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13,分12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良法
张良
良材
良心
良药
惟良
良月
良马
温良
王良
良缘
良方
良士
良策
良多
《漢語大詞典》:良法
(1).良好的法制、法规。荀子·王制:“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宋 王阮 《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义廪真良法,皇家以备先。”
(2).指好的措施、方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良法不可不行,佳种尤不可不拣。”
《国语辞典》:张良(张良)  拼音:zhāng liáng
人名。(?~西元前186)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韩报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國語辭典》:良材  拼音:liáng cái
1.质地好的材木。《管子。小匡》:「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
2.优秀的人才。三国魏。曹植〈赠丁翼诗〉:「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唐。骆宾王 灵泉颂:「所耻者没而无称,所贵者存而不朽,徒怀美志,未遇良材。」
《國語辭典》:良心  拼音:liáng xīn
1.人类天生本然的善心。《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唐。孔颖达。正义:「良心即善心,善心即仁义之心。」
2.能辨别是非善恶的认知作用。如:「这个绑匪终于良心发现,放了人质。」《红楼梦》第六五回:「你还是个有良心的小子,所以叫你来伏侍。」
《國語辭典》:良药(良藥)  拼音:liáng yào
有效的好药。《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夫身中大创十馀,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晋书。卷七五。列传。王湛》:「良药效于瘳疾,未若无病之为贵也。」
分類:疗效药物
《漢語大詞典》:惟良
贤良;贤能的官吏。语出《书·君陈》:“呜呼,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藩》诗:“宣命前程急,惟良待士宽。”
《國語辭典》:良月  拼音:liáng yuè
1.吉祥的好月分。《宋史。卷四八七。外国列传三。高丽》:「其国俗信阴阳鬼神之事,颇多拘忌,每朝廷使至,必择良月吉辰,方具礼受诏。」
2.古人以盈数为吉,十为满数,故也以「良月」代称十月。《左传。庄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晋。杜预。注:「数满于十。」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二首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國語辭典》:良马(良馬)  拼音:liáng mǎ
好马。《诗经。鄘风。干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一:「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分類:良马骏马
《國語辭典》:温良(溫良)  拼音:wēn liáng
温和而善良。《三国演义》第五七回:「腾身长八尺,体貌雄异,禀性温良,人多敬之。」《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
《漢語大詞典》:王良
(1).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 王良 , 良 曰:‘请復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王良 登车,马不罢駑;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清 吴伟业 《又咏古》:“ 王良 御奔车,势逼 崦嵫 景。”
(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
(3). 东汉 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 荥阳 ,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客难 扬雄 拓落,友笑 王良 来往,面汗背芒寒。” 宋 刘克庄 《泌园春·三和林卿韵》词:“休休也,免 王良 友笑,屑往来忙。”
(4).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
《國語辭典》:良缘(良緣)  拼音:liáng yuán
1.美好的姻缘。如:「她是由同学作媒与他结成良缘。」
2.好的机缘。《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拟迢迢牵牛星》:「跂彼无良缘,睆焉不得度。」唐。李商隐 风雨诗:「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國語辭典》:良方  拼音:liáng fāng
1.有效的药方。唐。柳宗元 与李翰林建书:「所欲者,补气丰血、强筋骨、辅心力,有与此宜者,更致数物,忽得良方偕至,益喜。」
2.妙方,完善的计策。《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大帅议论极是,真是弭乱的良方,外交的上策。」
分類:疗效药方
《國語辭典》:良士  拼音:liáng shì
1.贤德之士。《诗经。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瞿瞿。」《战国策。齐策一》:「楚大胜齐,其良士选卒必殪,其馀兵足以待天下。」
2.善良的人。唐。韩愈 原毁:「常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三国演义》第四回:「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漢語大詞典》:武功爵
汉武帝 时,为筹集军费,令民买爵而设的赏官之称。史记·平準书:“﹝有司﹞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鐸,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左庶长,十一级曰军卫。此 武帝 所制,以宠军功。”汉书·食货志下:“请置赏官,名曰武功爵。级十七万,凡直三十餘万金。” 颜师古 注:“此下云‘级十七万,凡直三十餘万金’,今 瓚 所引《茂陵中书》止於十一级,则计数不足,与本乖矣。或者《茂陵书》説之不尽也。”
《國語辭典》:良策  拼音:liáng cè
筹划细密的好计策。《旧唐书。卷一○一。薛登传》:「断浮虚之饰词,收实用之良策。」《三国演义》第二回:「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也作「良谋」、「良算」。
《国语辞典》:良多  拼音:liáng duō
甚多。如:「感触良多」、「惠我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