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断发文身(斷髮文身)  拼音:duàn fǎ wén shēn
截短头发,在皮肤上刺画文饰。古代吴、越一带野蛮的风俗。《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也作「文身断发」。
《漢語大詞典》:花呢
指表面起条、格、点等花纹的一类毛织品。
《國語辭典》:花腿  拼音:huā tuǐ
在腿部刺花纹的士兵或閒汉。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小官嫌官小不做,嫌马瘦不骑,但行处引的是花腿閒汉,弹弓黏竿,贼儿小鹞。」
《漢語大詞典》:花边钱(花邊錢)
旧时流入 中国 的外国银元,边缘有花纹,与我国过去边缘光滑的钱币不同,故俗称“花边钱”。后亦作为对外国银元的统称。《品花宝鉴》第十九回:“我得了一个,听説在 广东 买来,一个是一千块花边钱。”《十月》1981年第2期:“你奶奶赶集刚卖了鸡蛋,又使出了花边钱,别说买双小鞋,就是外加个帽子,也用不了。”
《漢語大詞典》:诡毳殊章(詭毳殊章)
谓毛羽花纹不相同,各有特色。
《漢語大詞典》:鬼见怕(鬼見怕)
一种小贝壳,白色,表面光滑,有花纹。旧时 绍兴 人把它系在小孩子的手腕或脚踝上,认为可避邪气。 鲁迅 《呐喊·故乡》:“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漢語大詞典》:龟甲屏风(龜甲屏風)
玉制或玉饰的屏风。因其花纹似龟甲纹路,故名。初学记卷二五引 汉 郭宪 洞冥记:“上起神明臺,上有金牀象席,杂玉为龟甲屏风。”亦省作“ 龟甲屏 ”、“ 龟屏 ”。 唐 李贺 《蝴蝶舞》诗:“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开醉眼纈。” 王琦 汇解:“盖言其文似龟甲上纹路也。” 明 卢楠 《寿成皋王赋》:“象栖龟屏,鸞茵皋几。”
《漢語大詞典》:衮衣绣裳(衮衣繡裳,衮衣綉裳)
亦作“袞衣绣裳”。
(1).画有卷龙的上衣和绣有花纹的下裳。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诗·豳风·九罭》:“我覯之子,衮衣绣裳。” 朱熹 集传:“之子,指 周公 也。”相传 周公 东征胜利, 成王 以上公冕服相迎。后遂用为典故。 宋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 韩侯 之鞗革金厄,暂殿方维; 周公 之衮衣綉裳,佇还钧轴。” 清 方苞 《周公论》:“故破斧缺斨之后,衮衣绣裳驻大师於 徐 兗 之间。”亦省称“ 衮绣 ”、“ 衮裳 ”。 宋 文天祥 《宝应道中》:“征袍共衮绣,夜壁一灯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一朵黄云捧御床,醒来魂梦自徬徨;中兴不用亲征战,才洗尘颜看衮裳。”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 五代 而降,捊类翕观。裋褐在躬,蒙袭衮裳之名;土硎是饭,因云雕俎可齐。”
(2).借指显宦。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八:“衮衣绣裳,世俗以为荣,吾不与易也。”亦省称“ 衮绣 ”、“ 衮綉 ”。 宋 王安石 《韩忠献挽辞》之一:“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綉三朝国有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令闻广誉,常若衮绣;笔力千钧,常若壮夫。”
《漢語大詞典》:骨雕
在兽骨上雕刻形象、花纹的艺术。亦指用兽骨雕刻成的工艺品。
《漢語大詞典》:光板
(1).磨掉了毛的皮衣服或皮褥子。《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现在穿的毛都没有了,只剩得光板子,面子上还打了几个补钉,实在穿不出去。”
(2).指不生作物的土地。
(3).指金属币上没有轧花纹和文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这些烂板银,早在 广州 贴水,换了光板银元。”
《国语辞典》:光板儿(光板儿)  拼音:guāng bǎn ér
1.磨掉了毛的皮衣或皮褥。如:「这件皮草可要好好保管,可别让它成了光板儿。」
2.没有轧花纹和文字的金属钱币。
3.不生作物的土地。如:「这块田是个光板儿,没人要。」
《漢語大詞典》:不阑带(不闌帶)
织有花纹的带子。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惯用以束发。 宋 朱辅 《蛮溪丛笑》:“蛮女以织带束髮,状如经带。不阑者,斑也,盖反切语,俗谓团为突鸞,孔为窟笼,即此意名不阑带。”
《國語辭典》:彩陶  拼音:cǎi táo
指新石器时代所制作的陶器。表面绘有彩色的图案。中国最早出土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漢語大詞典》:白花骆(白花駱)
有花纹而黑鬃的白马。 唐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诗:“醉骑白花骆,西走 邯郸城 。” 王琦 注引《诗传》:“白马黑鬣曰骆。”
分類:花纹白马
《漢語大詞典》:白鸾绫(白鸞綾)
白色鸾形花纹的綾子。多用于装裱字画。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钩摹 六朝 真跡用白鸞綾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