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稿葬  拼音:gǎo zàng
用草席裹尸随便埋葬。《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裁买城西数亩地,稿葬而已。」
《國語辭典》:葬师(葬師)  拼音:zàng shī
看风水的人。也称为「地理先生」。
《漢語大詞典》:葬仪(葬儀)
葬礼。 唐 薛存诚 《御制段太尉碑》:“葬礼从俭礼,刊石荷 尧 君。”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又说二十三婶的死,自己如何的操劳,葬仪如何的堂堂。”
分類:葬仪葬礼
《漢語大詞典》:附葬
合葬;陪葬。《汉书·哀帝纪》:“昔 季武子 成寑, 杜氏 之殯在西阶下,请合葬而许之。附葬之礼,自 周 兴焉。”《剪灯新话·翠翠传》:“将军不违其志,竟附葬于生之坟左,宛然东西两丘也。”
分類:合葬陪葬
《國語辭典》:国葬(國葬)  拼音:guó zàng
对国家有特殊功勋者去世后,由政府以国家名义举行的葬礼。
《國語辭典》:渴葬  拼音:kě zàng
古礼称死者停灵之期未满而急葬的情况为「渴葬」。《公羊传。隐公三年》:「不及时而日,渴葬也。」
《國語辭典》:族葬  拼音:zú zàng
同宗族依昭穆序次合葬在一起。《周礼。春官。墓大夫》:「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汉。郑玄。注:「族葬,各从其亲。」《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自冢人墓地之官不设,族葬之法不行,士君子惑于龙穴、沙水之说,自心里要想发达,不知已堕于大逆不道!」
《國語辭典》:下葬  拼音:xià zàng
把棺木埋到土里。《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哥带来的银子,料理下葬为是。」
《漢語大詞典》:鱼葬(魚葬)
犹言葬身鱼腹。说郛续卷十八引 明 孙绪 《无用闲谈》:“ 介轩 靳先生 赴南省时,曾与一友人同舟,其人溺而死,暨再过其地,以诗吊之,中一联云:‘虎谈在耳神犹变,鱼葬伤心骨未收。’”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诗之十六:“尺地悲鱼葬,高云羡鸟翔。”
分類:葬身鱼腹
《漢語大詞典》:假葬
亦作“ 假塟 ”。 谓暂时浅埋以待改葬。三国志·魏志·曹休传:“ 休 年十餘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 天监 二年亡,年三十四,仍假葬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假葬:“ 晋武帝 太康 中,前太子洗马 郄詵 ,寄止卫国文学讲堂十餘年,母亡,不致丧归,便於堂北壁外下棺,谓之假葬。”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典礼:“仪礼·士丧礼之‘肂’即假塟也,谓先掘地揜棺使人不见也。然三月而塟,则殊亦不久。”
分類:暂时改葬
《漢語大詞典》:旅葬
谓客死葬于他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 唐 孟郊 《哭李观》诗:“知音既已矣,微言谁能彰。旅葬无高坟,栽松不成行。”
分類:客死他乡
《漢語大詞典》:招魂葬
谓人死而不得其尸,用其生前所着衣冠,招其魂而葬。晋书·袁瓌传:“时 东海王 越 尸既为 石勒 所焚,妃 裴氏 求招魂葬 越 ,朝廷疑之。 瓌 与博士 傅纯 议,以为招魂葬是谓埋神,不可从也。” 唐 张籍 《征妇怨》诗:“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漢語大詞典》:敛葬(斂葬)
入殓安葬。敛,通“ 殮 ”。汉书·云敞传:“ 敞 时为大司徒掾,自劾 吴章 弟子,收抱 章 尸归,棺敛葬之。”新唐书·裴冕传:“ 鉷 死, 李林甫 方用事,僚属惧,皆引去,独 冕 为敛葬,由是寖知名。”宋史·仁宗纪二:“詔诸戍边军月遣内侍存问其家,病致医药,死为敛葬之。”
分類:入殓安葬
《漢語大詞典》:俭葬(儉葬)
犹言薄葬。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旹 弟 静 绍封” 裴松之 注引 晋 鱼豢 《魏略·清介传》:“﹝ 沐并 ﹞年六十餘,自虑身无常,豫作终制,戒其子以俭葬。”
分類:薄葬
《漢語大詞典》:旋葬
随即安葬。《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敛手足形,旋葬而无槨,称其财,为之礼,贫何伤乎?” 王肃 注:“旋,便。”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遭壤以穿,旋葬而窆。” 张铣 注:“使逢地即穿,疾葬而不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