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悼耄
皤翁
壤父
愚老
鸡肤
续寿
五保
寡独
孤独园
毫眉
颠童
脆骨
乡耋
干都
绵旋
《漢語大詞典》:悼耄
指幼童与老年人。语出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 韩云卿 《平蛮颂》:“悼耄鰥寡,各安其宅。” 宋 苏轼 《与朱鄂州书》:“佛言杀生之罪,以杀胎卵为最重,六畜犹尔,而况于人。俗谓小儿病为无辜,此真无辜矣!悼耄杀人犹不死,况无罪而杀之乎!”
分類:幼童老人
《漢語大詞典》:皤翁
白发老人。 金 赵元 《田间秋日》诗之三:“皤翁傴僂负薪行,稚子跳梁剥枣声。”
《國語辭典》:壤父  拼音:rǎng fǔ
传说中上古时的贤者。年八十馀,尝于道中击壤为戏,谓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何德于我哉!」见晋。黄甫谧《高士传。卷上。壤父》。
《漢語大詞典》:壤歌
《击壤歌》。相传 尧 时有老人击壤而歌。后成为歌颂太平盛世之典。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壤歌》惟海甸,画角自山楼。白髮寐常早,荒榛农復秋。”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队名》:“《壤歌》皆白髮,象舞及青衿。”参见“ 壤父 ”。
《漢語大詞典》:愚老
老人自谦之词。《后汉书·申屠刚传》:“是以忠言至諫,希得为用,诚愿反覆愚老之言。”
分類:老人自谦
《漢語大詞典》:鸡肤(雞膚)
亦作“鷄肤”。 形容老年人发皱的皮肤。 唐 白居易 《香山居士写真》诗:“鹤毳变玄髮,鸡肤换朱颜。”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鷄肤满体,鹤髮如银。”
分類:皮肤老人
《漢語大詞典》:续寿(續壽)
犹添寿。旧时祝贺老年人生日,祝他长寿,称续寿。所送礼物称续寿之礼。太平广记卷三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吾固知尔辈又营续寿之礼,吾所以先期而会,盖止尔之常态耳。”《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李清 ﹞每年生日,﹝本族的人﹞都去置办礼物,与他续寿。”
《漢語大詞典》:五保
(1).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以五户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读 欧公 《杜杞墓志》称 闽 俗贪嗇,有老而生子者,父兄多不举,虑分家产故也。 杜公 上书请立五保,俾民相察,有犯者置之法。”
(2). 宋 王安石 变法,于 熙宁 三年实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五保为一大保。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自祖宗已来,每有赦令,必曰凡欠官物,无侵欺盗用、及虽有侵盗而本家及五保人无家业者,并与除放。”参阅宋史·兵志六
(3).合作化后的农村,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以及儿童保教、老人死后保葬的制度,简称为“五保”。 张峻 《家乡夜曲》:“像他老那大年纪,又是独身汉,应该享受五保。”
《漢語大詞典》:寡独(寡獨)
(1).没有配偶和子女的老年人。逸周书·大聚:“市有五均,早暮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老弱疾病,孤子寡独,惟政所先。”《后汉书·安帝纪》:“其务崇仁恕,賑护寡独,称朕意焉。”
(2).孤独,孤单。 汉 王逸 《九思·悼乱》:“哀我兮寡独,靡有兮齐伦。” 三国 魏 曹丕 《寡妇赋》:“伤薄命兮寡独,内惆悵兮自怜。”
《國語辭典》:孤独园(孤獨園)  拼音:gū dú yuán
1.印度佛教圣地之一,是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相传释尊成道之后,憍萨国的长者给孤独,用大量黄金购得波斯匿王太子祇陀在舍卫城南花园的地皮,建精舍,供释尊居住、说法的场所。因这座精舍的树木是祇陀太子供养佛陀,故合二人名字命名。是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之一。也称为「祇园」、「祇园精舍」。
2.梁武帝时,设置抚恤孤儿、老人的场所。《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二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诏置孤独园以恤孤幼。」
《漢語大詞典》:毫眉
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长,故称。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毛 传:“眉寿,毫眉也。” 孔颖达 疏:“人年老者,必有毫毛秀出者,故知眉谓毫眉也。”
《漢語大詞典》:颠童(顛童)
形容老人头发稀少。童,秃发。 清 曹寅 《月夜纳凉喜又昭至》诗:“肯来蠲礼数,相对各颠童。垂老酒强止,连宵月不同。”
《國語辭典》:脆骨  拼音:cuì gǔ
软骨。常喻老人衰弱的身体或诗文单薄的内容。北周。庾信〈竹杖赋〉:「疏毛抵于矰缴,脆骨被于风霜。」唐。柳宗元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肥皮厚肉,柔筋脆骨,而以为辞者之读之也,其大笑固宜。」
《漢語大詞典》:乡耋(鄉耋)
同乡老人。耋,七八十岁。 南朝 宋 颜延之 《赠王太常》诗:“德辉灼邦懋,芳风被乡耋。”
《漢語大詞典》:干都(乾都)
古代方言。老年人皮肤干枯暗淡的样子。《方言》卷十:“悈鳃、乾都、耇草:老也,皆 南楚 江湘 之间代语也。” 郭璞 注:“皆老者皮色枯瘁之形也。”
《漢語大詞典》:绵旋(綿旋)
用丝绵制的一种保暖物。旧时老人多用以御寒。 宋 范成大 《丙午新正书怀》诗之五:“稳作被炉如卧炕,厚裁绵旋胜披毡。”自注:“旋,入声。被炉、绵旋皆新得法,老人御冬之具,二物尤为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