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加持  拼音:jiā chí
佛教用语。谓佛、菩萨的慈悲力,在众生的心田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漢語大詞典》:句绝(句絶)
指文词语意已尽处。《礼记·学记》“离经辨志” 汉 郑玄 注:“离经,断句絶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骠骑日益贵举:“按今文‘贵’字句絶,此读‘举’字句絶更有味。”
《國語辭典》:祁连山(祁連山)  拼音:qí lián shān
山名。位于甘肃省张掖县西南,为甘肃、青海二省的界山。也称为「白山」、「南山」、「雪山」。
《漢語大詞典》:倒语(倒語)
(1).谓颠倒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以加强语意。
(2).古书中反其意而用的词语。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古文多倒语:“古文多倒语,如息之为长、乱之为治、扰之为顺、荒之为定、臭之为香……皆美恶相对之字,而反其义以用之。”参见“ 反训 ”。
《國語辭典》:反训(反訓)  拼音:fǎn xùn
训诂学上指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如「乱」可训「治」。
《漢語大詞典》:折转(折轉)
(1).犹转折。指文章或语意由一层转向另一层。《朱子全书》卷十:“问:‘此章上二句见守身之行,下一句见爱亲之心。’曰:‘也不必做两截説,只是折转説。’”
(2).回转;返回。 梁斌 《红旗谱》五六:“﹝ 张嘉庆 ﹞又折转身,跟着 朱老忠 和 严志和 向北走。” 管桦 《小英雄雨来》一:“ 雨来 听出 铁头 话里面的意思,就折转,朝着河沿跑,妈妈还是紧追不放。”
《國語辭典》:叠句(疊句)  拼音:dié jù
诗词戏曲文章中,重复使用的句子,称为「叠句」。如宋。辛弃疾〈丑奴儿〉词「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國語辭典》:那么(那麼)  拼音:nà me
1.如此、那样子。指示代词。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如:「没想到来了那么多人。」「你又何必那么生气?我只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2.连词。表示承接上文的语意。如:「既然你不想去,那么我就不再勉强你了。」《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怎么索兴连饭也不叫吃了呢﹖那么还吃饽饽。」
3.那边。《红楼梦》第九七回:「李纨又嘱咐平儿打那么催著林之孝家的,叫他男人快办了来。」
《国语辞典》:补词(补词)  拼音:bǔ cí
1.古代官衙里告状人未具诉状,案子既已接受,应补状词,以为审问依据。《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正值向知县出门,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词来,当下补了词,出差拘齐了人,挂牌,第三日午堂听审。」
2.在叙事句中,除主要的文法成分外,其馀与述词有关的人、物、时、地等,用来达成补充作用的词,皆称为「补词」,有受事、关切、交与、凭藉、处所、时间、原因、目的多种补词。也称为「补语」。
3.补足主述语意思的词。如「好得很」。「很」即为「好」的补词。也称为「补语」。
《國語辭典》:意在言外  拼音:yì zài yán wài
语意婉曲,真意在言语、文辞之外,让人自去体会。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五。杜牧之》:「此绝句极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
《漢語大詞典》:隐约其词(隱約其詞)
亦作“ 隐约其辞 ”。 谓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然其赴 江陵 诗云:‘同官尽俊才,偏善 柳 与 刘 。或虑言语泄,传之落寃讐。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是犹隐约其词,而不忍斥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授意 献汝 ,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 会城 卒岁, 无功 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国语辞典》:语料(语料)  拼音:yǔ liào
有关语言的句法、语音、音韵、语意及其他有关语言现象的资料。语料的形式包括:书面语、录音及机读资料。语言学家根据语料或本身母语的语感来建构语言学的理论。
《国语辞典》:读唇术(读唇术)  拼音:dú chún shù
一种藉由对方说话时的唇形来判断对方语意的技术。本为聋哑者所专用,今一般人亦可藉由训练而熟通此术。
《國語辭典》:噶当派(噶當派)  拼音:gá dāng pài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语bka'gdams pa 的音译。噶当,意为一切佛语都是对僧徒修习的指导。渊源于十一世纪阿底峡尊者,由其高足仲敦巴确立西藏的传承。后分成教典、教授、教诫三派。对西藏佛教各宗影响颇大。至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吸收其教义,创立格鲁派,亦称新噶当派,噶当派和格鲁派遂合而为一。
《國語辭典》:噶举派(噶舉派)  拼音:gá jǔ pài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语bKa' brgyud pa的音译。噶举,意为口传。由于此派特别著重密法的修习,而这些密法又全靠师长口授,故称为「噶举派」。又本派的祖玛尔巴、密勒日巴等在修法时都穿白布裙,所以也称为「白教」。十一世纪时,由玛尔巴创立,传与密勒日巴等,密勒日巴又传法给冈波巴,由冈波巴门下弟子建立六个支派,大多以其寺院取名,教义差别不大,主要是月称派的中观见,强调瑜伽苦修,以證得大手印为圆满。是西藏现存的主要佛教支派之一。
《漢語大詞典》:各拉丹冬雪山
唐古拉山脉主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在青海省西南部。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典型角峰。海拔6621米。终年积雪,有冰川分布。长江源流沱沱河发源于其西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