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4,分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衔杯
衔恩
衔命
头衔
衔花
衔枚
衔尾
衔冤
衔哀
衔书
衔恤
相衔
衔石
冰衔
衔芦
《國語辭典》:衔杯(銜杯)  拼音:xián bēi
喝酒。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清。董士锡〈忆旧游。怅韶华逝水〉词:「买欢剩买肠断,从此怕衔杯。」
《漢語大詞典》:衔恩(銜恩)
受恩;感恩。 唐 李白 《塞下曲》之二:“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明 高明 《琵琶记·旌表》:“岂特奴心知感德,料他也衔恩泉石里。” 柯岩 《美的追求者·蒲公小狐堪为友》:“我是多么佩服那个……终身衔恩以报无心之德的 小翠 。”
分類:受恩感恩
《國語辭典》:衔命(銜命)  拼音:xián mìng
奉命。《汉书。卷七七。孙宝传》:「臣幸得衔命而使,职在刺举。」《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艾衔命西征,元恶既服,当权宜行事,以安初附。」也作「衔命」、「衔令」。
《國語辭典》:头衔(頭銜)  拼音:tóu xián
职位、官位的称号。如:「他有好多头衔。」唐。杜牧 陕州醉赠裴四同年诗:「自笑与君三岁别,头衔依旧鬓丝多。」
《分类字锦》:衔花(衔花)
邓云霄漱玉斋诗鹿为衔花兔供捣药
梁简文帝 双燕诗 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分类:麋鹿
《國語辭典》:衔枚(銜枚)  拼音:xián méi
古代行军袭敌时,令军士把箸横衔在口中,以防喧哗,称为「衔枚」。《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秦益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三国演义》第三○回:「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
《國語辭典》:衔尾(銜尾)  拼音:xián wěi
前后相接。《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东号子麻奴》:「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唐。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狭径深陉,衔尾相接。」
《國語辭典》:衔冤(銜冤)  拼音:xián yuān
蒙受冤屈不得伸诉。《宋史。卷二六九。杨昭俭传》:「衔冤者固当昭雪,为蠹者难免放流。」《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借有二人坐狱遇赦,则曲者幸免,直者衔冤。」
《漢語大詞典》:衔哀(銜哀)
心怀哀痛。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 曾子 衔哀,七日不飢。”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衔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
分類:心怀哀痛
《分类字锦》:衔书(衔书)
宋书符瑞志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春秋纬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致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
竹书纪年注春秋之甲子赤爵衔书及丰置于昌户昌拜稽首受瑞应图孔子生元扈洛水之上赤雀衔丹书随至
郭璞九尾狐赞有道祥见出则衔书
分类:狐狸
《國語辭典》:衔恤(銜恤)  拼音:xián xù
怀忧。《诗经。小雅。蓼莪》:「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汉。张衡〈思玄赋〉:「王肆侈于汉庭兮,卒衔恤而绝绪。」
《漢語大詞典》:相衔(相銜)
(1).前后连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詔召相衔,徐乃旋师。” 清 曾国藩 《勇毅公神道碑铭》:“朝廷鉴其至诚,所请未尝不许,而以 淮南 事棘,又未尝不敦促上道,詔召相衔。”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
(2).相互怀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姚崇》:“ 姚崇 与 张説 同为相,而相衔颇深。”
(3).相含。 清 侯方域 《九日雨花台》诗之五:“搔首逸情应不尽, 龙山 夕照正相衔。”
《漢語大詞典》:衔石(銜石)
见“ 衔石填海 ”。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國語辭典》:冰衔(冰銜)  拼音:bīng xián
1.清贵的官职。宋。陆游 张时可直阅书报已得请奉祠云台作长句贺之诗:「灯前一笑拆书开,喜见冰衔洗俗埃。丞相苦留犹不住,诸公欲挽固难回。」清。徐珂《清稗类钞。娼妓类。傅彩云久著艳名》:「杏子衫痕学宫样,枇杷门榜换冰衔。」
2.敬称别人的名衔。
分類:清贵官职
《漢語大詞典》:衔芦(銜蘆)
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陈以却虎。”《淮南子·修务训》:“夫鴈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高诱 注:“衔芦所以令缴不得截其翼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雁自 河 北渡 江 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繒缴。 江 南沃饶,每至还 河 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芦长数寸,以防繒缴焉。” 唐 陆希声 《鸿盘》诗:“如今天路多矰缴,纵使衔芦去也难。” 清 陈维嵩 《青玉案·雁字》词:“年年未了衔芦债,入塞几时还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