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8,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粥面
灌浆
铺砌
去垢
星色
皮子
白铁
蜡纸
密理
皱纹
务外
阳施
浮土
镀金
面肥
《漢語大詞典》:粥面
浓茶或醇酒表面所凝结的薄膜,以其状如粥膜,故称粥面。 宋 宋子安 东溪试茶录·壑源:“其茶甘香特胜,近焙受水,则浑然色重,粥面无泽。” 宋 苏轼 《过高邮寄孙君孚》诗:“乐哉何所忧,社酒粥面醲。”
《國語辭典》:灌浆(灌漿)  拼音:guàn jiāng
将水泥浆灌入结构体中。
《國語辭典》:铺砌(鋪砌)  拼音:pū qì
用砖、石头等平整的覆盖地面或建筑物的表面。如:「工人们正在铺砌地板。」清。徐珂《清稗类钞。祠庙类。醇贤亲王园寝》:「树后即为奉安龙穴,方广约数十丈,则全以山石挖空凿平,再用方砖铺砌者。」
《漢語大詞典》:去垢
指从某物表面清除脏物
(如从牙齿或金属上)去掉污垢或水锈的动作或过程
《国语辞典》:星色  拼音:xīng sè
星体的颜色。星体颜色的不同,系因表面温度不同所致。蓝白色星温度最高,红色星温度较低。
《國語辭典》:皮子  拼音:pí zi
1.无赖、赖皮。《金瓶梅》第六七回:「老先儿倒猜的著,他娘子镇日著皮子缠著哩!」
2.表皮。如:「书皮子」。也称为「皮儿」。
3.皮革或毛皮。
4.果实的壳。
《国语辞典》:白铁(白铁)  拼音:bái tiě
表面镀上一层锌的铁皮。锌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碱式碳酸锌,可防止铁的内部被空气锈蚀。也称为「镀锌铁」。
《國語辭典》:蜡纸(蠟紙)  拼音:là zhǐ
1.一种表层涂蜡的纸,透明,可用于防潮或包装。如:「随著食品科技的进步,现在已越来越少人用蜡纸包装食品。」
2.用蜡浸过的纸,刻写或打字后用来做油印的底版。如:「在影印机尚未普及的年代,老师只能用蜡纸在钢板上刻写讲义。」
《漢語大詞典》:密理
(1).指人的肌肤或其他物体的表面纹理细腻紧密。《汉书·晁错传》:“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 颜师古 注:“密理,谓其肌肉也。” 宋 文同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诗:“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
(2).指文章严密有条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慎到 析密理之巧, 韩非 著博喻之富。”
《國語辭典》:皱纹(皺紋)  拼音:zhòu wén
皮肤或物体的摺纹。《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有一个秀才,穿件天青粗布的马褂,二篮粗布的大衫,满脸皱纹,躬身曲背的踱进店来。」
《國語辭典》:务外(務外)  拼音:wù wài
在外游荡,不理家务。指不守本分。《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向因你务外,不对你说,如今交付你夫妻之手,置些产业,传与子孙,莫要又浪费了!」也作「骛外」。
《漢語大詞典》:阳施(陽施)
(1).阳气散布;阳气展开。《淮南子·天文训》:“是故阳施阴化,天之偏气。”
(2).喻指音乐旋律高昂奔放。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阳施见夸丽,阴闭感悽愴。”
(3).谓焕发男子的亢阳之气。宋书·五行志五:“时宦人 黄皓 专权。按 司马彪 説,奄宦无阳施,犹妇人也。”
(4).喻指夫婿。后汉书·荀爽传:“四曰配阳施,祁螽斯。”
(5).表面布施。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莠民二:“或殢财役贫以奔走乎匈贷,或阳施阴设以笼络乎奸贪。”
《國語辭典》:浮土  拼音:fú tǔ
1.地表层的松土。如:「这是一层浮土,小心你的脚陷进去。」
2.附在衣服、器物表面的灰尘。《文明小史》第三一回:「那街上一层浮土,是被风刮上去的。」
《國語辭典》:镀金(鍍金)  拼音:dù jīn
1.以薄层的黄金镀在器物的表面上。
2.讥讽人到某种环境去深造或锻练后,洋洋得意,自恃高人一等,而实际上只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如:「出国后应脚踏实地的求学,否则即使拿了学位,空得镀金虚名,也是枉然。」
《國語辭典》:面肥(麵肥)  拼音:miàn féi
发面时用来引起发酵的面块,内含大量酵母。也称为「面头」、「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