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出版法  拼音:chū bǎn fǎ
规范及管理出版事业和出版品的法律。我国出版法制定于民国十九年,至八十八年废止。
《国语辞典》:国旗法(国旗法)  拼音:guó qí fǎ
1.国际法上,依据公海公约与海洋法公约,在公海或其他国海域航行时,必须悬挂船籍国国旗。
2.国内法上,为规范国徽国旗之制式与使用,如《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
《国语辞典》:规范学(规范学)  拼音:guī fàn xué
研究人类各种规范或言行准则的学科。一般指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可以用来指导人类如何思想和言行的学问。
《国语辞典》:公司法  拼音:gōng sī fǎ
规范公司组织、设立、经营、解散、清算以及其他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
《国语辞典》:道德观(道德观)  拼音:dào dé guān
对自身与他人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之观念与看法。
《国语辞典》:不留体统(不留体统)  拼音:bù liú tǐ tǒng
不合体统,与身分地位或已定的礼仪规范不相符合。《红楼梦》第六○回:「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佩服。……并不留体统,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计算。」
《国语辞典》:单式预算(单式预算)  拼音:dān shì yù suàn
政府财政收支仅由一个预算加以包容与规范者,称为「单式预算」。
《国语辞典》:法度严明(法度严明)  拼音:fǎ dù yán míng
标准、规范严正明确。《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
《国语辞典》:票据法(票据法)  拼音:piào jù fǎ
规范票据关系的法律,票据种类包含汇票、本票和支票。
《国语辞典》:内婚制(内婚制)  拼音:nèi hūn zhì
规范个人必须在某一特定范围以内或某特殊团体中,选择配偶的婚姻制度。如天主教教友间的通婚。
《国语辞典》:选罢法(选罢法)  拼音:xuǎn bà fǎ
为《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之简称,规范公职人员选举、罢免等相关事项的法律。
《国语辞典》:社会化(社会化)  拼音:shè huì huà
个人学习社会所认可之价值、规范、行为,并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
《漢語大詞典》:法律部门
将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与调整方法所作的分类。如我国法律部门大致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劳动法、军事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漢語大詞典》:方言矩行
谓言行方正,合乎规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孝感》:“ 彭一菴 ,名 瓏 ,字 云客 , 长洲 人,方言矩行,士林推重。”
《漢語大詞典》:轨论(軌論)
合乎一定规范的言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通章俱格言轨论,而词气絶类 成 宣 间,非 战国 时人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