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擢数(擢數)
谓多得难以计数。 明 汪本钶 《续刻李氏书序》:“盖先生之书未刻者,种种不胜擢数。”
分類:多得计数
《漢語大詞典》:料校
计数校核。晋书·秦献王柬传:“ 武帝 尝幸 宣武场 ,以三十六军兵簿令 柬 料校之, 柬 一省便擿脱谬,帝异之。”
分類:计数校核
《漢語大詞典》:六峜
管子·轻重戊:“ 虙戏 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旧注谓“峜”即计数之“计”,六计,犹周髀算经之类。 清 洪颐煊 、 庄述祖 谓“峜”当作“佱”,乃古文“法”字。近人 闻一多 谓“佱”假借为“法”,六法,即《易通卦验》所云乾、离、艮、兑、坎、坤。 郭沫若 以“六峜”古本作“大陆”,“峜”乃“坴”之讹,“大坴”,即乾坤六法。参阅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
分類:计数
《漢語大詞典》:散筹(散籌)
谓排列筹码以计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俭啬:“司徒 王戎 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 洛 下无比。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筭计。” 刘孝标 注引 王隐 晋书:“ 戎 好治生,园田周徧天下,翁嫗二人,常以象牙筹昼夜筭计家资。”
《漢語大詞典》:运筹学(運籌學)
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利用现代数学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挥最大效率的科学。《解放日报》1984.5.10:“运筹学这门在生产、管理、控制、决策等方面建立模型和最优方案的应用数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交通运输、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军事作战指挥及社会科学中,不少工作因此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國語辭典》:兕中  拼音:sì zhōng
古代行射礼时用来盛算筹记数的木制器具。作伏兕形,背部开口。《仪礼。乡射礼》:「大夫兕中,各以其物穫。」
《國語辭典》:算盘珠(算盤珠)  拼音:suàn pán zhū
算盘珠不拨不动,拨之则动。比喻任人使唤、摆布的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九。井珠》:「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
《漢語大詞典》:血象
由血球计数、血色素测定以及其他各种化学和物理试验所表示的血液的状况和性质
血液检查所见的系统报告
《國語辭典》:一五一十  拼音:yī wǔ yī shí
1.数数目时普通以五为单位,故以一五、一十指计数的动作。《儒林外史》第五○回:「等他官司赢了来,得了缺,叫他一五一十算了来还你。」《红楼梦》第二六回:「便把手帕子打开,把钱倒了出来,红玉替他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
2.比喻把事情从头至尾详细说出,无所遗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男女见不是势头,盒盘也不出,仍旧挑了,走了回家,一五一十的对家主说了。」
《漢語大詞典》:一笔锦(一筆錦)
旧传笔算法的一种。其法同珠算,但珠算用珠计数,此则用字记数。每运算一次,即将各数字改写一次。
《国语辞典》:若数家珍(若数家珍)  拼音:ruò shǔ jiā zhēn
好像计数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如:「他在诗歌方面钻研很深,所以对每一位诗人都能若数家珍,一一道来。」也作「如数家珍」。
《国语辞典》:福利指标(福利指标)  拼音:fú lì zhǐ biāo
用以评量社会的现况与未来发展的一套有系统的统计数据,通常包含人口、健康、住宅、教育、就业、人身安全等社会生活层面。也称为「社会指标」。
《国语辞典》:擢发难数(擢发难数)  拼音:zhuó fǎ nán shǔ
拔清头发,也难以数尽。语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形容多得难以计数。《野叟曝言》第七五回:「秦桧之罪,擢发难数。」也作「擢发莫数」。
《国语辞典》:货币供给额(货币供给额)  拼音:huò bì gōng jǐ é
根据中央银行现行定义,是指将企业及个人所持有之各种不同货币性资产加总而得之统计数;一般说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之货币供给额主要偏重于交易媒介功能,如通货与支票存款、活期(活储)存款等,而广义之货币供给额,则除狭义之货币总计数外,尚包括准货币,如定期性存款等,较偏重于价值储藏功能。也称为「供币总计数」。
《国语辞典》:单位词(单位词)  拼音:dān wèi cí
对事物或动作的计数标准,分为计量单位词和形体单位词二种。前者如公斤、公尺等,后者如个、次、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