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黦黯
黑暗。比喻政治腐败。 章炳麟 《訄书·学隐》:“若 东原 者,观其遗书,规摹閎远,执志故可知。当是时,知中夏黦黯不可为,为之无鱼子、蟣蝨之势,足以藉手。”
《國語辭典》:天昏地暗  拼音:tiān hūn dì àn
1.天色昏暗无光。《封神演义》第二回:「天昏地暗排兵,月下星前布阵。」也作「天昏地黑」。
2.形容极度的行为。《儒林外史》第五回:「披头散发,满地打滚,哭的天昏地暗。」
3.比喻政治腐败,纲纪紊乱。如:「清末官僚腐败,使得当时朝政天昏地暗。」
《国语辞典》:一紧二慢三罢休(一紧二慢三罢休)  拼音:yī jǐn èr màn sān bà xiū
形容旧时官场的腐败情形,处理公事时刚开始很紧凑,然后就拖延,接下来便不理不睬。《官场现形记》第四○回:「我们做官人有七个字秘诀,那七个字呢叫做『一紧二慢三罢休』。」
《国语辞典》:肉毒杆菌(肉毒杆菌)  拼音:ròu dú gǎn jùn
一种微生物。为滋生于腐败肉品上的厌氧杆菌。其所产生的剧毒素,会干扰神经、肌肉,导致肌肉僵直,严重时会引发呼吸麻痹,甚至死亡。常因肉类食品保存不当引起。
《国语辞典》:忿世嫉邪  拼音:fèn shì jí xié
痛恨腐败的现状及邪恶的势力。明。刘基〈卖柑者言〉:「岂其忿世嫉邪者邪?而托于柑以讽邪?」也作「愤世嫉邪」。
《国语辞典》:愤世嫉邪(愤世嫉邪)  拼音:fèn shì jí xié
痛恨腐败的现状及邪恶的势力。唐。韩愈〈杂说〉:「吾观于人,其能尽吾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也作「忿世嫉邪」。
《国语辞典》:宗教改革  拼音:zōng jiào gǎi gé
十六世纪时,因罗马教会日趋腐败,欧洲各国遂有一连串的宗教改革运动。如以德人马丁路德为首,提倡革新宗教之说,领导修改罗马天主教部分教义,主张基督教教旨,以圣经为信仰的最高原则,各国多附和,遂有新教派的建立。此外瑞士贾尔文、英国亨利第八亦相继响应,自此西洋宗教分裂成许多派系。
《国语辞典》:希烂(希烂)  拼音:xī làn
形容物品腐败或碎裂得面目全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也是此人,偶有此横财,带去著了手,若是有心第二遭再带去,三五日不过海,等得希烂。」
《国语辞典》:防腐  拼音:fáng fǔ
预防皮肉的腐烂或食物的腐败。
《国语辞典》:坏疽(坏疽)  拼音:huài jū
局部组织坏死,呈黑色或灰褐色,并出现腐败现象。多发生于四肢或内脏。
《国语辞典》:老腐败(老腐败)  拼音:lǎo fǔ bài
生活糜烂或思想腐败之徒。如:「这个老腐败,真是无药可救了。」
《国语辞典》:馊水油(馊水油)  拼音:sōu shuǐ yóu
将腐败变味的残羹煮沸提炼后所得的油。食用馊水油所炒炸的食物会引起各种病症。
《漢語大詞典》:腐旧(腐舊)
腐败陈旧。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三:“那时候 横滨 华侨有一间公立小学校,规模很小,教法又很腐旧的。”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腐旧蚀败的根里,突然挺生新脆鲜绿的嫩芽。”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四:“到那时候,一切腐旧的铁链将归无用,她会做出教人惊愕的事情来。”
分類:腐败陈旧
《漢語大詞典》:腐财(腐財)
腐弃之财。指任其搁置腐败不用于民的财物。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故 桓公 巡民,而 管仲 省腐财怨女。”参见“ 腐弃 ”。
《漢語大詞典》:腐弃(腐棄)
腐烂弃置。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管仲 曰:‘畜积有腐弃之财,则人飢饿;宫中有怨女,则民无妻。’”
分類:腐烂弃置
《國語辭典》:粉饰太平(粉飾太平)  拼音:fěn shì tài píng
掩盖社会动乱的真实,装饰出太平景象。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官中趁课初不藉此,聊以粉饰太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