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熟诵(熟誦)
反复诵读。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得书熟诵乃録,讎比勤勤,朱黄不去手。”
《漢語大詞典》:披诵(披誦)
展卷诵读。 明 李东阳 《与蒋宗谊书》:“前后两辱手书,三復披诵。”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一:“相与披诵,极口赞赏。”
分類:诵读
《國語辭典》:斋文(齋文)  拼音:zhāi wén
为斋供冥众、吊祭亡者所诵读的文章。宋。欧阳修 内制集序:「今学士所作文书多矣;至于青词斋文,必用老子浮图之说。」
《漢語大詞典》:诵训(誦訓)
(1). 周 代官名。掌为王者述说四方久远故事,说明各地风俗所忌讳的言语;王者巡狩,随从王车左右。周礼·地官·诵训:“诵训,掌道方志以詔观事,掌道方慝以詔辟忌,以知地俗。王巡守,则夹王车。”《国语·楚语上》:“倚几有诵训之諫。” 韦昭 注:“诵训,工师所诵之諫,书之於几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知杂御史 赵湘 请依周礼置土训、诵训,纂録所经山川古迹风俗,以资宸览。”
(2).指诵读训诫之言。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今专标斯义,大声疾呼,上循土训、诵训之遗,下依矇讽鼓諫之义,言之无罪,闻者足兴。”
《漢語大詞典》:奠文
祭祀时诵读的哀悼文词。 唐 白居易 《祭元微之文》:“无以继寄悲情,作哀词二首,今载於是,以附奠文。”
《國語辭典》:讽经(諷經)  拼音:fèng jīng
朗诵佛经。如:「每天经过庙前都会听到讽经的声音。」
《漢語大詞典》:占毕(佔畢)
诵读,吟诵。 梁启超 《变法通义·学校总论》:“自餘一二占毕咿嚘以从事于四书五经者,彼其用心,则为考试之题目耳。” 章炳麟 《〈新方言〉自序》:“盖有诵读占毕之声,既用唐韵,而俗语犹不违古音者。”
亦作“ 佔嗶 ”。 谓经师不解经义,但视简上文字诵读以教人。后亦泛称诵读。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郑玄 注:“呻,吟也。佔,视也。简谓之毕……言今之师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问也。” 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诗:“ 江 南佔毕生,往来习羊肠。”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应童子试,不售,觉佔嗶非丈夫事,望望然去之。” 清 高宗 《御题〈意林〉三绝句》之三:“六经万古示纲常,诸子何妨取所长。节度岂徒务佔毕,要知制事有良方。”
《国语辞典》:复诵(复诵)  拼音:fù sòng
重复背诵或诵读。如:「班长领头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跟著复诵一遍。」
《漢語大詞典》:对校(對校)
(1).亦作“ 对较 ”。古代校书,两人对坐,一持原本诵读,一持副本核对有无讹误,因称“对校”。后泛指用两种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毛子晋 家亦有 宋 刻 王肃 注者,与 兴公 藏本稍异。憾不能合 徐 毛 两本对较鎸行。”
(2).对照比较。《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白公 传 四美斋 王辅庭 ,一面将这两种月饼详细对校了,送 刚 王 二公看。”
《漢語大詞典》:习诵(習誦)
学习诵读。汉书·张良传:“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 良 异之,常习诵。”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又詔中官近臣於 东观 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经籍之名,臬丝製锡,故必偶类齐音,以资习诵。”
《國語辭典》:呫呫  拼音:chè chè
1.低声细语。宋。黄庭坚〈次韵正仲三丈自衡山返命舍驿过外舅师厚赠答〉诗:「昏昏市井气,呫呫儿女语。」
2.多话的样子。唐。柳宗元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贪常嗜琐者,犹呫呫然动其喙,亦劳甚矣乎。」
《漢語大詞典》:赞说(贊説)
亦作“讃说”。
(1).赞美称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 邢 魏 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讚説,便击牛釅酒,招延声誉。”
(2).诵读讲说。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十一》:“ 刘向 《别録》: 武帝 末,民间献《大誓》,使博士讚説之,数月,皆起传以教人。”
赞扬评说。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曹操用人:“ 荀彧 、 荀攸 、 郭嘉 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説。”
《漢語大詞典》:吟课(吟課)
吟咏诵读。 宋 柳永 《定风波》词:“向鸡窗,只与蛮牋象管,拘束教吟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又不比书房里闲吟课,你须见贼军排列着。”
分類:吟咏诵读
《漢語大詞典》:诵述(誦述)
诵读传述;讲述。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本事:“有诵述先圣贤者,所作未足自称。”三国志·蜀志·尹默传:“﹝ 默 ﹞又专精於《左氏春秋》,自 刘歆 条例, 郑众 、 贾逵 父子、 陈元 、 服虔 注説,咸略诵述,不復按本。”
《國語辭典》:转读(轉讀)  拼音:zhuǎn dú
以特定的曲调来诵读佛经。《高僧传。卷一三。经师。论曰》:「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