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虚无(虛無)  拼音:xū wú
1.太空、天空。唐。柳宗元〈省试观庆云图〉诗:「高标连汗漫,迥望接虚无。」
2.道家指道的空灵本体。《淮南子。精神》:「虚无者,道之所居也。」《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國語辭典》:虚无主义(虛無主義)  拼音:xū wú zhǔ yì
1.哲学上主张否定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真理或真知不可得而有,知识上的真伪、道德上的善恶,没有客观的效验,也没有普遍的标准,称为「虚无主义」。
2.政治上指一种激烈的革命思想。源于十九世纪的俄国,否定一切政治的权威,主张澈底改革社会制度,使各阶级归于平等,个人有绝对的自由,以破坏现有一切政治、社会组织为宗旨。
《分类字锦》:虚无淡泊(虚无淡泊)
苏轼韩非论昔周之衰有老聃庄周列禦寇之徒更为虚无淡泊之言而治其猖狂浮游之说纷纭颠倒而卒归于无有
分类:
《國語辭典》:虚无缥缈(虛無縹緲)  拼音:xū wú piǎo miǎo
形容虚幻渺茫,不可捉摸。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红楼梦》第一一三回:「想到庄子上的话,虚无缥缈,人生在世难免风流云散,不禁的大哭起来。」也作「虚无飘渺」、「虚无缥渺」。
《漢語大詞典》:虚无恬惔
见“ 虚无恬淡 ”。
《漢語大詞典》:虚无恬淡(虚無恬淡)
亦作“虚无恬惔”。 清虚淡泊,无所企求。庄子·刻意:“虚无恬惔,乃合天德。” 郭沫若 《屈原研究·屈原身世及其作品》:“最可注意的,他虽是南人,而于道家的虚无恬淡,寂寞无为的学说却毫没有沾染。”
《分类字锦》:虚无为本(虚无为本)
史记自序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䆒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分类:
《國語辭典》:虚无主义(虛無主義)  拼音:xū wú zhǔ yì
1.哲学上主张否定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真理或真知不可得而有,知识上的真伪、道德上的善恶,没有客观的效验,也没有普遍的标准,称为「虚无主义」。
2.政治上指一种激烈的革命思想。源于十九世纪的俄国,否定一切政治的权威,主张澈底改革社会制度,使各阶级归于平等,个人有绝对的自由,以破坏现有一切政治、社会组织为宗旨。
《漢語大詞典》:虚无恬淡(虚無恬淡)
亦作“虚无恬惔”。 清虚淡泊,无所企求。庄子·刻意:“虚无恬惔,乃合天德。” 郭沫若 《屈原研究·屈原身世及其作品》:“最可注意的,他虽是南人,而于道家的虚无恬淡,寂寞无为的学说却毫没有沾染。”
《高级汉语词典》:寂灭虚无
佛教语。指佛家的教义或道理。寂灭:指人死后身体寂静,灵魂超脱,永无生死。虚无:指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虚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