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意译(意譯)  拼音:yì yì
1.翻译外国文字,只译出原文大体的意义,而不逐字逐句地翻译。相对于直译而言。
2.根据某种语言词语的意义译成另一语言的词语。相对于音译而言。
《國語辭典》:引申义(引申義)  拼音:yǐn shēn yì
由本义引申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向」字本义为向北之窗,而「对著」、「向著」等义,皆从本义引申而出的意义。
《國語辭典》:专科辞典(專科辭典)  拼音:zhuān kē cí diǎn
汇集、解释专一门类学科名辞的辞典。如植物大辞典、动物大辞典、音乐辞典等。
《漢語大詞典》:玩弄词藻
以经常虚伪地使用华丽词语为标志的言语行为。例如:这只是一个喜欢玩弄词藻的作者。
《國語辭典》:外来语(外來語)  拼音:wài lái yǔ
由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里的外来语,有的是音译的,如「塔」、「引擎」;有的音译外加表意成分,如「轮胎」、「卡片」;有的半音译半意译,如「冰淇淋」、「浪漫主义」;有的是直接借用的,如「场合」、「出勤」。也称为「借词」。
《漢語大詞典》:文明词(文明詞)
时髦的词语。 曹禺 《雷雨》第三幕:“反正有钱的人顶方便,做了坏事,外面比做了好事装得还体面,文明词越用得多,心里头越男盗女娼。” 曹禺 《日出》第二幕:“ 潘四爷 是个顶能干的好人,说个文明词,那就是空前绝后的头等人儿。”
分類:时髦词语
《漢語大詞典》:随文释义(隨文釋義)
谓根据文章的上下文,对某个词语作出解释。 宋 陈亮 《郑景望〈书说〉序》:“尚书最难看,盖难得胸臆如此之大;若祇解文义则不难。自 孔安国 以下,为之解者殆百餘家,随文释义,人有取焉。”亦作“ 随文析义 ”。二程遗书卷二五:“圣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而后之学者,随文析义,求奇异之説,而去圣人之意远矣。”
《漢語大詞典》:同义语(同義語)
亦作“ 同意语 ”。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用来表示某种事物的本质或特征。《新华日报》1943.2.20:“法西斯是野蛮的同义语,法西斯的目的就是要使文明进化了的人类复归于野蛮。” 柳青 《狠透铁》十一:“至于‘现在’这个概念,对于他永远是奋斗的同意语。”《人民日报》1984.7.16:“打这以后,‘顶风上’就成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同义语。”
《國語辭典》:新名词(新名詞)  拼音:xīn míng cí
新兴而未被普遍使用的语词。《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此番听见先生说了这种新名词,倒要请教请教。」
《国语辞典》:类叠(类叠)  拼音:lèi dié
修辞学上指同一个字词语句,重叠反覆使用,或隔离反覆使用。如论语阳货篇中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类叠的方式。
《国语辞典》:电脑辞典(电脑辞典)  拼音:diàn nǎo cí diǎn
1.运用电脑储存字词音义等资料,并快速找寻所需资讯的参考工具。如:「市面上贩售的电脑辞典,对学习外语的人尤其方便。」
2.解释与电脑相关词语的辞典。
《国语辞典》:操作定义(操作定义)  拼音:cāo zuò dìng yì
对一概念或词语之理解,须经由操作行为而显明者,称为「操作定义」。
《漢語大詞典》:废语(廢語)
废弃不用的词语。
分類:废弃词语
《漢語大詞典》:话表(話表)
犹话说。旧小说常用的一个段落开头的词语。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这回接着上回。话表送亲太太 褚大娘子 扶着 何玉凤 姑娘上了轿,他便出来忙忙上车,从庄园东墻一带绕向前门而来。”
《漢語大詞典》:关联词
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如‘因为…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总而言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