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5,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要地
要冲
要不
须要
务要
要领
要领
要自
要道
要离
要荒
会要
要得
权要
政要
《國語辭典》:要地  拼音:yào dì
1.重要的地方。《后汉书。卷七○。荀彧传》:「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也作「要冲」。
2.显要的地位。《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等传。赞曰》:「玄龄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此其成令名者。」
《國語辭典》:要冲(要衝)  拼音:yào chōng
重要的地方。《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唐。杜甫〈发秦州〉诗:「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也作「要地」。
《國語辭典》:要不  拼音:yào bù
如果不这样。如:「要不,我们回去罢!」
分類:要不否则
《國語辭典》:须要(須要)  拼音:xū yào
必须。《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红楼梦》第一四回:「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
《漢語大詞典》:务要
必须要;一定要。例如:务要出席。
分類:必须须要
《國語辭典》:要领(要領)  拼音:yào lǐng
比喻事情的主旨、纲领。如:「不得要领」。宋。朱熹〈中庸章句序〉:「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
《國語辭典》:要领(要領)  拼音:yāo lǐng
腰与颈。《礼记。檀弓下》:「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也作「腰领」。
《漢語大詞典》:要自
应自;须自。北史·序传·李冲:“今徙极中天,创居 嵩 洛 ,虽大构未成,要自条纪略举。” 唐 窦牟 《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诗:“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 唐 李嘉祐 《送房明府罢长宁令湖州客舍》诗:“要自趋丹陛,明年鸡树亲。” 宋 陆游 《读〈易〉》诗:“乾坤要自吾身看,卧听鷄鸣起索衣。”
分類:要自
《國語辭典》:要道  拼音:yào dào
1.重要的道路。如:「这个路口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三国演义》第九七回:「不若令一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再令良将守把要道,以防街亭之攻。」
2.比喻有权势地位或有权有地位的官员。《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倘拼得些银子央要道挽回,不过对调个地方,全然没事。」
3.切要的道理。《孝经。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國語辭典》:要离(要離)  拼音:yāo lí
人名。春秋吴人。受公子光之命刺杀王僚之子庆忌,因伏剑而死。
《國語辭典》:要荒  拼音:yāo huāng
王畿以外极远的地区。《文选。班固。典引》:「卓荦乎方州,洋溢乎要荒。」《文选。张衡。东京赋》:「藩国奉聘,要荒来质。」
《國語辭典》:会要(會要)  拼音:huì yào
1.纲领、纲要。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明彖》:「据会要以观方来,则六合辐凑未足多也。」
2.分立门类,记载一代典章制度、文物故实的书。如《唐会要》、《五代会要》。
《國語辭典》:要得  拼音:yào de
可以、很好。多用于表示称许或赞美。如:「此次国剧公演,演员们的唱腔、做工硬是要得。」
《國語辭典》:权要(權要)  拼音:quán yào
1.权贵要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纪》:「兄弟权要,威福自由。」唐。杜甫 三韵三篇三首之三:「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2.机要。晋。葛洪《西京杂记》:「皆握其权要而得其欢心。」
分類:权贵
《國語辭典》:政要  拼音:zhèng yào
1.施政的要领、纲纪。《慎子。威德》:「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
2.政治上的重要人物。如:「各国政要都来参加会议,商讨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