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计较(计较)  拼音:jì jiào
1.计算、比较。如:「斤斤计较」。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计较锱铢,责多还少。」
2.较量、争论。《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我与你都一般为主公出力,何必计较?」《金瓶梅》第七回:「你老人家忒多心,那里这等计较!」
3.计划、商量。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你说的是。你请将众人来计较。」《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师父,有一桩事儿,和你计较计较。」
4.礼节、禁忌。《西游记》第一三回:「你们出家人,偏有许多计较,吃饭便也念诵念诵。」
《国语辞典》:不计较(不计较)  拼音:bù jì jiào
宽容、慷慨地对待别人,不因摩擦或吃亏而与人争执。如:「过去的一切我就不计较了,从今天起我们同心协力把事做好。」
《漢語大詞典》:龂龂计较(齗齗計較)
同“ 斤斤计较 ”。 梁启超 《中日交涉汇评·解决悬案耶新要求耶》:“以吾两国脣齿兄弟之交,就情分上原可不必齗齗计较。”
《漢語大詞典》:从长计较(從長計較)
犹言从长计议。《水浒传》第四五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如今且留他进去坐了,你们再去从长计较回他,不要连累我后日受气。”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如今既要商量正事,我们且撤去这酒席趁早吃饭,好慢慢的从长计较怎的个办法。” 茅盾 《蚀·动摇》:“我这意见对不对,请大家从长计较。”
《國語辭典》:斤斤计较(斤斤計較)  拼音:jīn jīn jì jiào
过于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形容小气、在意得失。如:「别连这点小钱也要斤斤计较,大方一点吧!」「大家有缘相聚,又何必为了这点小事儿斤斤计较,伤了感情呢?」
《國語辭典》:较量(較量)  拼音:jiào liàng
1.以竞赛的方式来比较本领或实力的高下。宋。苏轼 游庐山次韵章传道诗:「出入岩峦千仞表,较量筋力十年初。」《薛仁贵征辽事略》:「搦善射者来日对阵,较量弓马。」
2.计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见别人家算计利息,较量出入,孳孳作家的,便道龌龊小人,不足指数的。」《红楼梦》第七一回:「这费婆子倚老卖老,仗著邢夫人,常吃些酒,嘴里胡骂乱怨的出气。这边的人也不和他较量。」
《國語辭典》:争竞(爭競)  拼音:zhēng jìng
争论、争执。《西游记》第二六回:「你这先生,好小家子样!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早说这话,可不省了一场争竞。」《红楼梦》第一三回:「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没有典卖诸弊。」
《國語辭典》:论量(論量)  拼音:lùn liáng
1.议论是非。元。元好问 论诗诗三○首之三○:「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元。张弘范〈南乡子。深院日初长〉词:「世事莫论量,今古都输梦一场。」
2.犹思量。元。袁桷:〈睡觉东西书灯犹明喜勉元达兼示瑾子〉诗:「师友渊源端有绪,老夫推枕起论量。」
《國語辭典》:较计(較計)  拼音:jiào jì
商量、讨论。《金瓶梅》第六九回:「当日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便向文嫂儿较计道:『人生面不熟悉,怎生好遽然相见的?』」
分類:计较
《國語辭典》:校计(校計)  拼音:jiào jì
1.核算、计算。《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愿陛下校计缮修之费,永念百姓之劳。」
2.计较。《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至尊亲为人兄,尊为人主,安可与校计?」
《漢語大詞典》:讲数(講數)
计较。《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这又不是用本钱做买卖,怎可讲数厚薄?只是凭他罢了。”
分類:计较
《漢語大詞典》:校竞(校競)
犹计较。北史·独孤罗传:“诸弟见 罗 少长贫贱,每轻侮,不以兄礼事之。然性长者,亦不与诸弟校竞长短。”
分類:计较
《漢語大詞典》:挍计(挍計)
计较。 宋 司马光 《抚纳西人诏意》:“朕惟江海之大,来则受之,岂復追念往昔,挍计细故,宜捨其前日之不恭,取其今兹之效顺。”
分類:计较
《國語辭典》:九百  拼音:jiǔ bǎi
1.数量。《文选。张衡。西京赋》:「匪唯玩好,乃有秘书,小说九百,本自虞初。」《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地方不过千里,而囿居九百。」
2.宋、元时讥人痴呆傻气,相当于现在的二百五。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董西厢》卷三:「九百孩儿,休把人厮啈,你甚胡来我怎信?」也作「九伯」、「九陌」。
3.计较琐细事的人。《通俗编数目》引《爱日斋丛抄》:「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
4.复姓。如汉有九百里。
《國語辭典》:细故(細故)  拼音:xì gù
细小而不值得计较的事。唐。杜甫〈赤霄行〉:「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唐。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轻重都尉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终身坦荡,而细故不入,其达生知足落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