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瓜菹
腌制的酸瓜。《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汉 郑玄 笺:“献瓜菹於先祖者,顺孝子之心也。” 宋 陆游 《村居》诗:“黍酒浓浮瓮,瓜菹緑映槃。”
分類:腌制
《漢語大詞典》:桥尾(橋尾)
一种猪肉腌制品。选用猪臀部带尾的一块肥瘦间半的肉,加工腌制而成。切片做菜,味香色美。产于 安徽省 定远县 的 炉桥镇 ,故名。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一:“今日又得桥尾之赐,仍赊酒与儿女共酌之。”
《国语辞典》:话梅(话梅)  拼音:huà méi
用梅子腌制成的乾食,味酸带咸。也称为「酸梅」。
《漢語大詞典》:杬子
咸鸭蛋。用杬皮汁腌制,故名。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养鹅鸭:“作杬子法:……取杬木皮浄洗细茎,剉,煮取汁。率二斗,及热,下盐一升和之。汁极冷,内瓮中,浸鸭子,一月任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咸杬子:“《异物志》云:‘杬子,音元,盐鸭子也。’以其用杬木皮汁和盐渍之。今吾乡处处有之。” 宋 杨万里 《野店》诗:“深红杬子轻红鮓,难得 江西 风味来。”
《漢語大詞典》:糟腌(糟醃)
亦作“ 糟淹 ”。亦作“ 糟醃 ”。
(1).用酒或糟加上盐及其他调味品腌制食品。晋书·孔羣传:“公不见肉糟淹更堪久邪?” 元 白朴 《寄生草·饮》曲:“糟醃两箇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
(2).指糟腌的食品。《水浒传》第二一回:“却有 鄆城县 一个卖糟腌的 唐二哥 ,叫做 唐牛儿 。”
《國語辭典》:风鸡(風雞)  拼音:fēng jī
剖开鸡的腹部,除去脏腑,抹上盐,然后将鸡风乾,称为「风鸡」。
《漢語大詞典》:蒲鲊(蒲鮓)
古代一种腌制的鱼类食品。常在外面裹有竹箬、芦叶等,故名。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作鱼鲊:“《食经》作蒲鮓法:取鲤鱼二尺以上,削﹝剉﹞,浄治之,用米三合、盐二合醃一宿,厚与糝。” 唐 王建 《饭僧》诗:“蒲鮓除青叶,芹虀带紫芽。”
《國語辭典》:蛎黄(蠣黃)  拼音:lì huáng
牡蛎的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六。介部。牡蛎》:「集解:时珍曰:『南海人以其蛎房砌墙,烧灰粉壁。食其肉,谓之蛎黄。』」
分類:腌制牡蛎
《國語辭典》:咸菜(鹹菜)  拼音:xián cài
用盐渍或酱渍的蔬果。《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把些粗重傢伙,并坛子里的咸菜,缸里的米,养的鸡鸭,还有积下的几十串钱,都散给看门的庄客长工,合近村平日服侍他母亲的那些妇女。」
《漢語大詞典》:鲞腊
腌制或风干的鱼肉食品。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江海船舰:“ 明 越 温 台 海鲜鱼蟹鮝腊等类,亦上潬通於 江 浙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鲻鱼:“ 吴 越 人以为佳品,腌为鮝腊。”
《漢語大詞典》:山鲊(山鮓)
指腌制的野味。 明 顾璘 《遣怀绝句》:“野鲜苍兕猛,山鮓鷓鴣香。”
分類:腌制野味
《漢語大詞典》:糟食
(1).粗劣的食物。后汉书·桓鸾传:“少立操行,褞袍糟食,不求盈餘。”
(2).用酒糟腌制的食品。
《漢語大詞典》:昌蒲菹
亦作“ 昌蒲葅 ”。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吕氏春秋·遇合:“ 文王 嗜昌蒲菹, 孔子 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 晋 张邈 《自然好学论》:“尚何假於食胆蜚,而嗜昌蒲葅也!”
《漢語大詞典》:瓜条(瓜條)
把冬瓜瓜肉切成条状,用糖腌制而成的食品。
《國語辭典》:火腿  拼音:huǒ tuǐ
一种腌制过的猪腿,颜色火红,故称为「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