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泻邪(瀉邪)
中医谓以药物泄去致病的因素。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泽泻:“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
《国语辞典》: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拼音:qián fú gǎn rǎn
潜伏感染是细菌、病毒等致病原存在于身体中,而病徵还没有出现的状况。
《国语辞典》:空气传染(空气传染)  拼音:kōng qì chuán rǎn
一种病菌经由空气途径,使人感染致病的传染方式。
《国语辞典》: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  拼音:zhí wù bìng lǐ xué
专门研究植物致病因子,发病原理、现象、流行规律与防治方法等的科学。
《国语辞典》:时毒(时毒)  拼音:shí dú
1.具有季节性和流行性的致病因素。
2.病名。初起时恶寒发热,一二日后,项腮等处会起肿疼痛。
《国语辞典》:结核菌(结核菌)  拼音:jié hé jùn
是结核病的致病原。结核菌是一种好氧性的抗酸性细菌,进入人体后,不会立即产生反应,大约95%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时,会因为身体免疫力所以不会直接发病(称为潜伏结核感染),但是日后可能因为再次感染而发病,只有5%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时,结核杆菌会透过血液与淋巴液造成肺结核或肺外结核(例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飞沫与空气传染。
《国语辞典》:腺病毒  拼音:xiàn bìng dú
环境中常见的致病原,大都经由接触(如触摸或握手)、咳嗽和打喷嚏的飞沫传染,以及接触带有腺病毒的物体或环境而遭到感染。腺病毒可引起广泛的疾病,如感冒、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结膜炎、膀胱炎、肠胃炎及脑膜炎等。
《国语辞典》:厌氧菌(厌氧菌)  拼音:yàn yǎng jùn
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细菌。其中有芽苞的细菌和无芽苞的细菌对人体有致病性。此类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会分泌外毒素,引起创伤感染、食物中毒、化脓性感染等疾病。
《漢語大詞典》:疾味
指可以致病的美食。比喻邪恶的品质和行为。国语·楚语下:“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姦人,而嗜其疾味,其子之谓乎。” 韦昭 注:“嗜,贪也。疾味为己生疾害。喻好不善也。”
《國語辭典》:带菌者(帶菌者)  拼音:dài jùn zhě
带有特殊传染病原,而无明显病状,但可为传染病潜在之传染来源的人(或动物)。又分健康带菌者、传染期带菌者或恢复期带菌者。
《漢語大詞典》:颊食(頰食)
谓暴食而致病。《敦煌曲子词·定风波》:“颊食伤寒脉沉迟,时时寒热破微微。”
分類:致病
《漢語大詞典》:霉菌(黴菌)
(1).一种低等植物,真菌的一类。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绿、黑、红等多种颜色的孢子。多腐生。可用以生产工业原料,制造抗生素。部分霉菌也可引起病害。 闻一多 《死水》诗:“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2).泛指致病的细菌。比喻败类。 郭孝成 《河南革命惨史》:“一般满奴汉奸,为社会之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