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甘言厚币(甘言厚币)  拼音:gān yán hòu bì
动听的言词,贵重的礼物。《梁书。卷五六。侯景传》:「甘言厚币,规灭忠梗。」也作「甘言厚礼」。
《国语辞典》:拦词抵辩(拦词抵辩)  拼音:lán cí dǐ biàn
假造言词,用来诋毁、抗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随他说长说短,官府不过道是拦词抵辩,决不反为了儿子究问娘奸情的。」
《国语辞典》:越活越回去  拼音:yuè huó yuè huí qù
斥责人的言词,比喻退步。如:「这么点做人的道理,你都不懂,真是越活越回去。」
《国语辞典》:严词厉色(严词厉色)  拼音:yán cí lì sè
说话时,言词和脸色都很严峻。指人发怒。如:「他严词厉色的指责对方的不是。」
《国语辞典》:徒废唇舌(徒废唇舌)  拼音:tú fèi chún shé
浪费言词,对事情没有帮助。如:「你别再跟他辩了,再说也不过是徒废唇舌。」也作「徒费唇舌」。
《国语辞典》:讽词(讽词)  拼音:fèng cí
讽刺的言词。如:「他的讽词刻薄,真叫人下不了台。」
分类:讽刺言词
《国语辞典》:悼辞(悼辞)  拼音:dào cí
对于死者表示哀悼惋惜的言词或文章。也作「悼词」。
《国语辞典》:敬词(敬词)  拼音:jìng cí
语气恭敬的言词。如贵公司、阁下等。如:「『尊鉴』是用于对象为长辈的提称敬词。」
《国语辞典》:黑函  拼音:hēi hán
以不当的文字,或以威胁及不利的言词,函寄他人,且本人不具名或签假名的信函。也称为「黑函」、「无名帖」。
《国语辞典》:鄙言累句  拼音:bǐ yán lěi jù
粗俗的言词,累赘的文句。《宋书。卷五一。宗室传。临川烈武王道规传》:「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照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
《国语辞典》:百辞莫辩(百辞莫辩)  拼音:bǎi cí mò biàn
费尽言词也无法辩解。如:「由于父母既有的成见,使得他百辞莫辩,无法澄清这场误会。」
《国语辞典》:字眼儿(字眼儿)  拼音:zì yǎn ér
1.文字的程度。如:「这篇文章字眼儿很深。」
2.言词上的小错。如:「咱们在这儿閒聊,你怎么专挑字眼儿!」《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你别混挑字眼儿了,听我快说罢。」
《国语辞典》:不言而化  拼音:bù yán ér huà
不用言词训诫而天下平治。《北史。卷四七。列传。袁翻》:「为政清靖,不言而化,自长史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唐。魏徵〈论时政疏〉:「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国语辞典》:不言之教  拼音:bù yán zhī jiào
不待言词训诫的教化。《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所谓不言之教,不肃而成,不待学官日训月察,立赏告讦,而士行自美矣。」
《国语辞典》:词不悉心(词不悉心)  拼音:cí bù xī xīn
所用的言词无法完全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唐。李朝威《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