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访觅(訪覓)
访寻;寻找。《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即以道眼访觅慈亲,六道生死,都不见母。”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你则去访觅英贤可便廝扶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范 诗最清,无从访觅。”
分類:寻找
《漢語大詞典》:访索(訪索)
寻访。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今论其较略,想好事者欲入山行,当访索知之者,亦终不乏於世也。”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因呼一僕,同 吴 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犹存,乃赎以归。” 明 宋濂 《元故湛渊先生白公墓铭》:“拾遗珠,待其人访索,审而还之。”
分類:寻访
《漢語大詞典》:访咨(訪諮)
咨询。国语·晋语八:“吾闻国家有大事,必顺於典刑而访諮於耇老,而后行之。”
分類:咨询
《漢語大詞典》:存访(存訪)
探望问候。魏书·裴安祖传:“后 高祖 幸 长安 ,至 河东 ,存访故老。 安祖 朝於 蒲坂 , 高祖 与语甚悦。”北史·后妃传上·孝文幽皇后:“后有姿媚,偏见爱幸。未几,疾病,太后乃遣还家为尼,帝犹留念焉。岁餘而太后崩,帝服终,颇存访之。”
《漢語大詞典》:枉访(枉訪)
屈尊就访。对人来访的敬辞。 宋 苏轼 《与李廷评》:“某启:经由特辱枉访,适以卧病数日,及连日会集,殊无少暇。”
《漢語大詞典》:访议(訪議)
(1).咨询,谋议。 汉 贾谊 新书·官人:“知足以为礲礪,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议。” 唐 韩愈 《复仇状》:“今陛下垂意典章,思立定制,惜有司之守,怜孝子之心,示不自专,访议羣下。”
(2).依据义理。访,通“ 放 ”;议,通“ 义 ”。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 吴师道 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於义也。” 诸祖耿 汇考:“ 吴师道 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於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 吴师道 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
《漢語大詞典》:访论(訪論)
探讨各种论说。 汉 赵岐 《〈孟子〉题辞解》:“或有温故知新,雅德君子,矜我劬瘁,睠我皓首,访论稽古,慰以大道。”
分類:探讨论说
《漢語大詞典》:访泊(訪泊)
探问泊舟之处。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指烟霞而问乡,窥林屿而访泊。” 钱振伦 注引广韵:“舟附岸曰泊。” 唐 高适 《东征赋》:“越 龟山 而访泊,入渔浦而待潮。”
分類:探问泊舟
《國語辭典》:访谒(訪謁)  拼音:fǎng yè
拜访。如:「为了得到大家的支持,必须先做些访谒的工作。」
分類:访问请见
《漢語大詞典》:究访(究訪)
查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某於十洲三岛究访,并无此人名籍;后检 蓬莱 謫籍中,始见其名氏乡里也。”
分類:查访
《國語辭典》:家访(家訪)  拼音:jiā fǎng
家庭访问。如:「卫生单位派出医疗人员进行家访,鼓励老年人做定期健康检查。」
《国语辞典》:专访(专访)  拼音:zhuān fǎng
就某一特定人或事所做的专程探访。如:「人物专访」。
分类:定人探访
《漢語大詞典》:访族(訪族)
探望亲族。 明 文徵明 《送族弟彦端还衡山》诗:“ 彦 字 诸孙 端 甫良 ,秋风访族自 衡阳 。”
分類:探望亲族
《漢語大詞典》:访世(訪世)
谓隐居的人出仕。 唐 卢纶 《过楼观李尊师》诗:“访世山空在,观棋日未斜。”
分類:隐居出仕
《漢語大詞典》:访募(訪募)
访求征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序:“﹝帝﹞乃访募天下,有能得 犬戎 之将 吴将军 头者,购黄金千鎰,邑万家,又妻以少女。”
分類:访求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