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柴桑松菊
 
蒋径
 
诩室

相关人物
羊仲
 
蒋诩


《太平御览》卷四百九〈人事部五十·交友四〉~207~2~
东汉·赵歧《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唯羊仲、裘仲从之游,二仲皆雅廉逃名之士。」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辞·归去来〉~2026~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来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其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典故
乱石似羊
 
仙人拥石
 
初平期
 
初平羊
 
初平群羊
 
动石为羊
 
叱起
 
问羊初平在
 
问羊到金华
 
寻初平
 
慕初平
  
牧羊金华
 
白羊
 
童子驱石
 
羊起
 
群羊化石
 
金华牧羊
  
金华羽士
 
鞭石仙人
 
驱石不成羊
 
驱羊动石

相关人物
黄初平(赤松子)


《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黄初平〉
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馀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弃妻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其后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

简释

金华牧羊儿:指得道成仙,或喻有点石成金之神奇魔力。唐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例句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李峤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李白 古风

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杜牧 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

吹沙聊作鸟,动石试为羊。 王绩 游仙四首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 苏味道 咏石

群羊化石尽,双凫与我违。 鲍溶 感兴

典故
叱起仙羊石


《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皇初平〉~44~
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馀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弃妻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其后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
《清史稿》卷五百四〈艺术列传三·高其佩〉~3909~
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奉天辽阳人,隶籍汉军。父殉耿藩之难,其佩以荫官至户部侍郎。画有奇致,人物山水,并苍浑沉厚,衣纹如草篆,一袖数折。尤善指画,尝画黄初平叱石成羊,或已成羊而起立,或将成而未起,或半成而未离为石,风趣横生。画龙、虎,皆极其态。世既重其指墨,晚年以便于挥洒,遂不复用笔。其笔画之佳,几无人知之。雍正十二年,卒。甥李世倬、朱伦瀚皆学于其佩。
典故
羊触藩
 
羝羊触
   
藩羊触
   

《周易》卷四《大壮》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晋·郭景纯(璞)《游仙诗七首》其一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唐·李善注:「退,谓处俗也。」

例句

高鸟能择木,羚羊漫触藩。 孟浩然 寄赵正字

寄世知婴缴,辞荣类触藩。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自尘何太甚,休笑触藩羝。 杜牧 朱坡

尔幸无羸角,何用触吾藩。 杨收 嘲吴人观者

少宽穷涸鲋,犹悯触藩羝。 沈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 王昌龄 咏史

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韦应物 示从子河南尉班

狂剧时穿壁,横强几触藩。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典故 
獬豸威
 
獬豸触邪
 
神羊角
 
神羊触
   
参考典故
獬豸冠


《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法冠〉~3667~
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筒,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胡广说曰:「春秋左氏传有南冠而絷者,则楚冠也。秦灭楚,以其君服赐执法近臣御史服之。」
《太平御览》卷八百九十〈兽部二·獬 豸〉~4085~
《说文》曰:「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史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论衡校释》曰:「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皋繇洽狱,有罪者令羊触之,皋繇敬羊,跪坐事之。」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
法冠,一名柱后,或谓之獬豸冠。高五寸,以縰为展筒。铁为柱卷,取其不曲挠也。侍御史、廷尉正监平,凡执法官皆服之。或谓獬豸神羊,能触邪佞。《异物志》云:「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楚王尝获此兽,因象其形以制衣冠。」

例句

始效神羊触,俄随旅雁征。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吾宗戴豸冠,忽然入西京。 曹邺 寄监察从兄

我寝牛衣敝,君居豸角危。 罗隐 寄袁皓侍郎

始从豸角曳长裾,又吐鸡香奏玉除。 罗隐 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

豸角初离首,金章已在腰。 许棠 送张员外西川从事

典故
七里溪
 
严光钓濑
 
严子垂钓
  
严陵卧
 
严陵钓
 
垂钓严生
 
垂钓沧波
  
子陵钓
 
富春渔钓
 
富春生
 
思严子
 
披羊裘
 
披裘垂钓
 
披裘泽畔
 
换钓舟
 
桐江叟
 
桐江羊裘
 
桐江钓叟
 
汉皇故人
 
狂客羊裘
 
独抱羊裘
 
笑严陵
  
羊裘翁
 
羊裘老子
 
羊裘钓
 
野水投竿
  
相关人物
严光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4~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徵,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3283~
会贞按:《后汉书·严光传》,字子陵。光武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注》引顾野王《舆地志》,七里濑在东阳江下,与严陵濑相接,有严山。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严陵钓坛也。《元和志》,严子陵钓台在桐庐县西三十里,浙江北岸。即今桐庐县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严光传》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唐·李贤注引顾野王《舆地志》:「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严陵钓坛』也。」

简释

严陵钓:咏隐士。唐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例句

知君济世有长策,莫问沧浪隐钓矶。 刘沧 赠颛琐山人

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刘沧 题王校书山斋

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李华 杂诗六首之二

云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 李郢 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台。 柳宗元 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 许棠 寄江上弟妹

结茅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 郑谷 寄赠杨夔处士

典故
改祠曹
 
祠曹讳羊祜

相关人物
羊祜(字叔子)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22~
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

例句

辞曹讳羊祜,此驿何不侔。 元稹 阳城驿

湘南罢亥市,汉上改词曹。 权德舆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

典故
带缓裘轻
  
羊公缓带
 
羊祜轻裘临阵
 
裘带功名
 
相关人物
羊祜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4~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散骑常侍、卫将军如故。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馀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馀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诏罢江北都督,置南中郎将,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閤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典故
堕泪岘山
   
堕泪万家
 
岘亭
   
望岘沾裳
  
登岘
 
登临泪
  
羊公碣

相关人物
羊祜(字叔子)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20~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

例句

羊公名渐远,唯有岘山碑。 元稹 襄阳道

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刘长卿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今日登临唯有泪,不知风景在何山。 司空曙 登岘亭

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吴融 登汉州城楼

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孟浩然 送王昌龄之岭南

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崔湜 襄阳作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张九龄 登襄阳岘山

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 方干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 方干 哭王大夫

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 李涉 过襄阳上于于司空頔

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李白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李白 襄阳曲四首之四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 李白 襄阳歌

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李逢吉 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杜牧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杜甫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逍遥楼上雕龙字,便是羊公堕泪碑。 熊孺登 题逍遥楼伤故韦大夫

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 皎然 九月十日

今日斯文向谁说,泪碑棠树两成空。 罗隐 故洛阳公镇大梁时隐得游门下今之经历事往人非聊抒所怀以伤以谢

岘首当时为风景,岂将官舍作池笼。 羊士谔 登郡前山

碑残犹堕泪,城古自归鸦。 羊士谔 题郡南山光福寺即郤拾遗之词也

若更登高岘,看碑定泪流。 贾岛 岐下送友人归襄阳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陈子昂 岘山怀古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韩愈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典故
围棋赌墅
 
东山赌墅
 
争棋墅
 
争棋赌墅
 
羊昙赌
 
谢傅别墅
  
谢赌
 
相关人物
谢安
 
羊昙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4~
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

简释

赌墅:喻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或指舅甥关系。唐孙元晏《晋·谢公赌墅》:“自从乞与羊昙后,赌墅功成更有谁?”

典故
杨玄宝
 
羊玄保
 
赌宣城

相关人物
刘义隆(宋文帝)
 
羊玄保


《宋书》卷五十四《羊玄保传》
玄保入为黄门侍郎。善弈棋,棋品第三。太祖与赌郡,戏胜,以补宣城太守。

例句

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方干 赠夏侯评事

他时谒帝铜池晓,便赌宣城太守无。 段成式 观棋

典故
对叔子风流

相关人物
陆抗
 
羊祜

参考典故
羊祜轻裘临阵


《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陆抗传〉~354~
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领逊众五千人,送葬东还,诣都谢恩。孙权以杨竺所白逊二十事问抗,禁绝宾客,中使临诘,抗无所顾问,事事条答,权意渐解。赤乌九年,迁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换屯柴桑。抗临去,皆更缮完城围,葺其墙屋,居庐桑果,不得妄败。恪入屯,俨然若新。而恪柴桑故屯,颇有毁坏,深以为惭。太元元年,就都治病。病差当还,权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建兴元年,拜奋威将军。太平二年,魏将诸葛诞举寿春降,拜抗为柴桑督,赴寿春,破魏牙门将偏将军,迁征北将军。永安二年,拜镇军将军,都督西陵,自关羽至白帝。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建衡二年,大司马施绩卒,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抗与羊祜推侨、札之好。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有疾,祜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于时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
典故 
荧草

相关人物
羊祜(字叔子)
 
谢弘微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损益,皆咨访焉,势利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凡所进达,人皆不知所由。或谓祜慎密太过者,祜曰:「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不能举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且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
《宋书》卷五十八《谢弘微传》
六年,东宫始建,领中庶子,又寻加侍中。弘微志在素宦,畏忌权宠,固让不拜,乃听解中庶子。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上以弘微能营膳羞,尝就求食。弘微与亲故经营,既进之后,亲人问上所御,弘微不答,别以馀语酬之,时人比汉世孔光。

例句

藏弓身已退,焚稿事难闻。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对客默焚稿,何人知谏书。 杨巨源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焚草淹轻秩,藏书厌旧编。 权德舆 和张秘监阁老献岁过蒋大拾遗因呈两省诸公并见示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权德舆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两省阁老院长

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沉冥。 权德舆 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

典故
相关人物
季桓子


《国语》卷五《鲁语下》
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丘之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魍魉,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例句

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苏味道 咏井

典故
覆吴图

相关人物
羊玄保
 
褚思庄


《南史》卷十八《萧思话传》附《萧惠基传》
当时能棋人琅邪王抗第一品,吴郡褚思庄、会稽夏赤松第二品。赤松思速,善于大行,思庄戏迟,巧于斗棋。宋文帝时,羊玄保为会稽,帝遣思庄入东,与玄保戏,因置局图,还于帝前覆之。

例句

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 杜牧 重送绝句

《漢語大詞典》:牧羊儿(牧羊兒)
(1).借称世外之人。典出 晋 葛洪 神仙传·黄初平: 黄初平 十五岁时牧羊山中,有道士带他到 金华山 石室里住了四十馀年。有一天他哥哥在街上遇一道士,问之。道士说:“ 金华山 中有一牧羊儿,姓 黄 名 初平 ,是卿弟非疑。”于是哥哥找到了弟弟,问他羊何在,他说近在山东。哥哥去看时,只看到白石头, 初平 叫一声:“羊起!”石头都变成羊,有几万头。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金华 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宋 杨万里 《饮酒》诗:“我本非搢绅, 金华 牧羊儿。”
(2).指见识浅陋的人。新五代史·唐太祖刘太妃传:“ 晋 兵屡败, 太祖 忧窘,不知所为。大将 李存信 等劝 太祖 亡入北边,以图再举。 太祖 入以语夫人,夫人问谁为此谋者,曰:‘ 存信 也。’夫人駡曰:‘ 存信 , 代北 牧羊儿耳,安足与计成败邪!’”
(3).指 秦 末 项梁 所立之 楚怀王 孙 心 。因时在民间牧羊,故称。 宋 王安石 《范增》诗之一:“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参阅史记·项羽本纪
《漢語大詞典》:金华仙伯(金華仙伯)
宋 黄庭坚 的别称。 宋 陈师道 《题画李白真》诗:“ 金华仙伯 哦七字,好事不復千金模。”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復斋漫録》云:‘ 无己 呼 山谷 为 金华仙伯 …… 苏养直 诗亦云:“但见 金华仙伯 语,笔端丘壑饱经心。”’”
分類:黄庭坚
《漢語大詞典》:金华牧羊儿(金華牧羊兒)
指传说中的仙人 黄初平 。亦称 赤松子 。因其牧羊遇仙而出世修炼,故称。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金华 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國語辭典》:羝羊触藩(羝羊觸藩)  拼音:dī yáng chù fán
公羊以角撞篱笆,被篱笆缠住,前进后退不得。语出《易经。大壮卦。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封神演义》第七回:「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进退两难,曰羝羊触藩。」也作「羊触藩篱」。
《漢語大詞典》:羝触藩(羝觸藩)
见“ 羝羊触藩 ”。
《國語辭典》:羝羊触藩(羝羊觸藩)  拼音:dī yáng chù fán
公羊以角撞篱笆,被篱笆缠住,前进后退不得。语出《易经。大壮卦。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封神演义》第七回:「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进退两难,曰羝羊触藩。」也作「羊触藩篱」。
《漢語大詞典》:藩羝
比喻进退两难,陷于窘境。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 宋 梅尧臣 《晚归闻李殿丞访别言已屡来不遇》诗:“囊罄厌外役,进退类藩羝。”
《漢語大詞典》:触藩(觸藩)
(1).以角抵撞藩篱。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努力触藩,徒摧角矣。”
(2).比喻碰壁,进退两难。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弔影慙连茹,浮生倦触藩。” 明 何大复 《进舟赋》:“戇必至於触藩兮,智或流於刻舟。” 清 泣红 《胭脂血弹词》第二回:“羵首常愁荒职任,触藩又恐遇灾兇。”
《漢語大詞典》:触藩羝(觸藩羝)
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后因以“触藩羝”比喻处于困境的人。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一:“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唐 杜牧 《朱坡》诗:“自尘何太甚,休笑触藩羝。”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参见“ 羝羊触藩 ”。
分類:困境
《國語辭典》:羝羊触藩(羝羊觸藩)  拼音:dī yáng chù fán
公羊以角撞篱笆,被篱笆缠住,前进后退不得。语出《易经。大壮卦。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封神演义》第七回:「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进退两难,曰羝羊触藩。」也作「羊触藩篱」。
《國語辭典》:獬豸  拼音:xiè zhì
古代传说中的异兽。形似牛,一说似羊,独角,能分辨曲直,见人打斗时,会用角触理亏的人。《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椎蜚廉,弄獬豸。」也作「解廌」、「獬廌」。
《漢語大詞典》:触豸(觸豸)
即獬豸。相传獬豸为古代神羊,能辨触奸佞,故称。 明 沈鲸《双珠记·与珠觅珠》:“圣主崇儒术,贤士翼帝躬;立朝防触豸,行路避乘驄。”参见“ 獬豸 ”。
《國語辭典》:獬豸  拼音:xiè zhì
古代传说中的异兽。形似牛,一说似羊,独角,能分辨曲直,见人打斗时,会用角触理亏的人。《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椎蜚廉,弄獬豸。」也作「解廌」、「獬廌」。
《漢語大詞典》:豸冠
(1).即獬豸冠。《旧唐书·肃宗纪》:“御史臺欲弹事,不须进状,仍服豸冠。” 宋 黄庭坚 《次韵郭明叔长歌》:“文思 舜 禹 开言路,即看承詔著豸冠。”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惟监司观察之尊,豸冠绣衣之荣,或可稍为吐气。”
(2).借指纠察、执法的官员。
《漢語大詞典》:豸角
(1).獬豸的角。獬豸,古代传说中神兽。生一角,能别曲直,触邪佞。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鹰韝中病下,豸角当邪触。纠谬静 东周 ,申冤动南 蜀 。” 明 何景明 《寿许司马》诗:“触邪持豸角,纠繆逆龙鳞。”
(2).见“ 豸角冠 ”。
《漢語大詞典》:豸角冠
即獬豸冠。 唐 韦应物 《送阎寀赴东川辟》诗:“祇承简书命,俯仰豸角冠。” 宋 朱熹 《跋〈胡五峰诗〉》:“先生去上芸香阁,阁老新蛾豸角冠。”亦省作“ 豸角 ”。 唐 许棠 《送张员外西川从事》:“豸角初离首,金章已在腰。” 唐 黄滔 《遇罗员外衮》:“豸角戴时垂素髮,鷄香含处隔青天。”参见“ 獬豸冠 ”。
分類:獬豸冠
《漢語大詞典》:严子濑(嚴子瀨)
即 严陵濑 。 唐 钱起 《送虞说擢第东游》诗:“月中 严子瀨 ,花际 楚王城 。” 唐 钱起 《送杨皞擢第游江南》诗:“挂帆 严子瀨 ,酹酒 敬亭祠 。”参见“ 严陵瀨 ”。
分類:严陵濑
《漢語大詞典》:严陵濑(嚴陵瀨)
在 浙江 桐庐县 南,相传为 东汉 严光 隐居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除为諫议大夫,不屈,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自县( 桐庐县 )至 於潜 ,凡十有六瀨,第二是 严陵瀨 ,瀨带山,山下有一石室, 汉 光武帝 时 严子陵 之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严州 有 严光 钓瀨,名 严陵瀨 。”
《漢語大詞典》:子陵台(子陵臺)
东汉 严子陵 隐居钓鱼处。在 浙江 桐庐县 南 富春山 腰间,有东西两台,各高百余米。东称 严子陵钓台 ,西是 宋 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 南朝 梁 顾野王 《舆地志》:“ 桐庐县 南,有 严子陵 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 严陵钓坛 也。” 唐 谭用之 《寄王侍御》诗:“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 子陵臺 。”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题钓台》词:“扁舟夜泛,向 子陵臺 下,偃帆收櫓,水阔风摇舟不定。”参见“ 富春山 ”。
《漢語大詞典》:富春山
山名。在 浙江 桐庐县 南。一名 严陵山 。前临 富春江 ,山下有滩称 严陵濑 ,为 汉 隐士 严光 游钓处。山腰有二盘石,称东西二钓台。各高百余米,巍然对峙,耸立江湄。东称 严子陵钓台 ,西为 宋 处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严光 ﹞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李贤 注:“今 杭州 富阳县 也。本 汉 富春县 ,避 晋 简文帝 郑太后 讳,改曰 富阳 。”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长揖万乘君,还归 富春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严州府》:“ 富春山 ,县( 桐庐县 )西三十里,一名 严陵山 ,前临大江, 汉 子陵 钓处,人号 严陵瀨 ,有东西二钓臺,各高数百丈。”
《漢語大詞典》:羊裘
(1).羊皮做的衣服。
(2). 汉 严光 少有高名,与 刘秀 同游学,后 刘秀 即帝位, 光 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宋 陆游 《寓叹》诗:“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 桐江 何处觅羊裘。”
《漢語大詞典》:钓矶(釣磯)
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浚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漢語大詞典》:钓台(釣臺)
见“ 钓臺 ”。
亦作“ 钓台 ”。
(1).钓鱼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其水东注 天渊池 ,池中有 魏文帝 九华臺 。殿基悉是 洛中 故碑累之。今造钓臺於其上。” 唐 张乔 《宿江叟岛居》诗:“了得平生志,还归筑钓臺。”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但留荒塚在,遥并钓台孤。”
(2).指 东汉 严子陵 垂钓处。故址在 浙江 桐庐 城西十五公里的 富春山 上。 东汉 严光 ,字 子陵 ,隐于此山垂钓。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今 钓台 处有石亭,临江有 严先生祠 。
《漢語大詞典》:缓带轻裘(緩帶輕裘)
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 张彦 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國語辭典》:轻裘缓带(輕裘緩帶)  拼音:qīng qiú huǎn dài
本指穿著轻暖的皮衣,系著宽大的衣带。《晋书。卷三十四。羊祐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后常用以形容态度閒适从容。《野叟曝言》第三十五回:「轻裘缓带,羊叔子之风流。」
《漢語大詞典》:堕泪碑(墮淚碑)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驻 襄阳 。死后,其部属在 岘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 杜预 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见《北堂书钞》卷一○二引《荆州图记》《晋书·羊祜传》。 唐 李白 《襄阳曲》:“ 峴山 临 汉江 ,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宋 范仲淹 《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清 钱谦益 《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之一:“独有 君山 石,犹存堕泪碑。”
《漢語大詞典》:堕泪碣(墮淚碣)
即堕泪碑。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犹悲堕泪碣,尚想 卧龙 图。”
《漢語大詞典》:岘山泪(峴山淚)
百姓至 岘山 凭吊 羊祜 而流的眼泪。后谓因感念地方官德政而流的泪。典出《晋书·羊祜传》。 唐 杜甫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诗:“已堕 峴山 泪,因题零雨诗。”参见“ 峴山碑 ”。
《國語辭典》:岘山碑(峴山碑)  拼音:xiàn shān bēi
位于湖北省襄阳县南的岘山上,晋羊祜镇守襄阳,常觞咏于此。尝慨然太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及祜卒,后人建碑立庙,岁时飨祭,望其碑者,莫不涕泣。见《晋书。卷三四。羊祜传》。也称为「堕泪碑」。
《漢語大詞典》:岘首(峴首)
山名。即 湖北 襄阳县 南的 岘山 。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 峴首 晨风送, 江陵 夜火迎。” 清 钱谦益 《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 峴首 之涕, 牛山 之悲,又于吾身亲见之,是能不为之嘆息哉!”参见“ 峴山 ”、“ 峴山碑 ”。
《漢語大詞典》:泪碑(淚碑)
指 羊祜 碑。晋书·羊祜传:“ 襄阳 百姓於 峴山 祜 生平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预 因名为‘堕泪碑’。”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身塔不 出虎 溪,泪碑有 同羊 峴。”
分類:羊祜
《漢語大詞典》:羊公碑
见“ 羊碑 ”。
《漢語大詞典》:羊碑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镇 襄阳 十年,有德政。及卒, 襄阳 百姓为立碑于 岘山 。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旧时因以“羊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之典。 南朝 梁 刘孝绰 《栖隐寺碑铭》:“ 召 棠且思, 羊 碑犹泣。”亦称“ 羊公碑 ”、“ 羊峴 ”。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 羊公 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身塔不出 虎溪 ,泪碑有同 羊 峴。”参见“ 堕泪碑 ”。
《漢語大詞典》:谢安棋(謝安棋)
东晋 谢安 临危不惧,强敌压境之时,仍与客从容对弈。见晋书·谢安传。后遂以“谢安棋”形容为人具有雄才大略和从容镇定的风度。亦用为咏棋之典实。 唐 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二:“坏陵 殷浩 謫,春墅 谢安 棋。” 元 张可久 《梧叶儿·鉴湖宴集》曲:“背写 兰亭 字,熟读《秦望碑》,懒对 谢安 棋。”
《漢語大詞典》:赌墅(賭墅)
晋书·谢安传载, 苻坚 率众百万,次于 淮 淝 ,京师震恐。 晋孝武帝 加 谢安 为征讨大都督。“ 安 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与 玄 围棊赌别墅。”后遂以“赌墅”表示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 唐 孙元晏 《晋谢公赌墅》诗:“发遣将军欲去时,略无情挠只贪棋。自从乞与 羊曇 后,赌墅功成更有谁!”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棋决雌雄》:“ 费褘 笑谈而退 魏 敌, 谢安 赌墅而破 秦 军。”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征虏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漢語大詞典》:焚稿
(1).犹焚草。烧掉底稿。旧唐书·高士廉传:“ 士廉 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輒焚稿,人莫知之。”宋史·张庭坚传:“ 庭坚 言论深切,退輒焚稿。”参见“ 焚草 ”。
(2).焚烧诗文手稿。红楼梦第九七回回目:“ 林黛玉 焚稿断痴情, 薛寳釵 出闺成大礼。”
《國語辭典》:焚草  拼音:fén cǎo
1.章奏缮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谨密。《南史。卷二○。谢弘微传》:「每献替及陈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
2.烧草。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采花为供,年十有五,琼章鹤姿。」
《國語辭典》:羵羊  拼音:fén yáng
传说中土中的怪羊,雌雄不分。《国语。鲁语下》:「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唐。杨烱〈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季桓子羵羊之井,推水石之祯祥。」
分類:土中精怪
《漢語大詞典》:坟羊(墳羊)
古谓土中所生之怪。史记·孔子世家:“ 丘 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閬,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 裴駰 集解引 唐固 曰:“坟羊,雌雄未成者也。” 汉 张衡 《思玄赋》:“经重阴乎寂寞兮,愍坟羊之潜深。”
分類:土中裴骃