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考正
分类词汇
刊究
考文
辩正
跙足
《漢語大詞典》:考正(攷正)
考查订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余偶得其书,稍加攷正,具列於后。”
(1).考查核实。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中常侍 赵忠 丧父,殮为璵璠玉匣, 穆 下郡考正,乃至发墓视尸,其家称冤自诉。”汉书·朱穆传作“下郡案验”。
(2).省察纠正;考核订正。汉书·艺文志:“该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梁书·萧子显传:“又採众家后汉,考正同异,为一家之书。”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臣既考正其文字,因为其序。” 王先谦 《〈汉书补注〉序例》:“海内耆古之士,承流嚮风,研穷 班 义,考正注文。”
《漢語大詞典》:刊究
犹考正。新唐书·李延寿传:“其史於本国详,佗国略,往往訾美失传,思所以改正,拟春秋编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殁。”
分類:考正
《漢語大詞典》:考文(攷文)
考订古代典籍中或金石上的文字。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前四者旌校讎之功,后四者俟攷文之圣。”
(1).原指考正书名。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郑玄 注:“文,书名也。”后泛指考订文辞。 清 顾炎武 《答李子德书》:“愚以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三》:“将欲更定 姬周 之末之文章,不有考文之圣,其孰当之?”
(2).考试辞章。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执事始考文之明日,浮嚣之徒已相与称曰:某得矣!某得矣!”新唐书·选举志上:“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岂能知移风易俗化天下乎?”
《漢語大詞典》:辩正(辯正)
(1).谓言辞华美雅正。北齐书·李绘传:“﹝ 李绘 ﹞音辞辩正,风仪都雅,听者悚然。”
(2).辨别纠正。辩,通“ 辨 ”。后汉书·张晧传:“ 晧 虽非法家,而留心刑断,数与尚书辩正疑狱,多以详当见从。”
(3).辨析考正。辩,通“ 辨 ”。南史·儒林传·张讥:“今日义集,辩正名理,虽知兄弟急难,四公不得有助。”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四·清溪五曲:“野客丛书尝载此説。亦失于辩正。”
(4).辩白驳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这一篇既是近于对前一文的辩正,而且看那口吻,可知作者和复旦大学是很关切,有作为的。”
《漢語大詞典》:跙足
侧足而立。集韵·去禡:“跙,衺足也。” 方成珪 考正:“类篇‘也’作‘立’。”《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 潘金莲 ﹞跙足隐身,在 藏春坞 月窗下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