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9,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口角
口角
天角
戍角
叩角
牙角
角抵
角抵
乌角
无角
双角
垫角
西角
挂角
兔角
《國語辭典》:口角  拼音:kǒu jiǎo
1.嘴、嘴边。唐。韩愈〈苦寒〉诗:「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钳。」
2.说话的技巧。《红楼梦》第一六回:「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
3.说话时的惯用语。《程乙本红楼梦》第二四回:「这原是富贵公子的口角,那里还记在心上,因而便忘怀了。」
《國語辭典》:口角  拼音:kǒu jué
言语上的争执或冲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奴与官人匹配以来,并无半句口角,半点差池,今有大罪在身,只欠一死。」
分類:争吵
《漢語大詞典》:天角
(1).谓天之一隅。 北周 庾信 《和张侍中述怀》诗:“奔河絶地维,折柱倾天角。” 宋 陈造 《泊小姑山》诗:“娟月上天角,相与诧嫵媚。” 茅盾 《子夜》十四:“东方天角有几块很大的火烧云。”
(2).犹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宋 周邦彦 《解连环》词:“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3).谓前额之中央部位。 隋 李德林 《天命论》:“帝礼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
《漢語大詞典》:戍角
边防驻军的号角声。 前蜀 毛文锡 《甘州遍》词:“萧萧颯颯,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清 阎尔梅 《大同览胜》诗:“坳堞严关戍角丛, 秦 过万里扼当中。”
《漢語大詞典》:叩角
敲牛角。艺文类聚卷九四引 汉 蔡邕 《琴操》:“ 宁戚 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 齐桓公 闻之,举以为相。”后因以“叩角”为求仕或用言语打动君主而获显官之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博采之道弘,则异闻毕集;庭燎之耀辉,则奇士叩角。” 唐 刘沧 《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叩角谁賡 宁戚 歌,飞鳧莫辨 王乔 舄。”
《漢語大詞典》:牙角
(1).牙齿和角。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东方青色龙,牙角何呀呀!”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一:“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
(2).犹锋芒。 唐 韩愈 《蓝田县丞厅壁记》:“则尽枿去牙角,一躡故跡,破崖岸而为之。”
(3).喻党羽。新唐书·逆臣传中·朱泚:“ 泚 之来, 滔 摄后务,稍稍翦落 泚 牙角。”
(4).喻端绪。 章炳麟 《原学》:“其材性发舒,亦往往有长短。短者执旧不能发牙角,长者以向之一得今之十。”
《國語辭典》:角抵(角觝)  拼音:jiǎo dǐ
两人以力、技相校的游戏。《文选。张衡。西京赋》:「临回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文选。潘岳。西征赋》:「纵逸游于角抵,络甲乙以珠翠。」也称为「相扑」、「争交」。
《漢語大詞典》:角抵
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后汉书·仲长统传:“目极角觝之观,耳穷 郑 卫 之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角觝:“今相扑也。汉武故事曰:‘角觝,昔六国时所造。’史记:‘ 秦二世 在 甘泉宫 作乐角觝。’注云:‘ 战国 时增讲武以为戏乐相夸,角其材力以相觝鬭,两两相当也。 汉武帝 好之。’” 清 钱谦益 《徐武静生日置酒高会堂赋赠》诗:“纷纷争角觝,往往捉迷藏。” 章炳麟 《訄书·辨乐》:“过是乃有寻橦击剑角觝旋马,皆往往有其法式。”
分類:体育
《骈字类编》:乌角(乌角)
唐 许浑 赠王处士 归卧养天真,鹿裘乌角巾。
宋 苏轼 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浮金堂,戏作此诗 二老白接䍦,两郎乌角巾。
《韵府拾遗 觉韵》:无角(无角)
史记天官书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注形如三足机机上有九彗上向荧惑之精
分类:无角
《漢語大詞典》:双角(雙角)
(1).两只角。 唐 储光羲 《述韦昭应画犀牛》诗:“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駸駸。” 唐 王建 《荆门行》:“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2).指古代孩童或青年女子头顶上的两束发髻。 唐 白居易 《东城晚归》诗:“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 吴 童控马衔。”
《漢語大詞典》:垫角(墊角)
见“ 垫巾 ”。
《漢語大詞典》:垫巾(墊巾)
后汉书·郭太传载: 郭太 字 林宗 ,有盛名。曾出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后用“垫巾”、“垫角”谓模仿高雅。 唐 韩愈 《三器论》:“与夫垫巾效 郭 ,异名同 藺 者,岂不远哉!” 唐 黄滔 《谢试官》:“时争垫角,俗竟嚬眉。” 宋 陆游 《雨中过东村》诗:“垫巾风度人争看,蜡屐年光我自悲。”
分類:盛名出行
《骈字类编》:西角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 其二 杨柳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宋 陆游 初冬杂题六首 其二 身在范宽图画里,小楼西角剩凭阑。
《國語辭典》:挂角(掛角)  拼音:guà jiǎo
人多而位置有限,迫使少数人须居于角落。如:「他太晚来,位置都客满了,只好挂角在一旁。」
《漢語大詞典》:兔角
兔不生角,故以“兔角”喻必无之事。《楞严经》卷一:“无则同於龟毛兔角,云何不著?” 前蜀 贯休 《闻赤松舒道士下世》诗:“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
分類:生角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