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诵读(誦讀)  拼音:sòng dú
朗读。《三国志。卷五三。吴书。阚泽传》:「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國語辭典》:呼吸  拼音:hū xī
1.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英文为respiration。
2.形容气势盛大。晋。郭璞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唐。元稹和乐天折剑头〉诗:「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
3.瞬息、顷刻之间。《晋书。卷六七。列传。郗鉴》:「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
《國語辭典》:呼应(呼應)  拼音:hū yìng
1.一呼一应,互通消息。宋。洪迈《夷坚支志甲。卷一。护国大将军》:「千百为群,更相呼应,共啄蝗。」
2.文章首尾互相照应。如:「词意贯串,前后呼应。」
《國語辭典》:呻吟  拼音:shēn yín
1.吟咏。《庄子。列禦寇》:「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南朝梁。钟嵘 诗品序:「至于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2.因病痛或哀伤所发出的声音。《三国演义》第九八回:「时郝昭病危。当夜正呻吟之间,忽报蜀军到城下了。」《红楼梦》第四七回:「一齐来至马前,只听苇中有人呻吟。」
《国语辞典》:佔毕(佔毕)  拼音:zhān bì
1.简策。古代用竹片或木条所编成的书本。《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多其讯。」也作「笘毕」。
2.诵读。清《张尔岐。辨志》:「学不正志,而勤其佔毕,广其闻见,美其文辞,以售于世。」
《國語辭典》:讽诵(諷誦)  拼音:fèng sòng
背诵而熟记之。《晋书。卷四九。阮籍传》:「讽诵遗言,不若亲承音旨。」《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明宗深有味乎其言,令左右录其诗,常讽诵之。」
《國語辭典》:诵言(誦言)  拼音:sòng yán
公正或公开的说话。《汉书。卷三。高后纪》:「平阳侯驰语太尉勃,勃尚恐不胜,未敢诵言诛之。」也作「讼言」。
《漢語大詞典》:呫哔(呫嗶)
亦作“ 呫毕 ”。 犹佔毕。后泛称诵读。 明 李贽 《王龙谿先生告文》:“先生以言教天下,而学者每呫嗶其语言,以为先生之妙若斯也,而不知其糟粕也,先生不贵也。” 清 乐宫谱 《毛生》:“公等穷年呫毕,足跡不出三里外,宁知世路之嶮巇哉。”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 汉 兴试士,呫嗶之徒,相率应制,以博禄位。”
分類:诵读
《國語辭典》:讽读(諷讀)  拼音:fèng dú
诵读。南朝梁。钟嵘 诗品序:「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
分類:诵读
《漢語大詞典》:诵念(誦念)
犹诵读。《西游补》第一回:“ 行者 登时拾石为研,折梅为笔,造泥为墨,削竹为简,写成‘送寃’文字;扯了一个‘秀才袖式’,摇摇摆摆,高足阔步,朗声诵念。”
分類:诵念诵读
《漢語大詞典》:演诵(演誦)
诵读。《西游记》第一百回:“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
分類:诵读一百
《漢語大詞典》:演念
谓诵读。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喇嘛打鬼》:“前以鼓吹导引,众番僧执曲锤柄鼓,鸣锣吹角,演念经文,遶寺周匝,迎祥驱祟。”
分類:诵读
《漢語大詞典》:籀读(籀讀)
诵读。 章炳麟 《检论·序种姓上》:“人知氏而忘繫姓,赖有世本公子谱等,识其始卒,然弗能人人籀读。”
分類:诵读
《國語辭典》:读书(讀書)  拼音:dú shū
阅读书籍。《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國語辭典》:三复(三復)  拼音:sàn fù
反覆诵读。《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國語辭典》:三复白圭(三復白圭)  拼音:sàn fù bái guī
反覆颂读《诗经。大雅。抑篇》白圭之玷那段。比喻说话谨慎。语出《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
《國語辭典》:吟哦  拼音:yín é
吟咏。《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八。何基传》:「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见公孙赴宴回房,袖里笼了一本诗来灯下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