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且末
汉 代西域国名。汉书·西域传上·且末国:“ 且末国 ,王治 且末城 ,去 长安 六千八百二十里。”地在今 新疆 且末县 。
分類:西域
《漢語大詞典》:渠犁
亦作“ 渠黎 ”。 汉 西域 诸国之一。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轮台县 东南、 尉犁县 西北。《汉书·西域传下》:“故 轮臺 东 捷枝 、 渠犂 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汉书·郑吉传:“自 张騫 通 西域 , 李广利 征伐之后,初置校尉,屯田 渠黎 。” 唐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羽书昨夜过 渠黎 ,单于已在 金山 西。” 明 孙蕡 《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上》诗:“叱咤犹在 轮臺 北,匹马已入 渠黎国 。”
《漢語大詞典》:府镇(府鎮)
唐 代在西域设都护府、都督府及四镇( 龟兹 、 于阗 、 碎叶 、 疏勒 )。泛称府镇。 唐 崔融 《拔四镇议》:“自 建武 至於 延光 ,三絶三通,至 唐太宗 方事外讨,復修 孝武 旧跡,并 南山 至於 葱岭 为府镇,烟火相望焉。”
《漢語大詞典》:且弥(且彌)
汉 代西域国名。有东、西两 且弥 ,其后合为一国。汉书·西域传下:“ 西且弥国 ,王治 天山 东 于大谷 ,去 长安 八千六百七十里…… 东且弥国 ,王治 天山 东 兑虚谷 ,去 长安 八千二百五十里。”
《漢語大詞典》:姑墨
(1). 汉 代 西域 国名。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温宿 、 阿克苏 一带。汉书·西域传下·姑墨国:“ 姑墨国 ,王治 南城 ,去 长安 八千一百五十里。”
(2). 三国 时属 魏 ,附于 龟兹 。魏书·西域传作“姑默”。 唐 时为 跋禄迦国 ,一名 亟墨 ,属 龟兹 都护府。
《漢語大詞典》:狄香
古代称西域出产的香。 汉 张衡 《同声歌》:“洒扫清枕蓆,鞮芬以狄香。” 明 杨慎 升庵诗话·狄香:“狄香,外国之香也。” 吴骞 拜经楼诗话卷三引 清 张为儒 《虫获轩笔记》:“《王制》:‘西方曰狄鞮。’古诗中所谓迷迭、兜纳诸香,大都出於西域,故曰‘鞮芬狄香’。鞮芬即狄香,重言之者。”
分類:西域
《漢語大詞典》:西干
西天。后用以指从西域传入的佛教。
《漢語大詞典》:锁子骨(鎖子骨)
亦作“鏁子骨”。
(1).见“ 锁骨 ”。
(2).相传 唐 大历 时, 延州 一妇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礼焚香、围绕赞叹于其墓,谓彼即锁骨菩萨。“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见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延州妇人》。因指得道之人联结如锁状的骨节。 唐 李繁 《邺侯外传》:“ 李泌 辟穀,身轻,能行屏风上。每导引,骨节珊然有声,谓之锁子骨。”一本作“鏁子骨”。 宋 黄庭坚 《戏答陈季长寄黄州山中连理枝》诗之二:“ 金沙 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蹔嬋娟。” 清 赵翼 《石女歌》:“偏有金刚不坏身,幻出嬋娟锁子骨。”亦省作“ 锁骨 ”。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七:“夫锁骨连络如蔓,故动摇肢体,则有清越之声,固其然也。昔闻佛氏书言,佛身有舍利骨,菩萨之身有锁骨。”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國語辭典》:锁骨(鎖骨)  拼音:suǒ gǔ
位于胸腔上部,颈根部两侧与肩胛骨相接的骨骼。
《漢語大詞典》:六夷
古指东夷、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各族。后泛指外族。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玺书》:“六夷贪狡,争侵中国。”南史·张邵传:“先君不幸,名达六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治国三年,六夷送款,万国咸投。”
《漢語大詞典》:迷密
(1).密集貌。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松磴上迷密,云竇下纵横。” 钱振伦 注:“迷密,繁多也。”
(2).西域古国名。即 米国 (Maimargh)。地当今(撒马尔罕)附近。魏书·世祖纪下:“是月, 破洛那 、 罽宾 、 迷密 诸国各遣使朝献。”
《漢語大詞典》:西宛
即 大宛国 。 汉 西域 诸国之一。其地以产良马闻名。 南朝 宋 刘义恭 《白马赋》:“著献 西宛 ,表德 东京 。”参阅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
《漢語大詞典》:胡本
佛经由梵文译成西域文的本子的通称。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八章:“外国法师 鳩摩罗什 手执胡本,口自传译, 曇晷 笔受。”
《漢語大詞典》:天仙子
(1).词牌名。来自 西域 ,本名《万斯年》,属 龟兹 部舞曲,后用为词牌。因 皇甫松 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四字,有五仄韵、四仄韵、两仄韵、三平韵、五平韵数种;双调六十八字,仄韵。
(2).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有二:其一作引子,字句格律与词牌全阕同,亦有只用前半阕者;另一用作过曲,与词牌全阕同。北曲有《天仙令》,入双角只曲,亦作《天仙子》,与南曲异。
(3).植物名。又称“莨菪”。叶和种子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古胡
指佛像。因佛为西域胡人,故称。 宋 梅尧臣 《题满公僧录西明轩》诗:“西方古胡黄金质,贝叶传写乌行横。”
《漢語大詞典》:乾闼婆(乾闥婆)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闥缚”、“犍闥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从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闥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闥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闥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闥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闥婆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