典》:诉诸(訴諸)  拼音:sù zhū
利用某方式或某途径来解决问题。如:「诉诸公论」、「诉诸武力」。
分類:办理
《國語辭典》:诸多(諸多)  拼音:zhū duō
许多。如:「诸多困难」、「诸多不便」。
分類:诸多许多
《漢語大詞典》:诸要(諸要)
各要冲之地。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五年:“不若选练精兵守 恒州 诸要,更为后图。” 胡三省 注:“诸要,谓要衝之地。”
分類:要冲
《漢語大詞典》:诸主(諸主)
众神主。晋书·礼志上:“诸主既入庙,设脯醢之奠。”
分類:神主
《漢語大詞典》:诸布(諸布)
祭星的神庙。史记·封禅书:“而 雍 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 风伯 、 雨师 、 四海 、 九臣 、 十四臣 、 诸布 、 诸严 、 诸逑 之属,百有餘庙。” 司马贞 索隐:“案:尔雅‘祭星曰布’,或诸布是祭星之处。”
分類:祭星神庙
《韵府拾遗 养韵》:诸像(诸像)
法苑珠林宋临川康王在荆州多画菩萨像于壁及衡阳文王代镇遂尽毁之因病闭目辄见诸像森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