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蟋蟀词

相关人物
晋僖公


《诗经·唐风·蟋蟀·序》
《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例句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词。 韩愈 奉仗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典故
蟋蟀来下床


《毛诗正义》卷八之一〈国风·豳风·七月〉~284~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國語辭典》:蟋蟀  拼音:xī shuài
1.动物名。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属节肢动物。体型圆长,为黑褐色,触角细而长,后肢长大,善于跳跃。雄虫翅上有发声器,以两翅摩擦而发声。性好斗。蟋蟀本性怕光,栖身于土中或石砾下,以植物为食,是农作物的害虫。也称为「懒妇」、「蛐蛐儿」、「趋趋」、「促织」、「吟蛩」、「王孙」。
2.《诗经。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蟋蟀,刺晋僖公也。」或亦指岁暮宴乐之诗。首章二句为:「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國語辭典》:蟋蟀草  拼音:xī shuài cǎo
植物名。禾本科穇属。一年生草本。鬓根、茎叶强韧,常丛生。叶细长而尖。夏秋之际,抽花茎,穗状花序二至七枚指状集生秆顶,小穗无柄,排列于穗轴一侧,具三至六朵小花。取此草的茎分裂作丝状,可用以斗蟋蟀,故称为「蟋蟀草」。也称为「牛筋草」。
《漢語大詞典》:蟋蟀相公
明 马士英 的绰号。 清 王应奎 《柳南续笔·蟋蟀相公》:“ 马士英 在 弘光 朝,为人极似 贾秋壑 ( 贾似道 ),其声色货利无一不同,羽书仓皇,犹以鬭蟋蟀为戏,一时目为‘蟋蟀相公’。”
分類:绰号
《分类字锦》:蟋蟀宵征
楚辞哀蟋蟀之宵征
《國語辭典》:斗蟋蟀(鬥蟋蟀)  拼音:dòu xī shuài
使蟋蟀相斗,以决胜负的游戏。《宋史。卷四七四。奸臣传四。贾似道传》:「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戏之曰:『此军国重事邪?』」也称为「斗蛩」、「斗促织」。
《國語辭典》:秋风(秋風)  拼音:qiū fēng
1.秋季的风。《文选。左思。杂诗》:「秋风何洌洌,白露为朝霜。」《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2.假借事端求人资助,或利用藉口向人求取财利。《儒林外史》第三回:「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多事贡生,长为兴讼之人。」
《國語辭典》:打秋风(打秋風)  拼音:dǎ qiū fēng
向富有的人抽取小利,或藉故向人求取财物。《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他自不会作家,把个大家事费尽了,却来这里打秋风。」《儒林外史》第四回:「张世兄屡次来打秋风,甚是可厌。」也作「打秋丰」、「打抽风」、「打抽丰」。
《國語辭典》:王孙(王孫)  拼音:wáng sūn
1.贵族的子孙。《西游记》第三七回:「家家士女,处处王孙,俱去游春赏玩。」
2.对他人的尊称。《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司马贞索引引刘德曰:「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唐。王维 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猴子的别称。汉。王延寿〈王孙赋〉:「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序〉:「猿、王孙居异山,德异性,不能相容。」
4.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5.植物名。百合科王孙属,多年生草本。叶四片,轮生于地上茎,其茎顶著一花,四瓣,色黄绿,根可入药。
6.复姓。如卫有王孙贾、楚有王孙由于。
《國語辭典》:促织(促織)  拼音:cù zhī
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分類:促织蟋蟀
《漢語大詞典》:鸣蛩(鳴蛩)
即蟋蟀。 唐 钱起 《晚次宿预馆》诗:“迴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翦。” 明 何景明 《过子容有怀献吉》诗:“雨助鸣蛩夕,风惊过鴈秋。”
分類:蟋蟀
《漢語大詞典》:秋蛩
指蟋蟀。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 唐 孟郊 《西斋养病夜怀多感》诗:“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声。” 明 李东阳 怀麓堂诗话:“ 夏宏 《联锦集》,有一絶句曰:‘悬灯照清夜,叶落堂下雨,客醉已无言,秋蛩自相语。’” 清 林则徐 《题潘功甫舍人宣南诗社图卷》诗:“前躋 沉 宋 后 钱 郎,日下题襟履綦错。顾余缩瑟吟秋蛩,如万牛毛一萤爝。”
分類:蟋蟀
《國語辭典》:吟蛩  拼音:yín qióng
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分類:蟋蟀鸣叫
《國語辭典》:懒妇(懶婦)  拼音:lǎn fù
1.懒惰的妇人。
2.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3.一种野兽。参见「鲵鱼」条。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兽》:「懒妇,如山猪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机轴织纴之器挂田所,则不复近。」
分類:兽名蟋蟀
《漢語大詞典》:蜻蛚
即蟋蟀。 晋 张载 《七哀诗》:“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宋书·傅亮传:“聆蜻蛚於前廡,鉴朗月於房櫳。”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之三:“鸕鷀阵合残阳少,蜻蛚吟高冷雨疏。”
分類: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