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韵(玉韻)
(1).指佛家诵经之声。 南朝 梁简文帝 《八关斋制序》:“香吐六銖,烟浮五色;目对金容,耳餐玉韵。”
(2).对他人诗文的美称。 唐 白居易 《将发洛中枉令狐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诗:“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 唐 张道符 《和主司王起》:“莲峯对处朱轮贵,金榜传时玉韵成。”
(3).对清越声音的美称。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 谩唱《伊州》遍,认取轻敲玉韵长。” 宋 杨万里 《省宿题天官厅后竹林》诗:“秋声偷入翠琅玕,叶叶竿竿玉韵寒。”
《漢語大詞典》:礼诵(禮誦)
礼佛诵经。南史·到溉传:“因断腥膻,终身蔬食,别营小室,朝夕从僧徒礼诵。” 明 李贽 《寿焦太史尊翁后渠公八秩华诞序》:“絶荤酒不茹,日惟礼佛诵经而已。近者復以礼诵之半揜室宴坐,期於冥契而未得也。”
分類:礼佛诵经
《漢語大詞典》:钟呗(鐘唄)
撞钟和唱诵经文声。 宋 曾巩 《甘露寺多景楼》诗:“一川钟唄 淮 南月,万里帆檣海外风。”一本作“ 鐘唄 ”。
指作法事时的撞钟声和诵经声。 唐 陆龟蒙 《次追和清远道士诗韵》:“啸初风雨来,吟餘鐘唄乱。”一本作“ 钟唄 ”。
《漢語大詞典》:起经(起經)
(1).开始念经。指对神佛有所祈求而开始许愿诵经。《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待我先吃两日素,到庵中许愿起经罢。”
(2).开始念经。旧俗,指人死后第三天,开始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灵。红楼梦第十二回:“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 铁槛寺 后。”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正于此际,老二进来说 尧光寺 和尚来商量设坛起经的日子。”
《國語辭典》:功果  拼音:gōng guǒ
1.佛事。念佛诵经做功德,以超度亡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因念亡夫恩义,思量做些斋醮功果超度他。」
2.以前为善为恶,致今日遭到好坏结果的报应。《西游记》第二三回:「才变做这匹马,愿驮师父往西天拜佛,这个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
《漢語大詞典》:焚诵(焚誦)
焚香诵经。 金 元好问 《清真道院营建疏》:“奉为本庵欲创圣位,以为焚诵、祝延之所,其於工费有赖弘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鹰虎神:“庙中道士 任 姓,每鷄鸣,輒起焚诵。”
分類:焚香诵经
《漢語大詞典》:呗声(唄聲)
诵经唱偈声。《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租粮百石佃人供,鐘鼓三时唄声举。”
分類:诵经
《漢語大詞典》:梵诵(梵誦)
谓佛家诵经。 清 刘大櫆 《程易田琴音序》:“古者,钱刀以百八为贝;释氏之梵诵以百八为珠,其考鐘、其击鼓以百八为纪。”
分類:佛家诵经
《漢語大詞典》:午梵
谓僧人中午的诵经赞唱之声。 宋 王安石 《游钟山》诗之二:“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
《漢語大詞典》:诵咒(誦咒)
亦作“ 诵呪 ”。
(1).念咒语。《关尹子·七釜》:“有诵咒者,有事神者。”宋史·礼志五:“人持柳枝霑水散洒,昼夜环绕,诵呪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雨足。”
(2).诵经,念经。 唐 李白 《僧伽歌》:“问言诵咒几千徧,口道 恒河 沙復沙。”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刻阴骘文得中式》:“﹝ 金见星 ﹞生平崇奉阴隲文,晨起盥漱毕即庄诵一过,如释氏诵咒者然。”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修行,自诵咒以至供养、设坛等种种仪式都有一定规范,不得任意妄为。”
《國語辭典》:婆罗门(婆羅門)  拼音:pó luó mén
1.印度的贵族。
2.词牌名。本为唐大曲,曲调乃从大曲摘遍而来。词为双调,七十六字,九平韵。也称为「婆罗门引」。
3.梵语音译,意译为「净行」、「净裔」。印度早期社会,凡分四种阶级,婆罗门是最高阶级。婆罗门自称是梵天的后裔,世袭祭司,事奉大梵天,专修净行,掌握神权;后引申泛指出家的修行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四:「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漢語大詞典》:呗音(唄音)
诵经声。 宋 苏舜钦 苏舜元 《丙子仲冬紫阁寺联句》:“唄音充别壑,塔影弔寒藤。”
分類:诵经
《國語辭典》:晚课(晚課)  拼音:wǎn kè
佛寺于下午三时到五时,全寺住众上大殿礼拜,唱诵经赞咒语的修行。
《漢語大詞典》:持念
谓僧徒念诵经咒。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每年诞节,诸州府奏荐僧道,其僧尼欲立讲论科……持念科。”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近臣奏且詔 不空三藏 入内持念。 明皇 秉香炉, 不空 诵《仁王护国陁罗尼》。”
《漢語大詞典》:鱼梵(魚梵)
谓敲木鱼和诵经念佛之声。 唐 严维 《宿法华寺》诗:“鱼梵空山静,纱灯古殿深。”参见“ 鱼唄 ”。
《漢語大詞典》:鱼呗(魚唄)
谓诵经念佛。 柳亚子 《〈盛湖竹枝词〉题辞》诗之四:“谁识 垂虹亭 畔路,有人鱼唄葬年华。”
分類:诵经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