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2,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加法
工分
复利
台两
年利
月租
公斗
底薪
策筹
齿数
累计
百驷
罚锾
单位
税率
《國語辭典》:加法  拼音:jiā fǎ
合并诸数求其总合的运算方法。
《漢語大詞典》:工分
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计算社员工作量和劳动报酬的单位。
《國語辭典》:复利(複利)  拼音:fù lì
到期不提取利息,而将利息与本金相加,作为下一期本金,再生利息。如此计算的利息,称为「复利」。也称为「累利」、「繁利息」。
《国语辞典》:台两(台两)  拼音:tái liǎng
量词。计算重量的单位。一台两等于十六分之一台斤。也称为「两」。
《國語辭典》:年利  拼音:nián lì
按年计算的利息。
《國語辭典》:月租  拼音:yuè zū
1.每个月的租金。如:「这间房屋的月租为五千元。」
2.以月为单位的租赁契约。如:「手机通话费率有年租、月租、日租的不同,可供消费者选择。」
《国语辞典》:公斗  拼音:gōng dǒu
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公斗等于十公升。也称为「斗」。
《國語辭典》:底薪  拼音:dǐ xīn
基本薪资。如:「本公司员工除底薪外,另有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待遇相当不错。」
《漢語大詞典》:策筹(策籌)
同“ 筹策 ”。 古代计算工具,因以指数学运算。宋书·律历志下:“罄策筹之思,究疏密之辨。”
《漢語大詞典》:齿数(齒數)
计算在内,提及。常与否定词“不”连用,表示轻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女愴然曰:‘我以人不齿数故,遂与母偕隐;今又返而依人,谁不加白眼?’”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年二十,煢煢落魄,亲戚多不齿数。”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
《國語辭典》:累计(累計)  拼音:lěi jì
总计。指连以前的数目合并计算。如:「他这次参加高尔夫球巡回比赛,累计奖金已达两百万元。」
《漢語大詞典》:百驷(百駟)
四百匹马或四百辆车。驷,计算马或车的单位;古代一车套四马,故称四马为驷,亦称一车为驷。左传·宣公二年:“ 宋 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駟,以赎 华元 於 郑 。”史记·滑稽列传:“於是 齐威王 乃益齎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駟。” 唐 李乂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駸駸百駟驰,悯悯羣龙饯。”
《國語辭典》:罚锾(罰鍰)  拼音:fá huán
罚款。为行政机关处分的行政罚。
《國語辭典》:单位(單位)  拼音:dān wèi
1.计算物体数量的标准。如公尺、公斤等。
2.机关团体组织的部门。如:「直属单位」、「县级单位」。
3.僧房中僧人坐禅的坐位上,通常贴有各僧的名单,故称僧人的坐位为「单位」。
《國語辭典》:税率(稅率)  拼音:shuì lǜ
对每一个课税单位课税时所拟订的一定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