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5,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能臣
臣道
社稷臣
清臣
用臣
佞臣
臣属
宝臣
诤臣
纯臣
远臣
议臣
羁臣
臣仆
累臣
《國語辭典》:能臣  拼音:néng chén
有才能节操的臣子。《淮南子。泛论》:「成王既壮,周公属籍致政,北面委质而臣事之,请而后为,复而后行,无擅恣之志,无伐矜之色,可谓能臣矣。」《三国演义》第一回:「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漢語大詞典》:臣道
为臣的道理和本分。易·坤:“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穀梁传·桓公十一年》:“死君难,臣道也。”孟子·离娄上:“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 尧 舜 而已矣。”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 清 曾国藩 《复黄恕皆侍郎书》:“窃观古来臣道,凡臣工皆可匡扶主德,直言极諫,惟将帅不可直言极諫,以其近於鬻拳也。”
《漢語大詞典》:社稷臣
谓关系国家安危之重臣。《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絳侯 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唐 杜审言 《泛舟送郑卿入京》诗:“帝坐 蓬莱 殿,恩追社稷臣。” 清 李渔 《玉搔头·擒王》:“朝野争夸社稷臣。”
《漢語大詞典》:清臣
指志行清白的人。 唐 刘禹锡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人伦选清臣,天外颁詔条。”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漢語大詞典》:用臣
可任用之臣。亦指重用之臣。《战国策·赵策四》:“夫国内无用臣,外虽得地,势不能守。” 鲍彪 注:“用,言可任者。”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我为天王之用臣,虽言我主不修德政,立国不以军民为念,既我封为忠王之爵,非是重用我一人。”
分類:可任重用
《國語辭典》:佞臣  拼音:nìng chén
善于奉承、谄媚的臣子。《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致平端自亲贤哲,稔乱无非近佞臣。」《三国演义》第九回:「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漢語大詞典》:臣属(臣屬)
(1).犹臣下。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王》:“ 文王 率 殷 之叛国,以服事 殷 ,时尚臣属,何缘便得列三王哉?”后汉书·公孙述传论:“及其谢臣属,审废兴之命,与夫泥首衔玉者异日谈也。” 冯雪峰 《雪峰寓言·猩猩和野兽们》:“他是否还和他的王位一起,只须看他的臣属们的背向就得啦。”
(2).以臣自属。谓自辟其官,自役其民。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荆 惶恐,自繫狱。帝復加恩,不考极其事,下詔不得臣属吏人。”
分類:臣属臣下
《漢語大詞典》:宝臣(寶臣)
可器重信赖之臣。 汉 刘向 说苑·至公:“老君在前而不踰,少君在后而不豫,是国之宝臣也。”汉书·杜周传:“窃见 朱博 忠信勇猛,材略不出世,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 宋 王安石 《尚书户部郎中张瓌知制诰》:“具官某,德厚资深,志方行洁。安于义命,为世宝臣。”
分類:器重信赖
《國語辭典》:诤臣(諍臣)  拼音:zhēng chén
能直言规劝国君缺失的臣子。汉。班固《白虎通。卷四。谏诤》:「孝经曰:『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也作「争臣」。
《國語辭典》:纯臣(純臣)  拼音:chún chén
忠心耿耿,纯一不贰的臣子。《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
分類:笃实
《漢語大詞典》:远臣(遠臣)
(1).远方之臣。孟子·万章上:“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 朱熹 集注:“远臣,远方来仕者。” 唐 刘禹锡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诗:“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祇候远臣归。”
(2).谓疏远之臣。《国语·楚语上》:“近臣諫,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誥也。”墨子·亲士:“近臣则喑,远臣则唫。” 宋 孔文仲 《制科策》:“臣愿陛下容忍近臣之献言,开纳远臣之论事。”
分類:远方疏远
《漢語大詞典》:议臣(議臣)
建言立议之臣。汉书·田叔传:“ 梁孝王 使人杀 汉 议臣 爰盎 , 景帝 召 叔 案 梁 ,具得其事。” 宋 袁燮 《端明殿学士通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罗公行状》:“内之议臣,毋责其细故;外之监司,毋拘以苛法。”
分類:建言
《漢語大詞典》:羁臣(羈臣)
亦作“羇臣”。 羁旅流窜之臣。《左传·昭公七年》:“君之羈臣,苟得容以逃死,何位之敢择?” 唐 大易 《湘夫人祠》诗:“妙鼓形云瑟,羈臣不可闻。” 宋 黄庭坚 《听宋宗儒摘阮歌》:“ 楚 国羇臣放十年, 汉 宫佳人嫁千里。” 明 高启 《哭周记室》诗:“万里一羈臣,悲歌 楚 水深。”
分類:羁旅流窜
《漢語大詞典》:臣仆(臣僕)
古指奴仆。亦为罪人与执役者及臣下的通称。《诗·小雅·正月》:“民之无辜,并其臣僕。” 毛 传:“古者有罪不入於刑,则役之圜土,以为臣僕。”晏子春秋·问上一:“公任勇力之士,而轻臣僕之死,用兵无休,国罢民害。”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 白狼 等国﹞举种奉贡,称为臣僕。”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彼虽才能,终为我之臣僕,何敢以臣凌君,而忘其己为所立也。” 茅盾 《耶稣之死》五:“ 希律王 听到了 耶稣 的名声和他的行事,就对臣仆说:‘这是施洗的 约翰 从死里复活。’”
《國語辭典》:累臣(纍臣)  拼音:léi chén
被囚系的臣子。《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明史。卷二四二。列传。白瑜》:「今逐臣久锢,累臣久羁,一蒙矜释,即可感格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