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葡萄球菌  拼音:pú táo qiú jùn
一种微生物,属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常聚集成葡萄串状而得名。葡萄球菌分布极广,在人类或动物的黏膜及皮肤上均可见。多数葡萄球菌为非致病菌,仅少数可致病。主要引起疖、痈、毛囊炎、肺炎、脑脓肿、化脓性骨髓炎及伤口感染等。
《国语辞典》: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  拼音:pò shāng fēng gǎn jùn
全名为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易形成内孢子,为厌氧菌,存在于土壤或肠胃道。感染到破伤风的原因,通常是由沾有此菌的物品(如金属锐器)对皮肤造成损伤(如切伤或穿刺伤),并同时将病原菌送至体内,较深的伤口会提供繁衍该细菌的厌氧性环境,从而激活细菌分泌出毒素,造成破伤风。临床上明显的症状为痉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3天至3周内发生,可能需要数个月康复,约10%的感染者会死亡。患者在感染可经过适当的接种破伤风疫苗来预防。
《国语辞典》:棒状杆菌(棒状杆菌)  拼音:bàng zhuàng gǎn jùn
一种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因其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而得名。棒状杆菌无芽孢,大多数菌株无动力。此类菌体广泛存在人体与动物的黏膜及皮肤上,在人体可致病者为白喉杆菌。
《国语辞典》:布氏杆菌(布氏杆菌)  拼音:bù shì gǎn jùn
一种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家畜为其主要感染体。人类若接触感染体,则会引起布氏杆菌病。
《国语辞典》:大肠菌类(大肠菌类)  拼音:dà cháng jùn lèi
好氧或兼性菌,能分解乳糖,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无芽胞之短杆菌,常用为粪便污染之指标。也称为「大肠杆菌群」。
《国语辞典》:内毒素(内毒素)  拼音:nèi dú sù
存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毒素。主要为复合脂多糖体,常在细菌被溶解时才会被释放出来。它的病理作用包括产热性,会在人类及动物造成发烧现象,引起致命休克,亦可能导致孕妇早产或流产等。少量之内毒素可刺激白血球的噬菌能力,具有对抗感染的效果。
《漢語大詞典》:革兰氏阳性菌
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呈紫色的细菌。细胞壁没有脂多糖成分,能与龙胆紫(或结晶紫)牢固结合。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破伤风杆菌。
《国语辞典》:弧菌  拼音:hú jùn
真细菌目弧菌科的一属。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藉尾端的一至三根鞭毛运动,呈弧状,单独或相连成螺旋状;生活于水中或土壤中,有些有病原性。霍乱弧菌可引起霍乱,副溶血弧菌可致急性肠炎,鳗弧菌则可使鳗等鱼类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