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安僻陋
 
萧宅僻
 
僻处田宅

相关人物
萧何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穷处」《汉书》卷三十九作「穷辟处」)

例句

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 姚合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李吉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 李益 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

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之二

典故 
无双国士
  
拜韩信
 
萧何追韩信
  
宁郁郁久居此
 
韩侯将坛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韩信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例句

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 姚合 赠卢大夫将军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 姚合 送郑尚书赴兴元

塞北征儿谙用剑,关西宿将许登坛。 李端 题故将军庄

帝命诗书将,登坛礼乐卿。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杜甫 有感五首之五

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 杜甫 王命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九

五载登坛真宰相,六重分阃正司徒。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之二

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王涯 从军词三首

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

将礼登坛盛,军容出塞华。 苏颋 同钱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不日即登坛,枪旗一万竿。 贾岛 寄长武朱尚书

遍命登坛将,巡封异姓王。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漫教韩信兵涂地,不及刘琨啸解围。 韦庄 睹军回戈

孙弘莫惜频开閤,韩信终期别筑坛。 韩偓 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

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 高骈 言怀

典故
曹参次位

相关人物
萧何
 
曹参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206~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典故
曹参酒

相关人物
曹参
 
萧何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閒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简释

曹参酒:指丞相或官吏无为而治。唐李商隐《五百述德抒情诗一百四十韵》:“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


例句

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 李商隐 五首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西伯最怜耕让畔,曹参空爱酒盈樽。 贯休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之五

尊罍岂识曹参酒,宾客还亲宋玉风。 齐己 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之四

典故
曹参趣装

相关人物
曹参
 
萧何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例句

于公高门,曹参趣装。 李瀚 蒙求

典故
成萧何败萧何
 
相关人物
韩信
 
萧何


《容斋随笔·容斋续笔》卷八〈萧何绐韩信〉~32~
黥布为其臣贲赫告反,高祖以语萧相国,相国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系赫,使人微验淮南。」布遂反。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豨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何尚能救黥布,而翻忍于信如此?岂非以高祖出征,吕后居内,而急变从中起,己为留守,故不得不亟诛之,非如布之事尚在疑似之域也。
典故    
功臣狗
 
纵狗殊有功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205~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简释

功人:喻谋臣。清王昙《留候词》:“功人功狗两无益,徒受亭公谩骂名。”

功臣狗:喻武将。清赵翼《悯忠寺石一坛相传唐太宗葬战骨处》:“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


例句

功人功狗两无益,徒受亭公谩骂名。 王昙 留候词

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 罗隐 关亭春望

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 赵翼 悯忠寺石一坛相传唐太宗葬战骨处

典故
功曹非复萧何

相关人物
孙策
 
虞翻
 
萧何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虞翻传》
策曰:「君言是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策笑曰:『然。』因曰:『孤有征讨事,未得还府,卿复以功曹为吾萧何,守会稽耳。』」

例句

勋业终(一作真)归马伏波,功曹非(一作无)复汉萧何。 杜甫 奉寄别马巴州(原注。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

典故
关中事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参考典故
萧相国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后功臣争功,关内侯鄂千秋曰:『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

例句

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 刘长卿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典故
相关人物
管仲
 
萧何

参考典故
管夷吾
 
萧相国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例句

将必继管萧,岂惟蹑应徐。 陆长源 酬孟十二新居见寄

典故
韩侯出井陉

相关人物
萧何
 
韩信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6~
韩信使人閒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閒道蓖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典故
汉室赖图书

相关人物
萧何


《汉书》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例句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之二

典故 
三贤事汉
 
汉相人杰

相关人物
张良
 
萧何
 
韩信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80~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8~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例句

三贤事汉灭暴强,四贤镇岳宁边徼。 元稹 五弦弹

丰野光三杰,妫庭赞五臣。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

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汉鼎一毫轻。 司空图 杂题二首

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 张九龄 饯王尚书出边

三杰贤更穆,百僚欢且兢。 王湾 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

汉主知三杰,周官统六卿。 许景先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谁谓三杰才,功业独殊伦。 贾至 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

已踵四知举,非无三杰名。 陈子良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

典故
相关人物
萧何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例句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杜牧 感怀诗一首

典故
相关人物
萧何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206~
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例句

尚书剑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阳。 刘禹锡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

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 宋之问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琴诗犹可托,剑履独成空。 张九龄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义

剑履归长夜,笳箫咽暮云。 权德舆 故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西平王挽词

昨夜星辰回剑履,前年风月满江湖。 赵嘏 上令狐相公

《國語辭典》:登坛(登壇)  拼音:dēng tán
登上讲道的道场。《西游记》第一回:「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
《國語辭典》:筑坛(築壇)  拼音:zhú tán
筑设坛场。宋。陆游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词:「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
《漢語大詞典》:追亡
(1).追赶逃亡者。南齐书·幸臣传论:“捕叛追亡,长戍远謫。”清史稿·王杲传:“ 万历 二年七月, 建州 奈儿秃 等四人款寨请降, 来力红 追亡至塞上。”
(2). 秦 末, 楚 汉 相争, 韩信 弃 楚 归 汉 ,未被重用而逃, 汉 相 萧何 赏识 韩 才,亲自把 韩 追回来,并劝说 刘邦 重用 韩信 ,拜为大将。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因以“追亡”为典。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元 黄庚 《题〈漂母饭信图〉》诗:“筑坛直待追亡后,不及溪边一妇人。” 康有为 《怀翁常熟去国》诗:“深惜追亡 萧相国 ,天心存 汉 果何如?”
(3).追念死者。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奉读手命,追亡虑存,恩哀之隆,形於文墨。”晋书·卞壸传:“於父无追亡之善,於母无孝敬之道。” 明 汪道昆 《洛水悲》:“你看 宓妃 容色分明与 甄后 一般,教我追亡拊存,好生伤感人也。”
《國語辭典》:韩信(韓信)  拼音:hán xìn
人名。(?~西元前196)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國語辭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拼音: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汉初萧何荐韩信为大将军,后又助吕后设计杀害他。典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用以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由同一人造成的。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亦比喻为做事出尔反尔,反覆无常。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这非是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故恁的反覆勾当。」
分類:成败个人
《國語辭典》:功人  拼音:gōng rén
发号施令,指挥行动取得功劳的人。《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国语辞典》:功人功狗  拼音:gōng rén gōng gǒu
以猎事中的人、狗来比喻有功的指挥者及战将。参见「功狗功人」条。
分类:指挥战将
《國語辭典》:功狗  拼音:gōng gǒu
受人指示而奔走有功的人。汉高祖曾说萧何为功人,诸将为功狗。《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分類:立功
《國語辭典》:功人  拼音:gōng rén
发号施令,指挥行动取得功劳的人。《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漢語大詞典》:狗功
猎狗追捕野兽之功。比喻为主子奔走效劳而立的功劳。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宋 苏轼 《和陶杂诗》之三:“兔死缚 淮阴 ,狗功指 平阳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辱及父兄:“御史 李植 劾其往年自敍河工,以发踪人功推 江陵 ,而以狗功自居。” 柳亚子 《哭顾锡九烈士》诗:“乱世无人道,群兇有狗功。”参见“ 功狗 ”。
《國語辭典》:功狗  拼音:gōng gǒu
受人指示而奔走有功的人。汉高祖曾说萧何为功人,诸将为功狗。《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分類:立功
《國語辭典》:发踪指示(發蹤指示)  拼音:fā zōng zhǐ shì
猎人放狗追逐野兽。比喻指挥调度。《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卷三九。萧何传》:「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漢語大詞典》:发纵指示(發縱指示)
亦作“ 发踪指示 ”。 谓放出猎狗,指示方向,令其追捕野兽。一说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捕。比喻操纵指挥。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 颜师古 注:“发纵,谓解紲而放之也。指示者,以手指示之,今俗言放狗。”《旧唐书·褚遂良传》:“昔 侯君集 、 李靖 ,所谓庸夫,犹能扫万里之 高昌 ,平千载之 突厥 ,皆是陛下发踪指示,声归圣明。” 明 张居正 《奉谕拟辽东赏功疏》:“诸臣协赞庙略,发踪指示,功自有归。” 邹韬奋 《外交的途径》:“ 日本 要使 华北 五省‘ 东北 化’,早已明目张胆地对世界宣布过,所谓‘自治运动’,始终在发纵指示,未曾忘怀,早是公开的秘密。”
《漢語大詞典》:管萧(管蕭)
管仲 和 萧何 的并称。两人均为历史上的名相。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 亮 之器能政理,抑亦 管 萧 之亚匹也。”新唐书·张文瓘传:“ 李勣 为长史,尝叹曰:‘ 稚圭 ( 张文瓘 字),今之 管 萧 ,吾所不及。’”
《漢語大詞典》:三杰(三傑)
(1).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汉 代的 张良 、 韩信 、 萧何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近 汉高祖 擥三杰以兴帝业, 西楚 失雄俊以丧成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汉高祖项羽机会得失:“ 汉高帝 尝与诸将论 汉 所以得天下,与 项羽 所以失天下,帝自谓能用三杰,而 项羽 不能用 范增 ,故得失异。”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 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 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
(2).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三国 蜀 的 诸葛亮 、 关羽 、 张飞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进围 成都 数十日, 璋 出降” 裴松之 注引《傅子》:“ 刘备 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诸葛亮 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张飞 、 关羽 勇而有义,皆万人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 备 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
(3).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唐 代的 宋璟 、 张说 、 源乾曜 。新唐书·宋璟传:“十七年,为尚书右丞相,而 张説 为左丞相, 源乾曜 为太子少傅,同日拜。有詔太官设饌,太常奏乐,会百官尚书省东堂。帝赋《三杰诗》自写以赐。”
《漢語大詞典》:画一法(畫一法)
见“ 画一之法 ”。
《漢語大詞典》:画一之法(畫一之法)
谓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 太叔 致猛政之襃, 国子 流遗爱之涕, 宣孟 改冬日之和, 平阳 循画一之法。” 唐 杜牧 《为中书门下请追尊号表》:“苟且之令行,画一之法废,月增日长,雄唱雌和。”亦作“ 画一法 ”。 唐 杜牧 《感怀》:“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新唐书·韦澳传:“陛下自内署擢臣尹京邑,安可使画一法独行於贫下乎?”
《國語辭典》:剑履(劍履)  拼音:jiàn lǚ
重臣的地位尊贵显达,皇帝特许上殿时可不解佩剑,不脱履,以表示殊荣。唐。钱起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诗:「盛业山河列,重名剑履荣。」《三国演义》第四回:「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漢語大詞典》:剑履上殿(劍履上殿)
经帝王特许,重臣上朝时可不解剑,不脱履,以示殊荣。后汉书·董卓传:“寻进 卓 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亦省作“ 剑履 ”。 唐 钱起 《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盛业山河列,重名剑履荣。” 宋 苏轼 《送周朝议守汉州》:“谓当收桑榆,华髮看剑履。”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声名悬日月,剑履逼星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