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史胥
掌管文书的小吏。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纯出史胥,则语犹质直。”
《漢語大詞典》:大胥
古代官名。乐官之属。礼记·王制:“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於大乐正,大乐正以告於王。” 郑玄 注:“大胥、小胥,皆乐官属也。”
《漢語大詞典》:胥役
同来服役。逸周书·度训:“力竟任壮、养老、长幼,有报,民是以胥役也。”
胥吏与差役。《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司市官不敢怠慢,引著一班胥役,一面晓諭,一面巡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此胥役託词取钱耳。” 章炳麟 《訄书·定律》:“其在胥役,则借一人之力,骫更文法,以罗织人罪,其戕贼下民,百倍於士卒。”
《漢語大詞典》:伍胥潮
语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 乃取 子胥 ( 伍子胥 )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 江 中……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后因以“伍胥潮”谓怒潮。 元 杨维桢 《钱塘怀古率堵无傲同赋》诗:“刧火自焚 杨璉 塔,箭锋犹抵 伍胥 潮。” 清 陈维嵩 《浣溪纱·雨中由枫桥至齐门》诗:“薺菜緑平 齐 女墓,梨花雪压 伍胥 潮。”亦省作“ 伍潮 ”。 清 陈维嵩 《琵琶仙·阊门夜泊用白石词韵》:“纵尚有鴟夷一舸,怕难禁 伍 潮堆雪。”参见“ 伍子涛 ”。
《漢語大詞典》:伍子涛(伍子濤)
相传 吴国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吴王 夫差 逼令自杀,并将其尸体装入革囊,抛入江心, 伍 尸气若奔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涛”指怒涛。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地接 三茅 岭,川迎 伍子 涛。”自注:“代称海涛是 伍子 愤气所作。”参见“ 伍胥潮 ”。参阅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国语辞典》:伍子胥  拼音:wǔ zǐ xū
春秋楚国大臣伍员。参见「伍员」条。
《漢語大詞典》:狼居胥
山名。 汉 元狩 四年(公元前119年) 霍去病 出 代郡 塞击败 匈奴 ,封 狼居胥山 。约为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 肯特山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 狼居胥山 ,禪於 姑衍 ,登临 翰海 。”后代诗文叙与异族战争常引用之,多非实指。宋书·王玄谟传:“ 玄謨 每陈北侵之策,上谓 殷景仁 曰:‘闻 王玄謨 陈説,使人有封 狼居胥 意。’”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元嘉 草草,封 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明 李东阳 《燕巢林》诗:“ 石头城 ,立不住, 狼居胥 ,在何处?”
《漢語大詞典》:胥縻
胥靡。系缚。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二人諫,不听,胥靡之” 清 王先谦 补注:“胥靡,説文作縃縻,谓拘缚之也。”
分類:系缚
《骈字类编》:金胥
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铸金仙人居左壶为金胥徒居右壶 宋徽宗诗清昼金胥漏已长
《漢語大詞典》:伍胥涛(伍胥濤)
即伍胥潮。 明 马銮 《曹娥》诗:“千戴鱼龙知志气,江声直接伍胥涛。”
《漢語大詞典》:相胥
共同。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一:“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佳肴相胥讌。”
负责赞礼、通译的官员。 明 李东阳 《送邱给事使琉球序》:“礼部繁於出纳,鸿臚勤於奉引,相胥疲於通译。”
《韵府拾遗 号韵》:胥告
宋史乐志中闱端委列御胥告其思辅顺永翼帝孝
《漢語大詞典》:胥隶(胥隸)
封建官府中的小吏和差役。 明 顾养谦 《赠温陵李先生致仕去滇序》:“自僚属、士民、胥隶、夷酋,无不化先生者,而先生无有也。”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呆官》:“某令持有护符,益逞贪墨,论案情之鉅细,索价值之重轻,激胥隶之狂狺,良有以也。”
《漢語大詞典》:胥原
伍子胥 与 屈原 的并称。汉书·王莽传上:“公被 胥 原 之诉,远去就国。”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胥 原 , 子胥 、 屈原 也。”
《高级汉语词典》:狡胥
狡猾的小吏
《國語辭典》:抄胥  拼音:chāo xū
古代在公署中担任抄写工作的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街谈巷议,或有益于劝惩,聊付抄胥存之。」也作「钞胥」。
分類:抄写胥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