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细如发(心細如髮)  拼音:xīn xì rú fǎ
形容心思极为细密,如头发一般。《歧路灯》第九回:「这孝移本是个胆小如芥,心细如发之人,不敢多听,却又不能令其少说。」
《國語辭典》:心眼儿(心眼兒)  拼音:xīn yǎn ér
1.心地。如:「此人心眼儿不好,大家最好小心点。」
2.聪明机智、心机智谋。如:「这人很没心眼儿,做事老出差错。」《红楼梦》第八三回:「我是个没心眼儿的人,只求姑娘,我说话别往死里挑捡,我从小儿到如今没有爹娘教道。」
3.意念、疑虑。如:「心眼儿太多,你不会过得很痛苦吗?」
4.度量。如:「他心眼儿小」、「他心眼儿窄」。
5.心意。如:「她冲著他心眼儿说话来讨他的欢心。」
6.内心。《红楼梦》第六回:「我的嫂子,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了。」
《国语辞典》:名义所得(名义所得)  拼音:míng yì suǒ dé
工人所获得的货币数额。在未考虑其实际购买力的状况下,其所得货币数量的总额称为「名义所得」。
《国语辞典》:虑无不周(虑无不周)  拼音:lǜ wú bù zhōu
心思缜密,考虑周全。《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国语辞典》:虑周行果(虑周行果)  拼音:lǜ zhōu xíng guǒ
考虑周密,行动果决。明。方孝儒〈指喻〉:「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
《国语辞典》:两面顾全(两面顾全)  拼音:liǎng miàn gù quán
做事考虑周详,面面俱到。如:「这事须得两面顾全才好。看来大伙得商量商量,才能实行。」
《国语辞典》:事缓则圆(事缓则圆)  拼音:shì huǎn zé yuán
遇事慢慢考虑,才能圆满解决。《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事缓则圆,你且住啼哭,休得叫骂。」
《国语辞典》:深思极虑(深思极虑)  拼音:shēn sī jí lǜ
思索得很深,考虑得很远。《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以正人君子为腹心,深思极虑,定宗社长久之计。」也作「深计远虑」、「深思远虑」。
分类:思索考虑
《国语辞典》:慎思明辨  拼音:shèn sī míng biàn
谨慎的考虑并且分辨清楚。语出《礼记。中庸》。如:「追求知识要能慎思明辨,才能明白是非。」
《国语辞典》:毫不思量  拼音:háo bù sī liáng
丝毫没有考虑。如:「他说话往往毫不思量就脱口而出。」
分类:丝毫考虑
《国语辞典》:公共电视(公共电视)  拼音:gōng gòng diàn shì
仅考虑是否合于公共利益,而不计较政府、政权、商业利益的国营电视广播。此乃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任总理雷斯勋爵创于西元一九二六年。我国公共电视则于民国七十三年五月二十日开播。缩称为「公视」。
《国语辞典》:居高思危  拼音:jū gāo sī wéi
处于高位时,应考虑到未来可能遭遇的危难。如:「人要居高思危,不要得意忘形。」
《国语辞典》:计行虑义(计行虑义)  拼音:jì xíng lǜ yì
施行计谋时要考虑到是否合乎义理。《吕氏春秋。慎行论。慎行》:「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
《国语辞典》:事不三思,终有后悔(事不三思,终有后悔)  拼音:shì bù sān sī,zhōng yǒu hòu huǐ
(谚语)比喻做事前要仔细考虑,否则终会后悔。《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常言:『事不三思,终有后悔。』孟夫人要私赠公子,玉成亲事,……千不合,万不合,教女儿出来相见。」
《国语辞典》: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拼音:tóu téng yī tóu,jiǎo téng yī jiǎo
比喻只顾眼前,对问题不作通盘考虑,不从根本上解决。如:「他做事总是漫不经心,等到问题发生后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也作「头痛灸头,脚痛灸脚」、「头痛治头,足痛治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