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2,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岳牧词人
挚仲词翰
词典
词赋
词客
新词
词人
词臣
词章
文词
词林
词场
词源
训词
词翰
词华
典故
岳牧词人


《尚书》卷十八〈周书·周官〉~269~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徵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旧题汉·孔安国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孔颖达疏:「四岳,内典四时之政,外主太岳之事,立四人也。外有州牧侯伯,牧,一州之长,侯伯,五国之长,各监其所部之国。」
典故
挚仲词翰

相关人物
挚虞


《晋书》卷五十一《挚虞传》
挚虞字仲洽,京兆长安人也。父模,魏太仆卿。虞少事皇甫谧,才学通博,著述不倦。郡檄主簿。……后历秘书监、卫尉卿,从惠帝幸长安。……虞撰《文章志》四卷,注解《三辅决录》,又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

例句

太叔辨洽,挚仲词翰。 李瀚 蒙求

《國語辭典》:词赋(詞賦)  拼音:cí fù
泛指以抒情为主,讲求声调之美,注重排比铺陈的韵文。《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大约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
《漢語大詞典》:词赋科(詞賦科)
科举名目之一。主要考试词赋。金史·选举志一:“其后南北通选,止设词赋科,不过取六七十人。” 清 黄遵宪 《杂感》诗:“谓开词赋科,浮华益无耻。”
《漢語大詞典》:词客(詞客)
擅长文词的人。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 世宗 方喜祥瑞,争以表疏称贺博宠,收取词客充翘馆。” 蔡寅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此三十年中,新旧递嬗,思潮消长,骚人词客,项背相望;顾有当於著作之林者,能有几人哉?”
分類:擅长文词
《漢語大詞典》:新词(新詞)
(1).新作的诗词。 唐 刘禹锡 《踏歌词》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鷓鴣鸣。”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 南朝 阮司马 ,累儂夫壻病愁多。” 鲁迅 《赠人》诗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2).新产生的词语。如:近些年产生的科技新词如激光、航天飞机、超导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3).没有学过的词语。如:为了校正发音和多学些新词,她天天坚持听英语广播讲座。
《國語辭典》:词人(詞人)  拼音:cí rén
1.擅长文学词章的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王扬骋其势,皋朔已下,品物毕图。」唐。杜甫〈洗兵马〉诗:「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也作「辞人」。
2.善于倚声填词的人。如周邦彦、李清照等。
《漢語大詞典》:词臣(詞臣)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唐 刘禹锡 《江令宅》诗:“ 南朝 词臣 北朝 客,归来唯见 秦淮 碧。” 明 徐光启 《疏辩》:“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 ,从来无此官衔;以词臣而出典兵,从来无此职掌。”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所谓国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词臣,我们在 南朝 的几个末代时,可以找出这实例。”
《國語辭典》:词章(詞章)  拼音:cí zhāng
诗、词、曲、文章等的总称。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务记览,为词章。」《西游记》第一○回:「但散道词章,不为稀罕;且各联几句,看我们渔樵攀话何如。」也作「辞章」。
分類:词章诗文
《漢語大詞典》:文词(文詞)
见“ 文辞 ”。
分類:文词
《國語辭典》:文辞(文辭)  拼音:wén cí
辞藻、文章。《史记。卷六○。三王世家》:「天子恭让,群臣守义,文辞烂然,甚可观也。」也作「文词」。
《國語辭典》:词林(詞林)  拼音:cí lín
1.文人、文词荟萃的地方。南朝梁。萧统〈答晋安王书〉:「殽核坟史,渔猎词林。」也称为「词曹」、「辞林」。
2.明代洪武初年建翰林院,匾额题为词林,故通称翰林院为「词林」。
《漢語大詞典》:词场(詞場)
(1).犹文坛。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词场月白;吞 罗含 之彩凤,辩囿日新。”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振发文雅。” 清 朱彝尊 《还陂塘·题其年填词图》词:“擅词场,飞扬跋扈,前身可是青兕?”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后主 词,思路悽惋,词场本色。”
(2).科场。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 宋济 老於词场,举止可笑。”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急难》:“词场凑巧,无奈兵戈起祸苗。”
分類:科场文坛
《國語辭典》:词源(詞源)  拼音:cí yuán
1.比喻文词层出不穷,有如水源。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2.书名。宋末张炎撰,二卷。上卷论五音十二律及宫调管色;下卷论制曲、句法、字面、虚字等。是研究宋词音乐的重要参考书。现存以嘉庆十五年(西元1810)奉恩后据元钞重刊本为最早。
3.一种探究语词来源的工具书。
《國語辭典》:训词(訓詞)  拼音:xùn cí
教训的言语。如:「时过境迁,谁又能记得教官那些繁琐的训词呢?」也作「训辞」。
《國語辭典》:词翰(詞翰)  拼音:cí hàn
1.诗、词、文章等的总称。《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序》:「其馀涉猎典章,关历词翰,莫不縻以好爵。」
2.公文、书信。如清朝姜戟有《词翰法程》一书,为书信类的范文。
《國語辭典》:词华(詞華)  拼音:cí huá
文词的华彩。唐。杜甫〈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词华倾后辈,风雅霭孤骞。」唐。白居易 哭皇甫七郎中诗:「志业过玄晏,词华似祢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