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基诺族(基諾族)  拼音:jī nuò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支。部分仍保留氏族内通婚。婚姻采一夫一妻制,行自由恋爱。经济以刀耕火种的农业为主,狩猎为辅。信仰盛行祖先崇拜,相信万物有灵。
《漢語大詞典》:鬼星石室
传说群鬼聚居处。神异经·中荒经:“东北有鬼星石室,三百户共一门,石牓,题曰‘鬼门’。”
分類:聚居居处
《漢語大詞典》:鹘城猿洞(鶻城猿洞)
同族聚居之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蚕丝未断,凤蜡犹红,盼不到鶻城猿洞,鷦鷯犹寄枯丛,翠帐还孤,蜗居谁共。”
《國語辭典》:保安族  拼音:bǎo ān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或以为源出于蒙古族。聚居于甘肃临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蒙古语有密切关系。通用汉语文。信仰伊斯兰教(回教)。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中则以制作保安刀闻名。
《漢語大詞典》:蠢居
谓少量聚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赞:“百蛮蠢居,仞彼方徼。” 李贤 注:“蠢,小貌也。”
分類:少量聚居
《國語辭典》:去天尺五  拼音:qù tiān chǐ wǔ
天,指宫廷或皇帝。去天尺五指与宫廷或皇帝极为相近。《类说。卷二十九。引鸡蹠集》:「韦曲杜鄠近长安。谚曰:『韦曲杜鄠,去天尺五。』」
《國語辭典》:贫民窟(貧民窟)  拼音:pín mín kū
贫民聚居的地方。如:「德蕾莎修女生前长期服务贫民窟中的人民,于西元一九七九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漢語大詞典》:平民窟
指贫苦人民聚居的地方。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突然:--一阵巨大的旋涡风,把一大半数平民窟的草棚和船屋子的篷盖,统统都刮得无影无踪了!” 郭沫若 《万引》:“他拣着侧巷走去,拣着平民窟的通道走去。”
《漢語大詞典》:十里红楼(十里紅樓)
指富贵人家聚居之所。 元 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儒衣才换青,快着归鞭,早办回程。十里红楼,休重娶娉婷。”
《漢語大詞典》:麇居
亦作“麕居”。 群居;聚居。子华子·孔子赠:“太古之时,澹泊恬愉,鹿聚而麕居。” 清 金农 《桑林》诗:“地犹传谷饮,人半杂麕居。”
分類:群居聚居
《國語辭典》:京族  拼音:jīng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沿海之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半岛上。语言使用以京语为主,兼通汉语、粤方言。京语未定系族,有人认为属越南语。经济以渔业为主,兼营农业。社会组织以「翁村」为首。信仰以道教为主。
《國語辭典》:毛南族  拼音:máo nán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广西北部环江、河池、南丹一带。操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兼通壮语和汉语,使用汉文。信仰以道教为主,也崇拜各类鬼神。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和玉米。以菜牛、甜薯、花竹帽为其民族三宝。善石雕、竹编。有兄弟死则纳其妻的转房习俗。行土葬,并有「守孝」之俗。也作「毛难族」。
《漢語大詞典》:俚洞
指古代南方黎族聚居的山区。陈书·胡颖传:“出 番禺 ,征讨俚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