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传漏(傳漏)
报时。古以壶漏计时,故称。汉书·佞倖传·董贤:“ 贤 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 颜师古 注:“传漏,奏时刻。”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属传漏之音,听鸡人之响。”
分類:报时计时
《國語辭典》:半刻  拼音:bàn kè
一刻时间的一半。比喻极短的时间。《红楼梦》第七回:「略待半刻,见王夫人无话,方欲退出。」《红楼梦》第五六回:「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
《漢語大詞典》:立表
(1).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 立表下漏 ”。
(2).立木观测水位。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 三辅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长安城 ,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
(3). 春秋 末, 齐国 被 晋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马穰苴 为将军,宠臣 庄贾 为监军。 穰苴 与 贾 约期会于军门。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贾 以骄慢误时, 穰苴 乃斩 贾 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 晋 燕 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南朝 梁 沈约 《与谢朏敕》:“倾首东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漢語大詞典》:立表下漏
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 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 贾 。” 司马贞 索隐:“立表,谓立木为表以视日景;下漏,谓下漏水以知刻数也。”
《漢語大詞典》:月数(月數)
(1).谓计时的月的数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一:“由是推之,谓变岁初而不移月数者,非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反復数百餘言,不过皆为 商 建丑即以丑月为岁首, 周 建子即以子月为正月。今按 山屋 许氏 言,春秋改时改月出於圣人特笔,而他书月数不改乃时王之制,如是则诸家不改月数之説为有据矣。”
(2).特称十二。古乐为十二调,分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崔遵度 性方正,深於琴,尝著《琴笺》,以天地自然有十三声,徽非月数也。”
(3).指月经。因月行经数日,故称。 元 施惠《幽闺记·抱恙离鸾》:“[浄]他犯着产后惊风。[旦]不是。[浄]莫不是月数不通。[旦]这太医胡説。[末]他是男子汉,怎么倒説了女人的病症。”
《漢語大詞典》:三商
犹言三刻。古代以漏刻计时,谓之商。《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 唐 孔颖达 疏:“《尚书纬》谓刻为商。 郑 作《士昏礼》目録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后亦以“三商”指漏刻。 明 杨慎 《梁白纻舞歌》之一:“高张洞越吹参差,二八递代三商移。” 清 惠周惕 《再用衣字韵》:“年来无梦到彤扉,卧听三商玉漏稀。”一说,商为“啇”之讹字,“三商”应为“三啇”。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三啇:“《士昏礼》:‘漏下三啇为昏。’啇,音滴,与 夏 、 商 之商不同。 苏易简 文:‘三啇而眠,高舂而起。’用其语也。今人多误读。”近人 朱起凤 亦持此说,谓“啇”即滴之省文,“三啇”即漏三滴,见《辞通》卷二四。
分類:漏刻计时
《漢語大詞典》:赤明
道教指天地开辟以后用来计时的年号之一。隋书·经籍志四:“﹝道经﹞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 穷桑 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 延康 、 赤明 、 龙汉 、 开皇 ,是其年号。”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 赤明 开运,岁在甲子。” 宋 陆游 《赠林使君》诗:“ 弱水 蓬莱 风浩浩, 赤明 龙汉 劫茫茫。” 王国维 《游仙》诗:“劫后 穷桑 号 赤明 ,眼看天柱向西倾。”
《漢語大詞典》:虬箭
亦作“虯箭”。 古时漏壶中的箭。水满箭出,用以计时。箭有虬纹,故称。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虬箭司更,银漏与三辰合运。” 唐 杜审言 《除夜有怀》诗:“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鷄鸣。” 清 龚自珍 《临江仙》词:“底事雏鬘憨不醒,冬冬虯箭宵分。”
《漢語大詞典》:宫线(宫線)
古代皇宫中用线量日影以计时,称宫线。 宋 黄庭坚 《饮润父家》诗:“宫线添尺餘,朝来日未永。”
《漢語大詞典》:宵漏
指代夜间。漏,古计时器。《梁书·武帝纪下》:“朕负扆君临,百年将半。宵漏未分,躬劳政事;白日西浮,不遑飱饭。” 元 林坤 《诚斋杂记》卷下:“幽恨从来无早暮,不知宵漏向人长。”
《國語辭典》:壶漏(壺漏)  拼音:hú lòu
一种古代的计时器。以水箱的漏水流速,计算时刻。《红楼梦》第七六回:「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分類:计时时器
《漢語大詞典》:铜荷(銅荷)
(1).铜制的呈荷叶状的烛台。 北周 庾信 《对烛赋》:“铜荷承泪蜡,铁鋏染浮烟。”
(2).古代铜制的计时仪器上的荷叶状容器。《宋史·律历志十三》:“又为烛龙,承以铜荷,时正吐珠振荷,循环自运。”
《國語辭典》:莲花漏(蓮花漏)  拼音:lián huā lòu
古时一种莲形计时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
分類:计时时器
《漢語大詞典》:铜漏(銅漏)
铜壶。古代一种计时器。 后蜀 顾夐 《献衷心》词:“银釭背,铜漏永,阻佳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翦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悤悤。” 高士其 《时间伯伯》诗:“ 中国 的古人用过铜漏,还有水钟和 埃及 的乳钟。”参见“ 刻漏 ”。
《國語辭典》:刻漏  拼音:kè lòu
古代的计时器。刻为刻度数的漏箭,漏为盛水的铜壶,用铜壶装水,底穿一孔,中置漏箭,壶中水从壶底漏出,逐渐减少,箭上刻度渐次显露,据此测知时刻。
《漢語大詞典》:夕漏
借指夜晚。漏,古代计时器。《宋书·乐志二》:“晨晷促,夕漏延。太阴极,微阳宣。” 唐 韦应物 《效何水部》诗:“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 唐 张文恭 《七夕》诗:“欢餘夕漏尽,怨结晓驂归。”
《漢語大詞典》:促漏
短促的漏声。漏,古代滴水计时器。 唐 李商隐 《促漏》诗:“促漏遥鐘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