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19,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酒垆论交
火鼠论寒,冰蚕语热
贾笔论孤坟
雷颠不论钱
醉日论千
弥明论文
论道
论衡帐中藏
论懒
论巧拙
论心论相
蒙庄论虱豕推羊蚁
墨翟耻论兵
潜夫论
秦宓论天
典故
卖酒垆
 
酒垆姓黄
 
酒垆文友
 
酒垆论交
 
酒垆陈迹问
   
黄公肆
   
黄翁

相关人物
王戎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伤逝〉~637~
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235~
尝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酣畅于此,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阮云亡,吾便为时之所羁绁。今日视之虽近,邈若山河!」

简释

黄公肆:指酒店,或用于悼亡。唐白居易《晚春沽酒》:“醉卧黄公肆,人知我是谁。”


例句

题诗随谢客,饮酒寄黄翁。 张南史 寄中书李舍人

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 李颀 别梁锽

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 杜甫 赠高式颜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杜甫 遣怀

黄公垆下叹,旌旆国东门。 武元衡 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览旧题寄同里杨华州中丞

他年犹拟金貂换,寄语黄公旧酒垆。 温庭筠 寄卢生

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薄

粉壁已沉题凤字,酒垆犹记姓黄人。 胡宿 感旧

典故
火鼠论寒,冰蚕语热


《艺文类聚》卷八十〈火部·火〉~364~
《十洲记》曰: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崖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此兽在火中,燃其毛不燋,斫刺不入,打之如皮囊,以铁椎锻其头数十下,乃死。以其口向风,须臾便活而起,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岁。又曰: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曰:山可百里许,取其兽毛,绩以为布,名曰火浣布。国人衣服之,此布垢洿,以水浣濯之,终日不絜。以火烧布,两食久许出,其垢即去,白如雪。
《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7~
齐王讳芳,字兰卿。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青龙三年,立为齐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甚病,乃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辅政。诏曰:「朕以眇身,继承鸿业,茕茕在疚,靡所控告。大将军、太尉奉受末命,夹辅朕躬,司徒、司空、冢宰、元辅总率百寮,以宁社稷,其与群卿大夫勉勖乃心,称朕意焉。诸所兴作宫室之役,皆以遗诏罢之。官奴婢六十已上,免为良人。」二月,西域重译献火浣布,诏大将军、太尉临试以示百寮。
《梁诗》卷一〈梁武帝萧衍·乐府·河中之水歌〉~520~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典故
贾笔论孤坟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寄兵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军两阁老五十韵〉
衡岳啼猿里,巴州乌道边。故人俱不利【故人俱不别】,谪宦两悠然【谪宦两茫然】。开辟乾坤正【开辟乾坤大】,荣枯雨露偏。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讨胡愁李广,奉使待张骞。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画角吹【画角攲秦晋】【画角攲秦塞】秦晋【画角吹秦塞】,旄头俯涧瀍。小儒轻董卓,有识笑苻坚。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那将矢射天】。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阴散陈仓北,晴熏太白巅。乱麻尸积卫,破竹势临燕。法驾还双阙,王师下八川。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貔虎开【貔虎间金甲】【貔虎间金匣】金甲【貔虎开金匣】,麒麟受玉鞭。侍臣谙入仗,厩马解登仙。花动朱楼雪,城凝碧树烟。衣冠心惨怆,故老泪潺湲。哭庙悲风急,朝正霁景鲜。月分梁汉米,春得水衡钱【春给水衡钱】。内蕊繁于缬,宫莎软胜绵【宫花软胜绵】。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出处最随肩】。晚著华堂醉,寒重绣被眠。辔齐兼秉烛,书枉满怀笺。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秉钧方咫尺,铩翮再聊翩。禁掖朋从改【禁掖朋从换】,微班性命全。青蒲甘受戮【青蒲甘就戮】,白发竟谁怜。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诸生老服虔】。师资谦未达,乡党敬何先【乡党敬推先】。旧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新秋眼欲穿】。翠乾危栈竹,红腻小湖莲【红腻小池莲】。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定知深意苦【定知深意好】,莫使众人传。贝锦无停织,朱丝有断弦。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典郡终微眇,治中【案:高宗初。改治中为司马。】实弃捐。安排求傲吏,比兴展归田。去去才汉得,苍苍理又玄。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陇外翻投迹,渔阳复控弦。笑为妻子累,甘与岁时迁。亲故行稀少,兵戈动接联。他乡饶梦寐,失侣自屯邅。多病加淹泊【多病成淹泊】,长吟阻静便。如公尽雄俊,志在必腾骞【公如尽忧患。何事负陶甄】。
典故
胶膝
 
雷颠不论钱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雷义〉~2687~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初为郡功曹,尝擢举善人,不伐其功。义尝济人死罪,罪者后以金二斤谢之,义不受,金主伺义不在,默投金于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金主已死,无所复还,义乃以付县曹。后举孝廉,拜尚书侍郎,有同时郎坐事当居刑作,义默自表取其罪,以此论司寇。同台郎觉之,委位自上,乞赎义罪。顺帝诏皆除刑。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义遂阳狂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三府同时俱辟二人。义遂为守灌谒者。使持节督郡国行风俗,太守令长坐者凡七十人。旋拜侍御史,除南顿令,卒官。
典故
一醉三年
 
一醉千日醒
 
中山千日
 
中山春
 
中山曲米春
  
中山醉
 
千日卧
  
千日醉
   
玄石葬荒丘
 
玄石饮
 
酒沽千日
 
醉一千日
 
醉日论千
 
醉酒一千日

相关人物
刘玄石


《太平御览》卷八百四十五〈饮食部三·酒下〉~3907~2~
晋·张华《博物志》:「刘玄石曾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至家大醉,其家不知,以为死,葬之。后酒家计向千日,往视之,云巳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博物志》卷十〈杂说下〉~
昔刘玄石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沽酒,醉向醒耳。往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搜神记》卷十九~49~
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时有州人,姓刘,名玄石,好饮酒,往求之。希曰:「我酒发来未定,不敢饮君。」石曰:「纵未熟,且与一杯,得否?」希闻此语,不免饮之。复索,曰:「美哉!可更与之。」希曰:「且归。别日当来。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别,似有怍色。至家,醉死。家人不之疑,哭而葬之。经三年,希曰:「玄石必应酒醒,宜往问之。」既往石家,语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来,服以阕矣。」希惊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乃命其家人凿冢,破棺,看之。冢上汗气彻天。遂命发冢,方见开目,张口,引声而言曰:「快者醉我也!」因问希曰:「尔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几许?」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气冲入鼻中,亦各醉卧三月。

简释

千日酒:喻美酒。或喻忘怀世俗。唐韩偓《江岸闲步》:“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例句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刘希夷 故园置酒

愿逢千日醉,得逭百年愁。 刘绮庄 置酒

欲慰一时心,莫如千日酒。 孟郊 暮秋感思

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 张昌宗 少年行

中山如有酒,敢借千金价。 晁采 子夜歌十八首

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李峤

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李端 杂歌

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杜甫 垂白

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 武元衡 酬王十八见招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春园

青布旗誇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韩偓 江岸闲步

无复中山赏,空吟吴会篇。 骆宾王 咏云酒

典故
五更联句失弥明
 
失弥明
 
弥明
 
弥明论文
 
弥明鼎
 
清吟联石鼎
 
石鼎句
 
石鼎联句
 
石鼎联弥明
 
石鼎联成
 
联鼎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韩愈十·石鼎联句诗序〉~5630~2~
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自衡下来,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将过太白,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喜视之若无人。弥明忽轩衣张眉,指炉中石鼎,谓喜曰:「子云能诗,能与我赋此乎?」刘往见衡湘间人说云年九十余矣,解捕逐鬼物,拘囚蛟螭虎豹。不知其实能否也。见其老,颇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闻此说大喜,即援笔题其首两句,次传于喜。喜踊跃,即缀其下云云。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竦肩,倚北墙坐,谓刘曰:「吾不解世俗书,子为我书。」因高吟曰:「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初不似经意,诗旨有似讥喜。二子相顾惭骇,欲以多穷之,即又为而传之喜,喜思益苦,务欲压道土,每营度欲出口吻,声鸣益悲,操笔欲书,将下复止,竟亦不能奇也。毕,即传道士,道土高踞大唱曰:「刘把笔,吾诗云云。」其不用意而功益奇,不可附说,语皆侵刘侯。喜益忌之。刘与侯皆已赋十馀韵,弥明应之如响,皆颖脱含讥讽。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道士奋曰:「不然。章不可以不成也。」又谓刘曰:「把笔来,吾与汝就之。」即又唱出四十字,为八句。书讫,使读。读毕,谓二子曰:「章不已就乎?」二子齐应曰:「就矣。」道士曰:「此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吾语亦不当闻也,吾闭口矣。」二子大惧,皆起,立床下,拜曰:「不敢他有问也,愿闻一言而已。先生称『吾不解人间书』,敢问解何书?请闻此而已。」道士寂然若无闻也,累问不应。二子不自得,即退就座。道士倚墙睡,鼻息如雷鸣。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斯须,曙鼓动冬冬,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觉,日已上,惊顾觅道士,不见。即问童奴,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门,若将便旋然。奴怪久不返,即出到门觅,无有也。」二子惊惋自责,若有失者。闲遂诣余言,馀不能识其何道士也。尝闻有隐君子弥明,岂其人耶?韩愈序。
典故

《尚书·周书·周官》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周礼·冬官考工记》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例句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 杜甫 可叹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 杜甫 鹿头山

典故
论衡帐中藏


《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充〉~629~
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馀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唐·李贤注引《袁山松书》曰:「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问之,果以论衡之益,由是遂见传焉。」抱朴子曰:「时人嫌蔡邕得异书,或搜求其帐中隐处,果得论衡,抱数卷持去。邕丁宁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典故
论懒

相关人物
山涛
 
嵇康


《昭明文选》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例句

寓书先论懒,读易反求蒙。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

典故
论巧拙

相关人物
司马安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序》
「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巧诚有之,拙亦宜然。』」

例句

休指宦游论巧拙,只将愚直祷神祇。 杜牧 题桐叶

典故
论心论相


《荀子·非相篇》~73~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典故
膻上蚁
 
蒙庄论虱豕推羊蚁


《庄子集释》卷八中〈杂篇·徐无鬼〉~863~
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此以域进,此以域退,此其所谓濡需者也。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来之泽。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是以神人恶?至,?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
典故
墨翟耻论兵

相关人物
墨子


《墨子》卷五《非攻上》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墨子》卷五《非攻下》
是故子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居子,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不可不察者此也。」
《吕氏春秋》卷二十一《开春论·爱类》
公输般为高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荆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王曰:「然。」墨子曰:「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义犹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且有不义,则曷为攻之?」墨子曰:「甚善。臣以宋必不可得。」王曰:「公输般,天下之巧工也,已为攻宋之械矣。」墨子曰:「请令公输般试攻之,臣请试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故荆辍不攻宋。墨子能以术禦荆、免宋之难者,此之谓也。

例句

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李白 秋夜独坐怀故山

典故 
潜夫论

相关人物
王符


《后汉书》卷四十九《王符传》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也。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友善。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馀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

例句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刘言史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一片白葛巾,潜夫自能结。 刘言史 葛巾歌

为问潜夫空著论,如何侍从赋甘泉。 司空曙 过卢秦卿旧居

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戴叔伦 敬酬陆山人二首之二

不似本宗疏二教,许过云壑访潜夫。 李涉 酬举生许遇山居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杜甫 偶题

移官蓬阁后,谷贵没潜夫。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一

行看软轮起,未可号潜夫。 权德舆 过隐者湖上所居

腰章非达士,闭阁是潜夫。 羊士谔 资阳郡中咏怀

丛兰齐稚子,蟠木老潜夫。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典故
秦宓论天

相关人物
秦宓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秦宓传〉~97~
秦宓字子贱,广汉绵竹人也。……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宓迎为别驾,寻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温曰:「日生于东乎?」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温大敬服。宓之文辩,皆此类也。

例句

黄琬对日,秦宓论天。 李瀚 蒙求

《漢語大詞典》:黄公
(1). 中国 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 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2). 汉 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 ,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 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 , 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汉 张衡 《西京赋》:“ 东海 黄公 ,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
(3).指 东汉 太尉 黄琼 。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德行》:“ 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 ,后 黄公 亡殁, 孺子 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4).泛指卖酒者。 唐 白居易 《晚春沽酒》诗:“醉卧 黄公 肆,人知我是谁。” 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 黄公 酒舍归。”参见“ 黄公酒壚 ”。
(5).指 秦 末之 黄石公 。又称 圯上老人 。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 黄公 ,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
(6).指 夏黄公 。四皓之一。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 苏武 元还 汉 , 黄公 岂事 秦 ?” 仇兆鳌 注:“ 黄公 ,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 。”参阅史记·留侯世家
(7).鸟名。黄鹂。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 王文诰 辑注:“黄公,黄鸝也。”
《漢語大詞典》:黄公酒垆(黄公酒壚)
魏 晋 时 王戎 与 阮籍 、 嵇康 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濬冲 ﹞经 黄公 酒壚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 嵇叔夜 、 阮嗣宗 共酣饮於此壚。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 嵇生 夭、 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诗文常以“黄公酒壚”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 宋 梅尧臣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等邀饮于定力院》诗:“似过 黄公 酒壚下, 嵇 阮 不见脩竹中。” 元 马谦斋《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春》曲:“近 黄公 酒壚,诵 坡仙 乐府,直喫到月转垂杨树。”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钱虞山 题三老图诗,末句云:‘ 秦淮 烟月经游处,华表归来白鹤知。’不胜 黄公 酒壚之叹。”
《漢語大詞典》:黄公垆(黄公壚,黄公罏)
亦作“黄公罏”。 “黄公酒庐”的略称。 唐 李颀 《别梁鍠》诗:“朝朝饮酒 黄公 壚,脱帽露顶争叫呼。”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诗:“不学 山 王 乘駟马,回头空指 黄公 壚。” 清 赵翼 《扬州哭秋园之讣》诗:“都成 黄公 罏,并负素车约。” 李光 《集诗杂感》诗:“剩得行间心血在, 黄公 壚下感山河。”
分類:略称
《漢語大詞典》:黄公酒垆(黄公酒壚)
魏 晋 时 王戎 与 阮籍 、 嵇康 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濬冲 ﹞经 黄公 酒壚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 嵇叔夜 、 阮嗣宗 共酣饮於此壚。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 嵇生 夭、 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诗文常以“黄公酒壚”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 宋 梅尧臣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等邀饮于定力院》诗:“似过 黄公 酒壚下, 嵇 阮 不见脩竹中。” 元 马谦斋《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春》曲:“近 黄公 酒壚,诵 坡仙 乐府,直喫到月转垂杨树。”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钱虞山 题三老图诗,末句云:‘ 秦淮 烟月经游处,华表归来白鹤知。’不胜 黄公 酒壚之叹。”
《國語辭典》:黄垆(黃壚)  拼音:huáng lú
1.地下。《淮南子。览冥》:「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
2.王戎于黄公酒垆前伤怀嵇康、阮籍。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后比喻伤怀往事。
《漢語大詞典》:中山酒
相传产于 中山 的一种名酒,又称千日酒。亦泛指名酒。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 狄希 , 中山 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 南朝 梁 周兴嗣 《答吴均》诗之一:“但酌中山酒,唯甘 江浦 橘。” 唐 鲍溶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诗之五:“闻道中山酒,一杯千日醒。”参见“ 中山 ”。
《國語辭典》:中山  拼音:zhōng shān
1.山中。《荀子。富国》:「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
2.国名。位于今河北省定县一带。战国时为魏所灭。
3.相传古代刘元石,到中山酒家买酒,酒家与之千日酒,元石回家后大醉不醒,家人疑其已死,遂葬之。千日后,酒家来访,乃皆同其家人开棺,元石遂醒。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五。后以中山比喻美酒》。《文选。左思。魏都赋》:「醇酎中山,流湎千日。」《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平原侯植诗》:「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4.县名。参见「中山县」条。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传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饮千日酒,结果一醉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后用以指浓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漢語大詞典》:千日酿(千日釀)
指美酒。 明 高启 《吴中亲友远寄新酒》诗之一:“上国岂无千日酿,独怜此是故乡春。”参见“ 千日酒 ”。
分類:美酒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传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饮千日酒,结果一醉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后用以指浓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漢語大詞典》:千日饮(千日飲)
刘玄石 好饮酒,求饮“千日酒”一杯,醉眠千日。后用以为畅饮之典。 北周 庾信 《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只言千日饮,旧逐 中山 来。” 倪璠 注:“《博物志》曰:‘ 玄石 从 中山 酤酒,酒家与之千日之酒。’”参见“ 千日酒 ”。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传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饮千日酒,结果一醉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后用以指浓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國語辭典》:论道(論道)  拼音:lùn dào
辩析思考精奥的道理。《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吾观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何不让有才德者主之?」
《漢語大詞典》:潜夫(潛夫)
隐者。 清 方文 《从子子唯园中作》诗:“勿使衡门延俗客,每将疑义问潜夫。” 清 金农 《题卖饼家壁》诗:“葱肆浆房半故儒,康衢卖饼亦潜夫。”
分類: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