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记事珠(記事珠)
传说能帮助记忆的珠子。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 开元 中, 张説 为宰相。有人惠 説 一珠,紺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闕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风流文采教占尽,羡煞胸多记事珠。”
《漢語大詞典》:诵记(誦記)
背诵和记忆。后汉书·荀悦传:“﹝ 悦 ﹞家贫无书,每之人閒,所见篇牘,一览多能诵记。” 宋 吕陶 《请罢国子司业黄隐职任状》:“ 隐 亦能诵记 安石 新义,推尊而信嚮之久矣。”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口吻刓於蠹编之诵记,而思虑敝於游词之剽缀。”
分類:背诵记忆
《國語辭典》:背临(背臨)  拼音:bèi lín
1.背后靠近。如:「这屋子背临山崖而盖,地势十分险恶。」
2.一种书法临写方法。通常初学者在经过一番临摹工夫后,不看字帖,凭记忆背写,称为「背临」。
《國語辭典》:观念(觀念)  拼音:guān niàn
1.由外界感受而来对事物的心象。
2.重现人心的过去印象。
3.由认知作用而来的意识,如感觉、知觉、幻觉、想像、概念等。
《國語辭典》:记号(記號)  拼音:jì hào
1.标记符号。《红楼梦》第七七回:「又命将那几包不能辨得的药也带了去,命医生认了,各记号上来。」也作「记认」。
2.用作标记的符号。如:「他的行李都已做记号了。」也作「记认」。
《國語辭典》:记住(記住)  拼音:jì zhù
牢记不忘。如:「这次失败获取的教训,希望你能牢牢地记住。」
分類:记住记忆
《国语辞典》:默书(默书)  拼音:mò shū
凭记忆把读过的书写出来。如:「小孩子的记忆佳,默书效果最好。」
《國語辭典》:脑筋(腦筋)  拼音:nǎo jīn
1.脑神经。《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据外国大夫还说,恐怕囟门碰破,伤及脑筋。」
2.泛指思考力、记忆力等。如:「脑筋急转弯」。《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我想我们一个人脑子是顶要紧的,一切思想都从脑筋中出来。」
《國語辭典》:脑海(腦海)  拼音:nǎo hǎi
主管记忆、知觉、思想等的脑部,因其广泛如海,故称为「脑海」。如:「回到故乡,童年往事又清晰的浮上脑海!」
《漢語大詞典》:识记(識記)
心理学名词。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它是记忆的必要前提。
《國語辭典》:默写(默寫)  拼音:mò xiě
凭记忆把读过的文字写出来。
《國語辭典》:脑力(腦力)  拼音:nǎo lì
人脑中记忆、理解、想像等能力的总称。如:「学习与思考是刺激脑力最好的方式之一。」
《漢語大詞典》:寻址
寻找地址
把信息存入记忆库或存储装置内
《國語辭典》:心版  拼音:xīn bǎn
心田、心中。如:「您的大恩大德,我将永远铭记在心版上。」《镜花缘》第四七回:「姐姐如此用心,真令妹子感激涕零,此时也不敢以套言相谢,惟有永铭心版了。」
分類:记忆
《國語辭典》:记认(記認)  拼音:jì rèn
1.记得、认识。如:「事情过去那么久了,我那能记认!」
2.标记符号。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三折:「这骨殖都有件数,每件都有郎主朱笔记认的字迹在上。」也作「记号」。
3.用作标记的符号。《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我不认得你家媳妇,你须是说出个记认。」也作「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