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菌若
汉 东方朔 七谏 其五 自悲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漢語大詞典》:菌人
古代传说中的小人国人。山海经·大荒南经:“有 盖犹之山 者……有小人,名曰菌人。”
《骈字类编》:菌谱(菌谱)
陈仁玉菌谱序芝菌皆气茁也灵华三秀称瑞尚矣朝菌晦朔庄生讪之至若俦其食品古则未闻自商山茹芝而五台天花亦甲群汇仙居界台栝丛山峻拔仙灵所宫爰产异菌林居岩栖者左右芼之固藜苋之至腴莼葵之上瑞比或以羞王公登玉食自有此山即有此菌未有此遇也遇不遇无与菌事繄欲尽菌性而究其用第其品作菌谱
《骈字类编》:菌栌(菌栌)
元 徐贲 菜薖为永嘉余唐卿右司赋 菌栌西蜀致,苜蓿大宛得。
《高级汉语词典》:抑菌作用  拼音:yì jūn zuò yòng
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國語辭典》:真菌  拼音:zhēn jùn
真核生物的一群,菌体由单细胞或为多细胞由菌丝组成,具有细胞核,但缺乏叶绿素,不能行光合作用。通常以腐生或寄生在其他物体上,靠菌丝体吸收外界现成的营养物质维生。种类繁多,大部分能产生孢子。分布广泛,常见的如酵母菌、黴菌、蕈类等。
《高级汉语词典》:粘菌  拼音:nián jūn
一种菌类(Myxomycetes)植物
《分类字锦》:笋奴菌妾(笋奴菌妾)
清异录江右多菘菜粥笋者恶之骂曰心子菜盖笋奴菌妾也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芽殖细菌  拼音:yá zhí xì jūn
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细菌
《漢語大詞典》: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入被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夏、秋季多见,一般以集体同时发病,亦可散发,引起的细菌大多是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嗜盐菌、肉毒杆菌等。因引起感染的细菌不同,其表现各异。一般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
《高级汉语词典》:锈菌  拼音:xiù jūn
一种属于锈菌目的真菌
《漢語大詞典》:笑菌
一种误食后使人发笑不止的野生菌蕈。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四明 温 台 间,山谷多产菌,然种类不一,食之间有中毒者。有僧教掘地以冷水搅之令浊,少顷取饮,皆得全活。其方自见《本草》, 陶隐居 注谓之‘地浆’。亦治枫树菌,食之笑不止,俗言笑菌者。”
《国语辞典》:葡萄球菌  拼音:pú táo qiú jùn
一种微生物,属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常聚集成葡萄串状而得名。葡萄球菌分布极广,在人类或动物的黏膜及皮肤上均可见。多数葡萄球菌为非致病菌,仅少数可致病。主要引起疖、痈、毛囊炎、肺炎、脑脓肿、化脓性骨髓炎及伤口感染等。
《国语辞典》:氯丝菌素(氯丝菌素)  拼音:lǜ sī jùn sù
原自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现由合成方法大量制造的广谱抗生素。呈黄色或白色结晶,味苦,因会产生再生不良性贫血的严重副作用,渐被其他抗生素取代。现尚用于治疗伤寒、百日咳等感染病。俗称为「氯黴素」。
《国语辞典》:肉毒杆菌(肉毒杆菌)  拼音:ròu dú gǎn jùn
一种微生物。为滋生于腐败肉品上的厌氧杆菌。其所产生的剧毒素,会干扰神经、肌肉,导致肌肉僵直,严重时会引发呼吸麻痹,甚至死亡。常因肉类食品保存不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