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98,分11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草满
岸草
蕙草
生草
草路
草鞋
灵草
沙草
径草
诗草
草黄
药草
草芥
众草
带草
《骈字类编》:草满(草满)
宋 欧阳修 晓咏 西堂吟思无人助,草满池塘梦自迷。
宋 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八首 其七 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金 李节 有感 春风草满藏书壁,落日狐鸣打麦场。
《骈字类编》:岸草
唐 韩愈 独钓四首 其三 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唐 杨浚 广武怀古 海云飞不断,岸草绿相接。
唐 张乔 浮汴东归 日暖泗滨西,无穷岸草齐。
唐 胡曾 咏史诗 渭滨 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钩。
唐 罗隐 途中送人东游有寄 路经隋苑桥灯夜,江转台城岸草春。
唐 翁承赞 寄舍弟承裕员外 江花岸草晚萋萋,公子王孙思合迷。
《國語辭典》:蕙草  拼音:huì cǎo
一种香草。古代妇女多佩在身上,作为香料。《文选。宋玉。风赋》:「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冗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金。韩玉〈减字木兰花。香檀素手〉词:「客路茫茫,几度东风蕙草长。」
《漢語大詞典》:生草
(1).青草;新生之草。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庆藩 集释:“生者,谓新生未乾之草,即牵萝补屋之意也。”
(2).长草。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隋书·循吏传·刘旷:“﹝ 旷 ﹞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骈字类编》:草路
金 周昂 西城道中 草路幽香不动尘,细蝉初向叶间闻。
《國語辭典》:草鞋  拼音:cǎo xié
1.用草编成的鞋。《儒林外史》第五回:「换了蓝布衣服、草帽、草鞋,寻一条小路,……连夜找路回省城去了。」
2.(歇后语)没样儿。比喻没有规矩,不成体统。如:「他的孩子顽皮成性,是个草鞋──没样儿。」
《漢語大詞典》:灵草(靈草)
(1).仙草,瑞草。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李善 注:“神木、灵草,谓不死药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郭璞“游仙”〉》:“ 崦山 多灵草,海滨饶奇石。” 刘良 注:“灵草,芝草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2).对某些植物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此指茶。 唐 皎然 《湛处士枸杞架歌》:“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此指枸杞。 唐 苏拯 《药草》诗:“国忠在臣贤,民患凭药力,灵草犹如此,贤人岂多得。”此指药草。
《骈字类编》:沙草
唐 吕温 衡州早春二首 其一 碧水何逶迤,东风吹沙草。
唐 温庭筠 利州南渡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唐 黄滔 题友人山斋 沙草泉经涩,林斋客集迟。
《骈字类编》:径草(径草)
唐 杜甫 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 水烟通径草,秋露接园葵。
《漢語大詞典》:诗草(詩草)
亦作“ 诗艸 ”。
(1).诗的草稿;诗作。 五代 齐己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诗:“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宋 苏轼 《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宴射》:“锦囊诗草勤收拾,莫遣 鸡林 得夜光。” 施元之 注:“《唐·李贺传》:‘每旦出,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投囊中。未尝先立题,然后为诗。’” 明 李开先 《杨升庵状元以草字诗见寄依韵奉答》:“此时方忆汝,诗草忽相通。”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囊中富诗艸,不以事干謁。”
(2).诗集的专称。 清 黄遵宪 有《人境卢诗草》
《骈字类编》:草黄
唐 韩翃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國語辭典》:药草(藥草)  拼音:yào cǎo
可供治病的草本植物。
《國語辭典》:草芥  拼音:cǎo jiè
小草。比喻轻贱不值得重视的东西。《孟子。离娄上》:「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宋。苏洵 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漢語大詞典》:众草(衆草)
杂草;野草。孙子·行军:“众草多障者,疑也。”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俱腓” 汉 郑玄 笺:“凉风用事,而众草皆病。” 汉 蔡邕 《琴操》卷上:“夫兰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宋 苏轼 《甘菊》诗:“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分類:杂草野草
《国语辞典》:带草(带草)  拼音:dài cǎo
写字时兼有草书的体势。唐。张怀瓘〈书议〉:「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